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作为教育的重要资源和载体,具有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重要功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探索一条校园文化建设与育人目标相统一的实践路径,已经成为现阶段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行动目标。
近年来,我市各学校不断优化校园文化顶层设计,强化环境建设,丰富文化内涵,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底蕴深厚、各美其美的校园文化品牌,各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水平与育人内涵显著提升。
接下来,玉环微教育特推出“校园文化展示”系列报道,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些充满创意与智慧的校园空间,近距离感受各学校可视可感、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这期让我们走进楚门中心小学
耕读传家,文润翘楚
楚门中心小学
玉环市楚门中心小学坐落在楚门镇昌业北路,其前身系清朝龙王秀才王屏藩于嘉庆十九年(1814年)创办的“天香书院”,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楚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玉环农耕文化看楚门的美誉。学校承接楚门历史文化,打造“耕读传家、文润翘楚”为办学理念,探索以“耕、读、礼”为文化核心,结合学校发展现状,形成了“耕读礼”教育的五大品质维度:温润德育、慧润智育、红润体育、香润美育、耕润劳育,五育融合,近些年,学校厚积薄发,不断发展,获评了“全国首批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校”“浙江省艺术特色学校”等荣誉。
因
地
制
宜
耕润乡土底蕴的环境文化
学校将“耕读礼”文化、优秀校友、先辈乡贤、校史沿革元素与场地、楼道、长廊、景观等空间进行融合,营造充满浓厚乡土文化历史气息的文韵校园。校园中小桥流水、花园式亭台,周边有校史厅、紫韵廊、文旦园、砚香园、天香书院等场馆和景观,每一处命名都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及文化历史渊源相关,整体组成了充满乡土文化气息的校园空间,给师生以文化历史与美的享受。
文
化
传承
融润“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学校结合楚门当地文化特色,融合楚门唱词和唐诗宋词,打造《曲桥诗韵》,构建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规范落实国家课程的同时,学校将校本课程与课后托管服务有机结合,引进校外资源,开设了生活、智力、体艺美等几十项校本课程,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知
行
合
一
温润主题鲜明的德育品牌
学校全面推动德润校园工作迈向新台阶,以国旗下微队课、小红萌等品牌活动,用红色擦亮学生成长底色。利用家、校、社多方协同画好同心圆,组建学校家长委员会,开展“优秀家长成长营”活动。建构“‘2+4+N’专属网格+专属社工”网格化开展校园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建立学校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和转介机制。进一步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打造“精细管理 以爱育人”工作品牌,引进德育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定期组织德育教研交流活动,提升育人水平。
问
诊
把
脉
慧润教师专业的梯度发展
学校依据“耕读礼”文化及办学理念,搭建楚洲论剑教研活动平台,同时引进省特级教师和省市级名师来校建立名师工作站,以教学为中心,精准施策,向教研要质量,向课堂要质量,通过赛课教研活动,问诊把脉,名师开设讲座引领教师学习新理念,开展师徒结对,推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综
合
评
价
绘润翘楚少年的成长篇章
学校融合五大品质维度,五育并举,围绕“耕读传家、文润翘楚”办学理念及“耕读礼”文化和培养耕读立人、文正见远、博学创造的新时代少年的育人目标制定出维度标准,构建“翘楚少年”综合评价体系,推进教学评一致,结合五大品质维度的维度标准,对评价体系形成闭环,耕润劳育,生生不息,为学生绘出成长篇章。
校园文化建设是师生、家校社会协同逐渐形成追求共同价值目标的过程,也是持续自我提升的成长过程,探索学校文化历史传承的新样态,任重而道远,始终还在前行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