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叙村事·大坝村|民风民俗和致富之路

政务   2024-10-10 11:40   贵州  


六盘水市钟山区

月照街道大坝村

六盘水市钟山区月照街道大坝村位于月照街道东部,距离市中心城区近20公里,距月照街道办10公里,距月照养生谷不足4公里,距六盘水月照机场1公里左右。东与水城区董地街道大窑村接壤,南邻水城区老鹰山街道木桥村、月照街道玉顶村、金钟村,西靠月照街道小屯村、双洞村,北接月照街道独山村。

大坝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村面积7.6平方公里,下辖双营、青山、马鞍、新划4个村民组,常住人口总户数203户1200多人。回族占全村总人口的99.2%,苗族占0.8%,是钟山区乃至六盘水市回族人口占比最高的一个村。


2016年9月,大坝村被贵州省委统战部、贵州省民宗委、贵州省旅发委授予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2016年12月,荣获贵州省卫生村称号;2017年3月,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9年3月,荣获钟山区文明村;2021年11月,大坝村荣获六盘水市市级文明村。



大坝村。


民风民俗好风光

走进大坝村,一幢幢特色民居立在花丛中。有的像端庄秀丽的少女,有的像文明儒雅的绅士。这些有着独特风情的民居,由村民自建而成。修建时间前后不等,条件好的人家修建早些,也有修建晚一点的人家。不过,2012至2015年这个时间段修建的占多数。2016年年初,在脱贫攻坚1+N工程中,由钟山区住建局牵头,对大坝村民宅进行统一提级改造,不仅对村民建筑群进行质量检测,还根据当地民族风情,对民宅的外观布局、色彩搭配等进行合理规划,于2016年年末完成了提级改造。


民居建筑结构大多为两层,黑色琉璃瓦的房顶,白色的墙面,窗户周围用绿色线条镶边框,白色和绿色相衬,同时融入了回族的文化元素。据当地回族同胞说,黑色代表沉稳高雅,白色代表纯洁无瑕,绿色则象征大自然和生命力,给人安宁、祥和之感。


大坝的回族服饰简洁却富有异域特色,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戴一顶白色或青色的无沿小圆帽,女子则佩戴一块盖头(头巾)。据《新唐书》载,唐代流行西域地区以及波斯等国的胡服,形制为锦绣浑脱帽,翻领窄袖袍,条纹小口裤和透空软锦鞋。唐宋时期,有大量的阿拉伯、波斯来的穆斯林商人,一般被称为“蕃客”,这是回族的先民。他们的服饰与汉族不同,具有自己的特点。例如,宋代朱或在《萍洲可谈》中记载:“广州蕃坊,蕃人衣裳与华异……”,进一步证明了这一时期回族先民的服饰具有明显的特色。


男子的圆帽一般用的确良、涤卡、棉布等布料制作,也有用白棉线钩制的。样式分两种,一种是平顶的,一种是六棱形的。讲究的人,还在圆帽上刺上精美的图案。


女子戴的盖头也有讲究,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显得洁白大方;中年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未婚女子戴绿色的,显得清新秀丽。不少已婚妇女平时也戴白色或黑色的带檐圆帽。圆帽分两种,一种是用白漂布制成的,一种是用白线或黑色丝线织成的,往往还织成秀美的几何图案。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女子的盖头已演变成一种装饰品,有些青年回族女性的盖头不仅款式新,色彩也不再单一,各种颜色都有,显得更加活泼和大方。


回族老汉爱穿白色衬衫,外套黑坎肩(当地称“马夹”)。回族老年妇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头巾,夏季则戴白纱巾,并有扎裤腿的习惯。如今,大坝村的年轻人在穿着方面打破了传统,不再拘泥于民族服饰,他们追求时髦时尚元素,喜欢啥就穿啥,穿着打扮和城里人没啥区别,已很难从服饰上辨清他们的族属了。


大坝村回族同胞最隆重的节日要数开斋节。每逢开斋节,人们沐浴更衣,身着节日的盛装,一大早就来到村境内的清真寺参加升旗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望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群众心中的爱国情感一次次升腾。开斋节结束,亲戚朋友便结伴去坟山上坟,缅怀已故亲人。上完坟返回清真寺进行集体用餐,大家欢聚一堂,分享美食,互送祝福,交谈心得,感恩美好时代,感恩党和政府。


牛干巴(一种特制的风干牛肉)是大坝村的传统美食之一,味道醇香、肉质鲜红。


村干部马永长说,牛干巴一年四季都可以制作,不过要数冬天制作的牛干巴味道最好,保存的时间也最长。首先把分割好的新鲜牛肉一块一块地抹上盐,比如,100斤牛肉,放2斤盐。先将盐抹在牛肉上用力搓揉,揉均匀后一块一块地放入缸中,每放1块牛肉,就在上面撒上姜片、大蒜片及花椒籽,装满缸密封好,放置20天左右出缸,出缸的牛肉散发着一股姜蒜的清香味道。牛肉出缸切记不可用大火和烤箱直接烘烤,用火快速烤干的牛肉,颜色和口感都会受到影响。在阳光下晾晒或通风晾干的牛肉,颜色和味道更纯正。当然,如果在晾晒或者风干过程中管理不当,味道也会大打折扣。


为了避免遭到苍蝇破坏,出缸后的牛肉要用纱布口袋或尼龙口袋装好,再晾挂到通风处风干。半干和全干的牛干巴吃起来口感不太一样,各有各的口感。切一盘牛干巴倒入油锅里翻炒出锅,接着往锅放几节干辣椒炒脆,再把炒好的牛干巴倒进锅里,加入少量味精搅拌出锅,香喷喷的牛干巴就可以吃了。


“油香”(一种油炸的面食)是大坝村回族饮食文化标志食品,回族人家,大都有炸油香的习惯,油香的味道香甜可口。大坝村村民说,炸油香也是大坝村人的一种传统习俗,据老辈人说,在物质条件匮乏的年代,家里来了客人,没有饭菜招待,只好用家中仅有的一小撮面粉炸成粑粑款待客人,它是友谊的象征。后来做油香成了一种习俗,在物质丰厚的今天,人们在开斋节或红白喜事时,仍然要做油香,目的在于相互提醒,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制作油香的方法很简单,不过也讲究一定技巧,多数人都会炸油香,但炸出来的油香口感不一样。油香原料主要是面粉、菜籽油,白糖或红糖,制作过程中重在和面。和面前,先在水里加入适量白糖或红糖,然后把水烧开,接着舀开水烫面粉,油香面团要比馒头面团稀释得多,由于面团太稀,每做一个油香都要眼疾手快,把手中的面团拍成圆形后放入油锅,扑哧一声,油香在锅里迅速膨胀起来,用筷子轻轻翻一下,立刻变成一个空心圆,像吹胀的气球一样圆滚滚的,这时油香也就熟了,用漏勺或筷子捞出就可以吃了。刚出锅的油香平放进簸箕里,等完全冷却后,打包分给亲朋好友享用。


春天的大坝村以花会客,捧出热闹的场面。田野里金黄的菜花在阳光下闪闪烁烁,引来蜂围蝶舞,村头巷尾的树木青翠欲滴,五颜六色的花朵在风中自由绽放。一时间让人分不清是花朵点缀了民居,还是民居装饰了花丛。仔细打量民居周围的每一个角落,干净,整齐。村子的果树,像被驯化过一样,高矮胖瘦列队有形,精神抖擞地站成一排排。


徜徉在宽敞的村组通公路上,步履轻松,快乐飞翔,如沐春风。一路上,热情好客的村民,主动招呼客人进屋休憩,接过一杯热气腾腾的绿茶,喝一口,慢慢品尝生活的甜美和民风的淳朴。无论到哪一户人家,都能享受到同样的待遇,这是大坝村人最厚道的待客之道,多年来如一股股清泉流进人们心里。


大坝村淳朴的民风民俗与自然风光深深镌刻在蓝天白云间,也镌刻在大坝村人的记忆里:

荒芜角落被遗忘,

大坝村民苦水长。

沧海桑田终有变,

小康日子绽芬芳。


大坝村的致富路。


在党旗下砥砺前行

大坝村第一任村党支部书记马少香,村委会主任(当时称大队长)马礼清,从1958年到1986年,任职长达28年。改革开放以前,他们带领群众垦荒种地,以种养殖为主。种植玉米、土豆、小麦;养牛养羊、养鸡养鸭,可是任凭人们辛勤劳作,依旧连温饱都无法解决。


1980年,国家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农村土地包产到户。那时候全村有130多户人家,丈量分配土地的任务落到马少香、马礼清、文书马正洪等人身上,他们翻山越岭用心为群众丈量每一寸土地,按要求将土地分配给每家每户。土地承包到户,大大提高了农民劳动生产的积极性,粮食逐年增产。


1984年,大坝村成立村民委员会,村支两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努力探索致富之路。党员同志承担起动员全村修路的任务。他们身先士卒,带领乡亲们挖土运土,填坑补洼,村里通往外界的羊肠小道变成了泥巴路,再往泥巴路上铺些石子。尽管与真正的公路相比差距甚远,但马车和农用拖拉机总算是勉强可以进出了。 


第二任村党支部书记刘文珍,1926年5月13日出生于大坝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26岁担任大队妇女会主任;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直到1992年卸任,2019年3月7日病逝,享年94岁。她在任支书期间与村委会主任(当时称村长)白昌学通力合作,带领群众发展农业。村委的男同志感叹道,刘支书巾帼不让须眉。


刘文珍担任村支书时和男同志走村串寨,经常抢着帮农户干活。一天,村主任白昌学一脸严肃地说:“刘支书,你不要总是抢着干活,别忘了你是个女人,一把年纪了,身体累垮了怎么办?”刘文珍淡淡一笑:“男人女人都是人,去乡里开会时,领导说过一句话“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也不让干,那也不让干,还要我这个大队支书做什么,再说了,村里和我年龄一样大的人也都在劳动。”


1992年,刘文珍身体每况愈下,她叮嘱时任村支书的儿子马礼龙:“千万不能吃人害人,要尽到村支书的责任,多为群众利益着想,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马礼龙说,母亲年轻时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全村人吃饱穿暖,她见证了大坝村的变迁与发展,带着欣慰离开了人世。


20世纪90年代初,大坝村水、电未通,那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老支书白学忠一副忆苦思甜的神情。他边回忆边说,当时为促进农业生产,他们一边进行坡改梯工程,一边修建乡村公路,思考如何接通水电,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1996年,由月照乡政府补贴资金,村支两委牵头启动水电工程,挨家挨户动员群众投工投劳,早出晚归、磨破嘴皮,做通了个别偏执的村民的思想工作。


搬运水泥电杆是最大的难题,要从双洞村将硕大的水泥电杆运到相距5公里的大坝村,没有车辆运送,只能靠人力搬运。村支两委多次召开群众会议,党员带头,把身强体壮的年轻人召集起来,承担起搬运电杆的重任。经过数十天的努力,1997年12月,大坝村正式通电,从此,结束了点煤油灯的历史。


电通了,接下来就是解决饮水问题。过去大坝村曾流传一种说法:“几滴水洗脸,洗完再洗脚,洗了脚,留给鸡鸭喝。”挑水远、吃水难是大坝村的一大痛点。老支书白学忠说,当年,为解决饮水问题,他们到处寻找水源,花了很长时间,在水井湾子挖掘好几米深才找到水源。一个水源点不够,他们又分别在大水塘、小豆地挖掘,最终这两个地方都挖掘到了水源,于是用水管将水引进村,在村里修筑蓄水池,将蓄水池里的水引进农户家,全村老少喜出望外,欢呼了好一阵子。2003年,人畜饮水问题基本解决。


后来农网改造、退耕还林……一件件一桩桩的往事历历在目,不管在哪一个阶段,基层党员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带头作用。


曾经的大坝村,没有校舍,仅有几间泥土墙教室,更让人头痛的是连老师也没有。这让村委犯难了,四处动员“文化人”来学校代课。所谓的文化人,顶多是上过小学或初中的村民。胡维坤、白学忠、白龙德等人曾是大坝小学的民办校长、民办教师(代课老师)。据说,20世纪90年代初,民办校长工资待遇也不过每月18元,民办教师每月工资12元,为了家乡教育,他们无怨无悔,一干就是十余年。这种师资十分紧缺的状况,一直持续了好几年。


1990年,政府拨款修建大坝小学,1991年大坝小学竣工。学校建成后,分来两位正式老师,其中一位没干两天就撂挑子走人,嫌大坝村交通不便利,出进都困难。1993年,公办教师刘明书任校长。1995年,大坝小学发展成为一所完小(完整的小学教育)。2007年,马举军任校长,与此同时,师资力量不断得到充实,书声琅琅在乡村漾开,欢声笑语在校园回荡。2023年,为了整合教育资源,大坝小学并到了月照街道办中心校。如今的大坝村,文化人还真不少,据统计,研究生3人,本科生37人,大专以上文化50余人,教育素质显著提高。


现任村党支部书记白军富,是地地道道的大坝人,大专毕业后,毅然选择回村服务群众。


2014年,白军富担任村委会副主任(兼)文书 ,2020年9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一肩挑。他说,刚从学校毕业时,也想出去闯一片天地,干一番事业,但转念一想,农村建设也需要他们年轻人,于是就回村来了。现如今,他们大坝村党员干部年轻化,顾大局、讲团结、讲奉献,18名党员拧成一股绳,凝心聚力,矢志不渝,面向未来。


白军富说,在脱贫攻坚战中,他们着力优化力量,组织村支两委、村民小组长、街道下派决战队队员,成立4个战斗小组,实行包组到户、包户到人,对应镇级专班,围绕重点工作,成立村级专班,压紧压实工作责任,抓实找准工作重心,紧紧围绕基础信息精准、饮水安全、教育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产业扶贫等重点工作,采取“白天走访、晚上研判、白天落实”的方式,实行“一日一研判”。严格按照“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要求,组织村决战队全员投入决战,按照“户户过堂、人人见面”的方式,逐户入户调查、摸清底数,排查问题,对接街道级专班补齐短板,使大坝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条件。


大坝村共有贫困户21户51人,2014年脱贫4户9人;2015年脱贫11户32人;2018年脱贫1户2人;2019年脱贫5户8人,实现贫困人口清零目标。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进程中,王矩作为省委组织部的选调生在2021年主动申请来大坝村任村主任助理,成了一名新时代“乡建青年”。她每天密切配合村支两委工作,参加村环境卫生整治,美化村容村貌,这一干就是两年。她说:“在大坝村待时间长了,这里已然成了我的家。一花一草,一景一物,都印记美丽的乡愁。大坝的民风美,生态美,充满了人情美,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着我生命的年轮,丰富了人生的厚度。如今,因为工作变动,我离开了大坝村,可是心里却深深眷恋着大坝,大坝成了我一生中记忆中难以割舍的一部分……”


2024年,在推进乡村振兴(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补助资金项目中,大坝村申请到“中央少数民族发展资金”项目款。这一项目补助资金主要用来改造大坝村集体闲置资产,盘活现有民宿,为群众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大坝村就业岗位,巩固脱贫攻坚成效。


如今的大坝村继续在“特”字上下功夫,依托月照养生谷和月照机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塑造浓郁民族文化特色为重点,以全面建设生态优美、村容整洁、特色鲜明的民族特色村寨为总体目标,以生态理念和民族文化为抓手,盘活闲置民宿,大力传承和发展牛干巴,油香、“马老五麻辣牛肉火锅”等民族特色传统饮食文化,争取打造一个集旅游、休闲、避暑、特色餐饮为一体的特色休闲度假村。




供稿:马美燕 杨绿洲


编辑制作:六盘水日报社

新闻(民生)热线:0858-8261612

投稿邮箱:983426384@qq.com

总监制:彭绍良 赵芳

终审:宋建英

编审:袁海燕

编辑:张黔松   实习生:汪红 韩茂艳






微凉都
发布国内外重大时事新闻、六盘水市本地新闻资讯,开展在线互动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