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糖3+,是谁在助力?

学术   2024-09-29 12:03   重庆  

作者|齐宁霞

单位|西安高新医院





前言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改变,老年人口的比率增加以及人群中超重和肥胖率的上升,糖尿病的患病率也逐年上升[1]


近年来,糖尿病的防治得到重视,有很多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应用于临床。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需要通过检测血糖、尿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监测糖尿病的疗效和进展。作为临床的眼睛,我们检验人员也必须关注临床动态,了解常用药物的作用机理,合理的解释检验结果。



案例经过


一患者拿着尿常规结果到检验窗口,咨询自己的血糖检验能否加急检测。经了解患者前段时间血糖控制不佳住院调药治疗,调药后便携血糖仪监测血糖控制在6-7mmol/L,今日复检检测尿常规结果显示尿糖3+(图片1),患者看到后非常焦急,这才稳定了几天,血糖又高了吗?急切想知道自己空腹血糖结果。


图1 尿常规检验结果结果


听了患者诉求,我们立即查找样本,按照急诊流程上机检测。很快结果出来了,空腹血糖6.47mmol/L,详见下图2。


图2  生化检验结果


看到这个结果,我们并没有第一时间审核。在审核报告时,有一条原则是要看逻辑关系是否符合,血糖要和尿糖结果一起看。一般情况下,血糖水平升高超过肾糖域(8.96~10.08mmol/L),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但是,此患者血糖浓度6.47mmol/L,远达不到肾糖域值,尿中却出现尿糖3+,逻辑上不相符,需要查找原因。



案例分析


我们先排除标本和检测影响:查看核对标本,对血糖和尿常规都进行了复查,复查结果一致;此患者采血后立即检测,排除放置时间过长糖酵解影响血糖降低。


那么是什么导致尿糖结果3+?我们看看尿糖产生的机制:


肾脏是身体的主要排泄器官,大部分水分和代谢产物(包括葡萄糖)随血液流经肾脏,经过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将有用的物质吸收到血液中,将无用的代谢产物经输尿管送到膀胱,最后随尿排出。


正常人肾小管可将肾小球滤液中的葡萄糖绝大部分重吸收回血液中,其中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 参与了肾小球滤过液中90%葡萄糖的重吸收,其余10%由SGLT1完成[2],尿中只有极微量葡萄糖,一般方法检查不出,所以正常人尿糖检测是阴性的。


但是,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是有限的,一旦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升高,超过8.96~10.08mmol/L时,葡萄糖就不能被全部重吸收,而是随尿排出,从而出现尿糖阳性。这一血糖水平,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肾糖阈”。最早糖尿病这个名称的来源和尿糖有关。


从尿糖产生机制总结出,影响尿糖的三个主要因素:


(1)血糖水平;

(2)肾小球滤过率(肾脏对血糖的滤过能力);

(3)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


分析此患者尿糖3+的原因:从生化检测报告看患者血糖水平未达到肾糖域,并且患者肾功结果正常,这种肾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葡萄糖应该会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尿中不会检测到尿糖。


进一步查看了患者之前住院的病历,发现患者近期服用了“达格列净”降糖药,之前看过相关文献,“达格列净”是通过增加尿糖排泄来降低血糖水平的,顿时明白了尿糖3+的原因。


图3  患者病历


达格列净是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类药物,其降糖机制是通过抑制高糖诱导的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的表达增多[3],并选择性可逆地与肾脏近端小管细胞上的SGLT-2结合,抑制葡萄糖的重吸收,降低肾糖阈,增加尿糖排泄,其作用机制独立于胰岛素对血糖的调控作用,不受人体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以及机体胰岛素抵抗影响。


图4  达格列净的作用机制图


简单来说,达格列净的作用就是让糖分通过尿液排出,这就会导致尿液的含糖量增加,尿糖指标升高是最直观的表现。因此此患者近期服用达格列净,出现尿糖3+。


患者血糖6.47mmol/L说明血糖控制良好(中国2型糖尿病的综合控制目标空腹血糖:4.4-7.0mmol/L),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注意观察即可。


报告审核后,打电话给患者解释了“达格列净”就是通过增加尿糖排泄来降低血糖水平的机理,尿糖虽然3+,并不是糖尿病加重,而是药物发挥了降糖作用,血糖控制良好。患者理解后终于放心了。



总结


SGLT-2i是一类近年受到高度重视的新型口服降糖药,达格列净是中国第一个用于2型糖尿病的SGLT-2i类药物。相关指南推荐联合使用SGLT-2抑制剂可以降低心血管主要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延缓肾脏疾病进展[4]


多项研究表明,SGLT-2抑制剂具有良好的降糖、降压、减重、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等诸多优点,并且低血糖发生率低,目前已普遍应用于临床。检验人员需要了解SGLT-2i类药物作用机制,在面对血糖和尿糖结果不一致时,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对检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验人员不仅要保证检验结果准确,还需要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学习更多的临床知识,根据患者病史以及用药情况,结合多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积极主动和临床及患者进行沟通,更好的帮助临床、帮助患者去解读检验报告,正确指导临床诊治,真正体现检验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Li Y, Teng D, Shi X, 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recorded in mainland using 2018

diagnostic criteria from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national cross sectional study[J].

BMJ, 2020,369:m997

[2] LEE Y J,LEE Y J,HAN H J. Regulatory mechanisms of Na (+)/glucose cotransporters in renal proximal tubule cells[J]. Kidney Int Suppl,2007(106):S27-S35.

[3]Eleftheriadis T, Pissas G, Tsogka K, et al. A unifying model of glucotoxicity in human renal proxim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 and the effect of the SGLT2 inhibitor dapagliflozin[J]. Int Urol

Nephrol, 2020,52(6):1179.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合并心肾疾病患者降糖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0,12 (06): 369-381.



END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近期视频推荐



编辑:李玲   审校:陈雪礼


检验医学
检验医学新媒体现有75W+(公众号60w+,视频号15w+)用户,是全国“健康新媒体十强”单位,是检验医学领域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官方学术媒体平台。检验医学新媒体致力于检验医学人才交流与培养,促进检验与临床融合发展,从而助力检验医学学科的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