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声玉振之石磬

文化   2024-09-13 17:18   河南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云探虢博》。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句出自《论语》的经典言,道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自周代以来,“礼”与“乐”便如同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共同谱写了华夏文明的辉煌乐章。今天,我要介绍的这组石编磬,正是这辉煌乐章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音符。

它出土于虢太子的墓葬之中,共有九件,形制相近,均素面无纹,磬片按照由大到小、由低音到高音编排,最大片底边长36厘米,最小片底边长20厘米。经历三千年的岁月洗礼,器身表面侵蚀严重,却依然保留着那份古朴与典雅。它们形制考究,造型大气,上端为折线形,下端为直线形,这种设计不仅美观,更蕴含了深刻的声学原理。

石磬的构造较为简单,主要是由股和鼓两部分构成。左侧股部能在石磬悬挂时保持整体平衡和美观,而右侧鼓部是演奏石磬时所需击打的部位。奏乐时,乐师木槌敲击石磬的鼓部,使之发声。因其音色清脆,人们常用玉石之音来同它比拟,美其名曰“玉振”。

《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已上则磨其旁,已下则磨其端。”说的是磬发出的声音太清,就打磨它的两面使其变薄;发出的声音太浊,就打磨它的两端使其变短。繁复的工艺,使得每一枚石磬都能发出清脆悦耳、和谐统一的旋律,仿佛是天籁之音,穿越时空而来。

礼乐制度对不同身份的人可用的钟磬作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定。就如在钟磬悬挂方面,明确规定:天子可以在东南西北四面都悬钟和磬,诸侯可以在东西南三面悬钟和磬,卿大夫只能在东南二面悬钟和磬,士只能在东面悬磬,平民则没有使用钟磬的资格。

西周时期,伴随着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确立与完善,一套系统的礼乐制度也应运而生。所谓礼乐,礼是行为规范,乐是音乐舞蹈艺术。礼能规范乐,使之具有仪式感;乐能美化礼,使之具有韵律感。

让我们借着“石磬”,用典雅清越的旋律,舒缓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用扣人心弦的音乐,为忙碌疲惫的心灵注入一丝清凉。

(供稿:社会教育部)



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
虢国博物馆是依托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一西周虢国墓地遗址而建立的一座专题性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陈列、遗址展示、园林景观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河南10佳人文景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