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志抒情“吴子牛”
——评吴祖郊先生画牛艺术
文/叶 青
吴祖郊先生画牛,有着独特的追求和丰富的寄托。他不仅善于表现牛的生命力量与种种情态,更能够以牛写心、以牛写志、以牛写情,体现了写意动物画在抒写画家襟怀和时代精神方面的表现潜力。祖郊先生对牛的形体结构、脾气习性熟稔于心,这是他创作的前提与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他赋予牛以人格化的艺术处理,将其长期以来对牛的观察、体悟以及对童年生活、故土乡情的记忆融入其中,故其笔下之牛有着丰富而多样的情态——写奔走之牛,狂放不羁,气势如虹,大有纵横千里、气吞山河的豪迈气概;写奋进之牛,则雄健威猛,激情充沛,有着开拓进取、无坚不摧的猛志雄风;写归牧之牛,质朴敦厚,悠然自得,一派田园牧歌、趣味盎然的诗情画意;写舐犊之牛,则顾盼之间,温情脉脉,正所谓“怜子如何不丈夫”,内蕴朴实无华、率真感人的情感之美。祖郊先生倾力于这一题材数十载。他悉心研究、学习历代画牛名家、特别是现代写意动物画大家的技法和经验,用心借鉴、融会、创新,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观其水墨写意之牛,下笔果断,落墨如泼,枯湿相加,动静结合。擅以线条力度变化与水墨渲染效果表现牛的健硕形体与生命力量,于写实中略呈夸张,注重整体形态、神采和块面感觉,不拘泥于细枝末节,形成了“重、拙、大、朴”的艺术风格。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业内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可贵的是,他并未因已取得的成功而停下艺术创新的脚步,而是仍在努力进取,大胆探索。水墨写意,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精华。流畅的水墨书写,意象生动的笔墨造型,将艺术家的内在感悟赋予美感和感染力而呈现于外。近十年来,他的水墨牛,在以形写神的基础上,进一步致力于挖掘笔墨自身的表现潜力,将雄强健硕、勇往直前的牛的精神气质与形态特征,提炼为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笔墨造型。观其近作,跨越了对形与神的关注,往往略形取意,更加注重水墨的动态变化与节奏韵律。这种以简括的水墨表达画家胸中意象的水墨试验已逐渐成熟,自成新面目。这是一种乘兴而作、意到辄止的创作状态,其恣肆的墨块渲染,初看几不类物,但牛之力量、生命、精神以及艺术家胸中所蓄的种种情感寄托,却在这灵动、奔放、无限自由的挥洒之中,概括而生动地传达出来,体现了在当代艺术实践影响下,水墨写意动物画对于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祖郊先生数十年以牛为友,以牛为题,以牛为寄,得其“勤奋之功,雄强之力,天真之趣”,下笔如有神,表现出鲜明的艺术个性,其执著、坚韧的探索精神与充沛的艺术激情令人感佩。他写牛,笔墨奔放而不浮躁,墨色厚重而不板滞,意象雄健,气韵生动,更将自己对于生活与时代的感悟倾注于笔墨写意之中。故读其牛图,可见画家胸襟、气质,可得世间种种况味,更可感受时代脉搏的律动。(作者系 江西省文联主席,省社科院研究员,著名美术评论家)
吴祖郊
1939年生于江西省泰和县,号笔架山人,原江西泰和中学高级教师。现为江西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江西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井冈山大学客座教授、南昌画院顾问,江西画院、江西中山书画院特聘画家。擅国画山水,尤长画牛。代表作《汲》、《俯首甘为孺子牛》、《拓荒牛》等先后入选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画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当代花鸟画画展”“中国画精品展”“全国名家中国画邀请展”等,在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展出。多次获奖,曾获文化部、中国文联表彰。作品曾入选南京、深圳艺术世博会。2014年在南昌举办“红土地上的拓荒牛——吴祖郊画展”,2016年后分别在江西吉安、赣州举办画展。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大公报》、《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等报刊,并有专题评介。2013年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近现代名家——吴祖郊》(大红袍画集),2014年中央美院出版《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范本——吴祖郊动物画》,2020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大美中国——吴祖郊国画作品精选》,2023年清华、北大、中国美院、荣宝斋等多家著名出版社分别出版《中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学范本——吴祖郊作品选》广受社会关注和名家好评。
吉安美术馆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