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高二、高三之后,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加,大家可能逐渐意识到了这个时候如果不努力,到了高考可就来不及了,于是拼尽全力、没日没夜的学习,但最后效果却一般。
尤其是在有对比的时候,人家学30分钟考130,我学了24小时考80来分……
这个时候你会不会有这样的困惑:明明感觉自己用功学习了,但努力和成绩没有达成正比,为啥?
PART 01
分析原因
首先,复盘自己努力的点是什么,是不是发力的着力点有问题。
什么叫努力?是每天刷题刷到12点半吗?那可能说明你只是追求一个题量但忽略了质量,只是盲目的刷题。
高中的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你可能会做这道题,但相同类型的题变个样子就不会了。因此,形式上的努力会导致你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但实际上学习效率很低。
这里就说明了一个人到底会不会努力的问题。
不会努力的人,主要是表面的题目为主,价值感也来自于“我做了多少道题”。然而,会努力的人,不管是做题还是复盘,都是围绕根本性的元素。
同学们可以反思一下,自己做题是不是围绕这四种根本性元素去进行,当你做完一道题之后是否有一种通透感,对于这道题所涉及到的所有元素已经能够驾驭自如了。
如果你只是为了做题而做题,那到最后可能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成绩也没提上去!
PART 02
解决措施
实际上,考点是十分有限的,以高考为例,它一定考最热的点,不用担心在高考前有太多漏洞,你的问题在于最热的热点你并没有掌握的足够扎实!
所以一些题,要么不练,要么把它练透!
这里推荐的学习方法是:框架笔记+有针对性的刻意训练。
框架笔记是以满分所需要的所有元素(命题认知、条件结论类型、疑难题型特点、困境及通用解决方案、易错点及避免错误的习惯、影响做题速度的因素……)为主题建立词条库。
这样记录的笔记就是一本关于本学科考试的“百科全书”,便于学习和复习。
通过框架笔记,让你对于需要掌握什么有一个基本的认知,但是知道并不等于真正的掌握,要想在考场上能够发挥出来,那么在平时就要做好刻意训练!
这种刻意训练一定是基于我们框架笔记上所记录的一些点有针对性地去刷一些好题、重点题,因为有些题目太简单对你来说没必要刷,有些太难甚至可能超纲,那就没必要去刷。
相信通过“框架笔记+刻意练习”,你能够在下一次的考试中取得一个更加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