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欣赏】于新澎画梅

文摘   2024-07-20 20:00   江西  


1

 于新澎画梅

画梅谈简

于新澎


画梅有肥、瘦之别。金农云:风格宜瘦不宜肥耳。此语属自振旗鼓,不可全信。海派诸家,满目繁萼,笔笔圆肥,亦不害其冷香在侧。二种各擅风流而已。

梅枝与杏、桃、桂、李最难分别,写梅枝不可一味方折,需貌方而质圆,以篆书法徐徐写出,大似论书所谓“体方势圆”相类。
圈梅有双勾、单圈二种。双勾自宋人创格,其法尚中锋,尤要在接笔之无痕。尚此法有宋扬补之、元王元章、清弘仁、金农等。单圈尚写意,需势浑圆而笔劲挺,善为此者,明青藤白阳、海派诸家。
徐青藤题画梅“从来万事嫌高格”,一句道尽古今读书人气节之难!然格之高,亦有“不得不高”与“不能不高”之别。画家世望既隆,虚誉紛至,则画标高格,此“不得不高”者;穷年守节,无人可赏,遂断尽世缘,一心向学,故所作直逼古人,乃穷造化,此“不能不高”者。
梅花之工与写,应视取境之繁与简。如写寒柯老枝、新花数朵,最宜用工。如写密蕊千枝、江路斜照,最宜用写。总之繁处应以写,而简时尽用工可矣。
梅花诗,着意于花是最下乘,应在梅之骨、韵之清、香之冷三者用功,斯可谓真解梅花诗者。
余之写梅,最爱弘仁韵之清逸、章侯笔之古怪、金冬心境之绵渺。此三家外,偶涉笔于海派,終觉不及师造化亲切。
近今梅花之擅,略罕斯人,或以模真为尚,徒具形似;或窃写意之名,胡涂乱抹,都无笔法,此二者皆可深戒。
旧藏文谈圃写梅一纸,简笔直扫,孤高冷逸,中立一石,最似渐江僧之大块。今归东阳张扬明兄。
余乡贤鞠如先生,名士保,道咸经学名宿。曾授徒于成郡王邸,见其所画一轴,梅枝大似陈章侯,而新枝丈余,蜿蜒飞出,似龙腾纸上。题诗亦佳,此画今犹时时在目。
雪后立于庭中,恨无梅相赏,唯西邻老树,杈枒倒垂,大似元人倒枝梅法,即铺纸研墨,写成此幅,未审青藤有知后生如此,当以何境置我也?呵呵。



沧浪亭清香馆梅影


无非生色夺春妍


至今俯首拜梅花


皓态孤芳压俗姿


冷香吹上数花须


坡公石铫


赏心只有两三枝


岁朝风致


月影初移香在壁


珍重东皇着意裁



·  END  ·



编辑:欧阳千惠
审核:徐剑
签发:王建民




我们等候在这里



吉安美术馆
创作展览、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公益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