1月1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普惠金融司发布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这是继去年征求意见稿后正式下发的暂行办法,原文内容就不在追述(需要看文件原文的可以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搜索),消金财经主要为大家解读下新规可能对小贷公司、借款人、对金融市场以及实体经济的影响。
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影响
一、业务调整方面
1. 业务结构和策略要变
新规把小贷公司的业务范围和贷款集中度比例定清楚了,还优化了单户贷款余额上限。像网络小贷,给个人消费的贷款余额不能超20万元,给生产经营的贷款余额不能超1000万元。这就逼着小贷公司得调整业务,一些原来主打大额贷款的业务就得压缩或者转型。
2. 助贷模式受限
现在不允许小贷公司把授信审查、风险控制这些核心业务外包,也不能和没放贷资质的机构一起放贷。和银行联合放的网络贷款,小贷公司出资得占30%以上。这就让之前靠固定收益做助贷的模式没法继续了。(比如像以助贷为主的盈峰小贷需要调整)
3. 利率要透明
小贷公司得把对借款人收的所有利息、费用和贷款本金的比例算成年化利率写在借款合同里,不能违反国家规定。如果有合作机构收助贷信息服务费、担保增信费等,小贷公司得书面告诉借款人。而且得按合同约定的金额,把贷款本金全给借款人,不能先扣利息、手续费等。
4. 禁止“通道业务”
不能用合作机构的预存保证金等资金放贷,不能出租、出借牌照给没放贷资质的主体当“通道”,也不能帮他们申请金融属性的网站、APP和小程序备案,更不能向他们转让或变相转让信贷资产(不良信贷资产除外)。
对借款人影响
1.贷款额度受限:新规对网络小额贷款的消费贷款额度进行了限制,最高不超过20万元,这将对部分有较大资金需求的借款人造成一定影响,使其无法获得以往较高额度的贷款。
2.贷款审核更加严格:随着监管趋严,小额贷款公司在贷款审核方面将会更加严格,借款人的资质要求可能会提高。这意味着借款人需要提供更充分的信用证明、收入证明等材料,审核流程也可能更加复杂和漫长,一些信用状况不佳或不符合新标准的借款人可能难以获得贷款。
3.借款成本可能上升:新规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力度加大,可能会增加其运营成本,如合规成本、风险管理成本等。为了维持盈利水平,小额贷款公司可能会将部分成本转嫁给借款人,导致借款成本有所上升。
对金融市场影响
1.防范金融风险:新规通过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督管理,规范其经营行为,如严禁出租出借牌照等违规“通道”业务,有助于减少金融市场的乱象和不规范操作,降低金融风险的累积,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2.促进金融市场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作为金融体系的补充,新规的实施使其在金融市场中的定位更加清晰,业务更加规范。这有利于完善多层次信贷市场体系,促进金融市场整体的规范发展,提高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3.增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新规细化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定,对小额贷款公司信息披露、风险提示、营销宣传、客户信息采集使用等作出规范,并强化对违规和不正当经营行为的负面清单监管。这将使金融消费者在借贷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充分的信息,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权益受损,增强金融消费者的信心和安全感。
对实体经济影响
服务小微和三农更精准:新规突出小额贷款公司小额、分散的业务定位,引导其将资金更多地投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等实体经济中的薄弱环节和长尾客户,能够更精准地满足这些群体的融资需求,助力其发展生产和改善经营条件,促进实体经济的稳定增长。
提升金融服务效率:通过规范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流程和风险管理,使其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展业务,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风险隐患。这有助于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使资金能够更快地流向实体经济,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