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丨夏至:万物竟长 不觉夏已至

2024-06-21 12:56   黑龙江  



《蜀葵》 尺寸:33x65cm 中国画 绢本设色

(作者:丁鼎)




(公历)每年6月21日或22日,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时开始,是“夏至”。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达到最长,越往北昼越长。此时,南半球正值隆冬。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



-壹-


夏至·三候






2024 SUMMER
一候·鹿角解

古人认为,鹿为山兽,属阳,“夏至—阴生”,因为感知阴气之萌生而鹿角脱落。 



2024 SUMMER
二候·蝉始鸣

在古人眼中,蝉是一种灵物,有潜藏,有蜕变,有欢歌,有悲鸣。自土而出,归土而去。


2024 SUMMER
三候·半夏生

半夏,是一种药材。以块茎为药,性味辛温。对“半夏生”的理解有两种,一种是指幼苗生而可见,一种是块茎生而可采。人们借用“半夏”之名,仿佛提醒人们:夏天快过去一半了!







-贰-


夏至·习俗





祭地祀先 做夏至

《史记·封禅书》中提到:“夏至日,祭地祇。皆用乐舞,而神乃可得而礼也。”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中说:“夏至大祀方泽,乃国之大典。” 可见直至清朝,仍有夏至大祀的习俗。夏至祭地、物,意在祈求消除荒年与饥饿,体现了中国先人对土地及其孕育的自然万物的敬畏与尊重之情。民间有“祭田婆”“做田福”或“禾福”的仪式,通过祭祀掌管土地或农业的神灵来祈求农事的丰收。


古时民间在夏至时有用麦、稻、肉食等祀先的习俗。江苏苏州等地多用麦粽或麦糕,湖南郴州则多用新稻,江苏江阴用腊肉祀先。从祭祀空间来说,上海青浦等地多在正屋祭祀祖先。



伏天渐至 避暑消夏

与夏至紧密相关的是“伏日”,一般来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三伏天”的开始。“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一九至二九,扇子不离手。”古时,妇女在夏至日会彼此馈赠彩扇、脂粉等,扇子可借以生风、排除热气;涂抹粉脂,可散体热生发的浊气,防生痱子。除妇女群体外,夏至还有许多关照儿童健康的传统习俗。例如,浙江丽水有夏至晒水给孩子涂抹身体,以防止生痱子的做法。广东佛山夏至时有给孩子沐浴祓除的习惯。




顺时而食,食享夏至

夏至和立夏时节的食俗都是以“尝新”“尝鲜”为特点。“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恰是新麦收获的时候,面条在很多地区都是非常普遍的传统夏令食品。在江苏常州等地,还有夏至吃馄饨的习惯。除了面食外,很多地区还有在夏至喝粥的传统。例如,河北、河南、陕西等地多在夏至食麦粥或麦饭。除了这些主食,传统夏至的餐桌上还常见豆类和肉类食物。安徽滁州有夏至吃豌豆的习俗,江苏、浙江地区则多吃蚕豆。






小夏至 盛夏始

内容来源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带您了解黑土地的文化,让您发现身边的非遗项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