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每一个有商业梦想的人都会关注我们~
第六届浙江国际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突出“海陆空”一体,257家参展企业,集中展示了693项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
总产出达3.3万亿元,实现产业增加值8500亿元,占GDP比重超10%,这是浙江省综合交通产业在2023年交出的成绩单。交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也为构建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12月5日至7日,以“未来交通 新质领航”为主题的第六届浙江国际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浙商》杂志记者来到展会现场,实地探访智慧交通领域的浙江“黑科技”元素。
站在时代风口之上的低空经济,在本次博览会上也牢牢占据了“C位”。相较于第五届博览会,本届航空产业(低空经济)馆总面积新增3000平方米,在五个馆区中面积最大,内容最多、展品也最为丰富。
走进展馆,仰头只见十余米长的巨大的机翼展开,在机头的大螺旋桨之外,每侧还各伸出四个小螺旋桨。这便是天目山实验室推出的“天目山三号”全球首款吨级超级混动货运无人机,最大起飞重量为1.8吨、有效载荷630公斤,巡航时速160公里,最大航程可达1800公里。
“天目山三号”副总师、天目山实验室绿色民用航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研究中心成果转化CT邵干介绍,这款无人机的最大优势是大载重、长航程,能实现超短距起降。“常规飞机基本上起降距离得在500米,而‘天目山三号’可以在几十米的距离内完成起降。”此外,“天目山三号”可应用油电混动、氢电混动等多种技术,比传统动力形式减少大量碳排放,甚至可以做到零排放。
浙江圣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全新一代圣翔移动机场是国内首部车载移动式起降平台。仅需10分钟就能从折叠形态变换至展开形态,遇上高低差在30厘米以内的不平整地形上,移动机场还能实现精准自动调平,确保直升机的正常起降。
蓬勃兴起的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杨晓光透露,到2027年,浙江全省将建成150个公共无人机起降场,覆盖四大都市区核心区,年低空飞行量达到200万小时。
成立于今年6月的浙江省低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低空公司”)正全力布局低空地面网、低空航线网、低空服务网,并拓展应急救援、医疗急救、低空旅游、低空通勤等一系列低空应用场景,力争成为低空经济产业链的主力军。
7月,建德至镇江的低空物流航线完成首航,这也是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首条跨省长航距的低空物流航线。在全国首个集飞行计划申报、通信监视、管制、气象、情报、告警和应急救援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省级A类飞服站——浙江省低空飞行服务中心基础上,省低空公司计划在2025年持续迭代升级低空飞服“2.0体系”, 深入全省低空通信监视“补盲”建设,全面参与省级无人机运行与监管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有人机和无人机协同运行。
开化县充分发挥空域干净、地形丰富、区位特殊等优势,大力发展山区版低空经济。就在一个多星期前,衢州开化县内首条低空载客直升机旅游航线正式开航,执飞这条航线的直升机也被“请”到了博览会现场,吸引不少好奇的观众坐进机舱“体验”一番。
开化县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浙商》杂志记者,除了低空+文旅体新消费方面,开化在低空+生态生态治理、低空+教育培训、低空+物流配送等多个应用场景都有了突破,钱江源通用机场预计也将于明年建成,围绕通用机场,打造一中心六基地产业布局,重点发展低空测试、制造维保等业态。“预计到2027年,开化将建成设备完善、场景多元、产业集聚、生态优化的‘四位一体’低空协调发展体系,打造低空经济山区发展先行地。”
本次博览会突出“海陆空”一体,257家参展企业,集中展示了693项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纵览全场,新能源和智能化是“永恒的主题”。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氢能材料与工程研究中心带来的氢动力两轮单车应用了自主研发的液冷型氢燃料电池系统,每100克氢气就可行驶超100公里的里程。据介绍,这款“黑科技”满满的共享单车已经在四川成都、山西吕梁、广东佛山等多地投放超3500辆。
吉利推出的全球首款醇氢增程动力城市客车C8M同样亮相博览会现场。搭载自主研发的专属增程动力系统的这款客车,结合了甲醇燃料发动机和动力电池技术,热效率达到41.5%,更可实现600公里的超长续航,解决了里程焦虑、大容量电池安全性和整车运营经济环保性等公交企业运营的痛点问题。
在民航领域深耕多年的浙江吉鑫祥新能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抓住了机场设备“油改电”的契机,把电动行李牵引、传送车产品送进了全国大部分的民航机场。企业负责人还透露,该公司生产的全球首款L4级无人驾驶行李牵引车也已经在多个机场上路。
致力于实现工业智能化、无人化的杭州集益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斗轮机无人值守系统、智能燃料系统、装船机无人系统等,为能源、港口等行业进行数智化赋能。集益科技负责人叶君辉告诉《浙商》杂志记者,公司的斗轮机全自动无人值守系统是目前国内自动化程度及投运率最高的系统。而在相关产品的应用案例介绍上,密密麻麻地列满了大型电厂与港口的名字。
参加了不久前举办的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宁波朗达科技有限公司,则让AI技术在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风险感知与预警领域发光发热。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精度机器视觉结构动态位移测量算法、桥梁称重神经网络算法、桥梁承载能力识别算法等,大大了降低桥梁等管养难度。朗达科技产品总监赵镇介绍,光是在宁波本地,就有鄞县大桥、白墩港大桥、大碶疏港匝道桥等几十座桥梁应用了朗达科技的产品。新近推出的隧道荷载调节系统,也已被认定为国内首台(套)产品。
关注“浙商杂志”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