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管理的世界里,有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最好的管理方式在于激发员工的自我管理。这一理念与一位朋友的经历形成了鲜明对比,他过去以严苛的管理手段著称,对员工要求极高,甚至达到了不近人情的地步。
这位朋友的企业在严格的管理制度下,确实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公司规模逐渐扩大,员工数量增至近500人,多个营销部门协同作战,业绩稳步提升。然而,这种成功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隐患。
一次,公司的老员工小王因加班后忘记打卡被罚款。小王找老板申诉,指出公司管理制度过于严苛,且缺乏公平性。他提到,自己为了公司业务经常加班,但从未获得应有的加班费。老板对此不以为然,甚至对小王进行了责骂。结果,小王愤而离职,并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多名老员工也因不满管理制度而纷纷辞职。
这件事让这位朋友陷入了深思。他开始意识到,严苛的管理制度不仅未能有效管理员工,反而导致了公司内部的混乱和人才流失。于是,他开始寻找新的管理之道。
在与我交流时,他提出了自己的困惑:难道真的无法找到一种既能保持秩序又能激发员工主动性的管理方式吗?我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你喜欢被人管吗?”他沉默不语。
我进一步解释,管理学上有个“鲨鱼法则”,听起来霸气十足,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导致企业内部混乱。真正的管理,应该像打麻将一样,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自我管理。在麻将桌上,公平是第一位的,每个人对规则都心知肚明,因此大家都能自觉遵守。
这位朋友听后恍然大悟。他意识到,最好的管理确实在于激发员工的自我管理。而要实现这一点,首先需要转变管理思维,从过去的“人治”转变为“法治”,再进一步实现“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并不是不管理,而是转变员工的思维,从被管理转变为自我管理。这需要建立一套让员工自觉自愿、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协调的管理机制。这样的机制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实现组织目标。
要实现“无为而治”,企业需要满足以下三个前提:
1.制度得到良好运行:企业需要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运作体系,确保制度能够真正发挥规范作用。这需要管理者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和设计,以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2.健全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激发员工主动性的关键。企业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激励机制,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激励方式,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通过多样化的激励手段,让员工多劳多得,实现激励效果的最大化。
3.健康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引导员工行为的重要因素。企业需要建立健康的企业文化,包括共同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通过企业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让员工形成与企业同频共振的工作习惯和价值观。
最终,这位朋友意识到,“无为而治”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它要求管理者转变思维,从过去的“人治”转变为“法治”,再进一步实现“无为而治”。这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让员工从被动工作转变为自动自发地工作。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员工的潜能,还能为企业带来长期的稳定和发展。
推荐阅读:30多年老电工分享的人生智慧,句句都是真理,戳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