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韵藏珍】白玉虎

文化   2024-10-10 17:07   河南  

【名称】白玉虎

【年代】西周

【尺寸】5.25、宽2.3、厚1.0厘米

【来源】虢国墓地M2009虢仲墓出土

【收藏单位】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

【文物等级】国家二级文物

圆雕白玉虎,西周早期器,1990年出土于三门峡市虢国墓地M2009虢仲墓,出土时置于内棺盖板上,尾部残缺。青白玉,局部受沁有黄褐色斑纹和斑块。玉质莹润细腻,有光泽。玉虎整体作匍匐状,体肥硕,曲肢前伸,臣字目,半圆形耳贴于头部两侧,虎口微张,口中有一向下对穿圆孔,可供系佩。背部饰虎斑纹,臀部饰云纹,腹部饰数条等距离水波纹,爪部以阴刻线纹简练示意。整器造型生动,琢磨细致,纹饰精美,用写实手法雕刻而成。线条婉转流畅,纹饰明快简练,虎态中蕴含了雄健与静逸,静中有动,蕴藉深厚,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显示出西周成熟的制玉工艺和工匠高超的审美观念。

虎乃百兽之王,因其刚勇威猛的特性被古代先民作为沟通天地神祇、驱邪镇崇之物。虎的形象常被用于不同层面的各类器具中,如玉器、青铜器、石器、瓷器等。在众多以虎为题材的器物中,虎形玉器尤为夺目。在考古发掘和传世的虎形玉器中,有圆雕、浮雕和平面线刻的虎纹,大多作为佩饰之用。

玉虎是商周时期比较重要的一类玉器,《周礼》中将它作为礼玉,称之为,列为六器之一,用于“礼西方”和“祈旱”。以虎为题材的玉器始见于新石器时代,主要以虎面形或虎面纹为代表,虎头面部威严,反映出浓厚的宗教气息。玉虎形器出现于商代晚期,发展于西周,雕琢技艺基本沿袭商代后期风格,通常都是“臣”字眼或圆眼,造型和纹饰略有简化。

古人死如生,在古人观念中,玉象征吉祥镇邪的作用,佩戴玉虎更有双重镇恶效应,故亦常做随葬之用,多为亡灵佩饰。虢国墓地出土虎形玉器多件,尤以虢仲墓为最。它们造型多样、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反映出虢国人对猛虎的崇尚与喜爱。

(供稿:陈列保管部)


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
虢国博物馆是依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一西周虢国墓地遗址而建立的一座专题性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陈列、遗址展示、园林景观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河南10佳人文景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