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邓晓炯和他的历史小说
廖子馨(澳门笔会理事长)
自从邓晓炯于2002年写出第一小说篇《转运》,并获“澳门文学奖”短篇小说组冠军后,便在文学创作上一路开挂,短篇、中篇、剧本创作不辍,屡获佳绩,在澳门作家群里被誉为“获奖专业户”。澳门作家虽不算多,但创作氛围一直颇为浓郁,而且老中青不同世代传承,走过不同年代,总能焕发出各有特色的创作能量。作为澳门作家的联谊组织──“澳门笔会”自1987年成立以来,一直以凝聚写作人、交流创作、共探文学之路以及加强与其他地区文学组织间的联系为宗旨。近半个世纪以来,笔会一直坚守初衷,团结作家、培育青年、搭建平台,让澳门作家、澳门文学走得更远。
为促进澳门文学的持续发展,澳门笔会与澳门基金会于1993年合办“澳门文学奖”。该奖项每两年一届,设有小说、散文、新诗、戏剧四个组别。回归祖国后,澳门经济腾飞,社会文化生态亦不断改变,澳门特区政府为推动多元化发展,鼓励影视创作,2008年,澳门笔会与澳门基金会、澳门日报出版社合办“澳门中篇小说”征稿活动(三年一届),为作家们搭建一个新平台,以为本土影视制作提供优秀故事文本。为提升“澳门文学奖”的影响力,从2015年开始,除“本地组”外,还面向非本地作者增设“公开组”赛事,并将“中篇小说”征稿纳入“澳门文学奖”项目之中。如今,“澳门文学奖”已发展成最吸引本土文学爱好者的征文比赛,邓晓炯便是在一场又一场文学竞赛的考验中,不断提升创作水平,成长为一位成熟作家。
纵观邓晓炯的文学创作,其中一个鲜明特色就是题材的奇特性。他通常由自己的好奇心出发,带动读者的阅读兴趣。他首部获奖中篇小说《迷魂》便以1622年“荷兰舰队进攻澳门”为历史背景,结合历史与科幻,讲述了一个生活于现代的澳门人如何因缘际会地穿越到1622年并参与了荷兰攻打澳门的那场战役……细究故事的创作起因,原来是一位当年曾参与葡荷战事但又从历史记录中神秘消失的神父,邓晓炯将自己对这个历史谜团的困惑与好奇转化为创作动力,将科幻元素融入历史框架,营造出一个颇具吸引力的历史穿越故事。值得一提的是,这本小说亦于2014年被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选入“中葡文学丛书”并翻译为葡文版发行。选取澳门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事件,再选取与别不同的新鲜角度切入探讨,是邓晓炯创作的另一大特色。他以1849年“沈志亮刺杀澳督亚马留”为题材创作的小说《刺客》,分别从两广总督、澳门总督,以及“刺客”沈志亮的视角出发,从不同角度切入同一历史事件,呈现出历史的多元性和复杂性。该故事获得第六届“澳门文学奖”小说组冠军,后来亦出版了中、葡、英三语单行本,是本地不多见的跨多语文学作品之一。
这次,邓晓炯出版的长篇历史小说《迷城之咒》以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一年为时代背景,小说原作是曾获第十三届“澳门文学奖”的中篇小说《迷城咒》,而探究创作起点,邓晓炯同样从令他感到困惑和好奇的一个疑问出发——当年在澳门代表葡萄牙人接待钦差大臣林则徐的人到底是谁?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邓晓炯除了依靠档案史料重构出“林则徐巡视澳门”的历史事件,还于历史情境中虚构出一个扑朔迷离的有趣故事:一场生死与共的爱情,剪不断理还乱的亲情,最终都逃不掉似无还有的宿命,尤其中葡混血儿的女主与传统华人祖母间近乎相爱相杀的复杂情感纠葛,还有那只占卜小鸟喻示祖孙两代早已注定的命运……虚虚实实的故事情节,不仅令人读到一场巡视背后的历史浪潮,而且,不同人物的情愫、各异的人生磨练都引发读者想象十九世纪的“澳门人世间”。
澳门,虽是中国南端的一座弹丸小城,但却具有独属一家的历史文化特性。十六世纪初天主教传入中国,十九世纪新教传入中国,但无论旧教、新教,早期均以澳门为传教中心,这也必然引发了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历经四百多年的滋长之后,岭南人文搭配欧陆风情已成澳门文化的独特写照,多姿多彩的澳门故事便是从这样的土壤里发芽、开花、结果。善用澳门特有的文化资源,就是给澳门文学的独特性加分。如何从澳门丰盛的历史文化资源中采撷所需,邓晓炯是做了充分准备的──他将自己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文学书写的创意紧密结合,努力挖掘深埋四百多年的历史人文元素,不断储存宝贵的创作资源,写出了一部又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作品。
历史小说的创作手法林林总总,添加各类知识点,提升小说的智识含量;注入奇幻手段,以此解决历史谜团,自然可增加故事的精彩度。无论从实到虚,还是由虚而实,邓晓炯都已拿捏得得心应手。而作为历史小说的读者,除了故事和人物的吸引力,还期待作者赋予作品丰富的信息量,提升历史小说更深层次的思想内涵,以更高维度的视角去反思、讨论,从而推动读者跟着去了解和探索不同的历史走向轨迹,以及深藏在这些轨迹背后的偶然性或必然性。我觉得,这是历史小说作者应奋发追求的目标。
回首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澳门文学,那一代澳门作家催化了澳门文学的春天,不但创作了大量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也在积极探索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路子,他们秉承“我手写我心”,思想情感真挚且纯粹。来到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的当今,新一代澳门作家对个性化写作技巧的创新更为偏重,有人尝试以新视角切入,书写自己的城市,人生的故事;也有人喜欢通过天马行空的虚构,以魔幻色彩来包装对生活现实的不满、投诉或嘲讽。而邓晓炯既热衷追索历史、探求逝去岁月里的故事,同时亦忐忑不安地遥望不可知的未来,让想象力长出强壮的翅膀,翱翔于科幻的天空。他的短篇科幻《最后一只格力犬》,以及中篇科幻《最后一个人类的回忆录》《Ai写作大师》,皆在与时俱进地以科幻笔触探索未来澳门的各种可能性,诚为可喜。
不同年代的文学、同世代不同的创作走向,各有千秋,都是跟随时代的步伐摸索向前。作为读者,我们永远期待各领风骚的精彩作品。
廖子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澳门笔会理事长,曾获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颁发的“文化功绩勋章”。著有小说、文学评论集、散文集多部,曾多次获澳门文学奖小说组、散文组冠军等荣誉。
天津尔雅文化社重磅推出
《迷城之咒》有声演绎
声动文学梦,邀您共赏!
《迷城之咒》片花制作
导演:
天下一白丁
编剧:
狐狸龟
后期:
阿俊
旁白:
暖阳小屋
角色:
利马---天下一白丁
林则徐---麦克疯
亚坤、边度总督---云鹤鸣
安东尼奥---秉烛夜游
玛利亚---夏千羽
卡瓦尔坎特少校、义律---天空杯
清朝军官---淘气的小狗蛋
天津尔雅文化社以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及演播语言艺术为宗旨,旗下艺术家、演播人以及录音混音老师百余位,自成立以来,创作作品百余部,全网播放量过10亿。
内容简介
清道光十九年(1839),虎门销烟的余波尚未平息,中英之间的战火一触即发,看似平静的澳门城,正处于微妙而关键的转折点。此时,钦差大臣林则徐决定亲赴澳门巡视,而一场针对他的刺杀也在秘谋上演。整个巡视虽仅数小时,但这场与澳门来去匆匆的邂逅却给林则徐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即将到来的动荡时代拉开了序幕。
作者通过一场虚构的刺杀事件,将钦差大臣林则徐、澳葡理事官利马、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及澳门土生姐弟等各色人物的命运紧密交织,打捞出那个动荡混乱大时代里不为人知的起伏与跌宕。同时,也将澳门的人文风俗及百年前的场景铺陈在读者眼前。
作者简介
邓晓炯,澳门作家,多次荣获“澳门文学奖”等奖项。创作涵盖小说、剧本、文艺评论等,尤专注于历史题材的小说创作,其根据澳门真实历史事件创作的作品《迷魂》获首届“澳门中篇小说奖”、《刺客》获第六届“澳门文学奖”小说组冠军,此外还著有历史题材中短篇小说集《浮城》、科幻中短篇小说《退休荷官》《最后一只格力犬》《最后一个人类的回忆录》等作品。
内容选读
四十
短暂放晴的天空又转为阴霾,外面刚下过了一场雨,在雀仔园里,低矮的屋瓦、翠绿的树丛,还有地上的石子路,都变得湿漉漉的。玛丽亚抬头去看天空,虽然雨已停了,但天边的乌云仍在翻腾聚集,看来,这场风暴大概没这么快过去。
玛丽亚推门进屋,四顾空荡荡的厅堂,又见到昨晚阿坤伏尸的位置——地上的血迹仍未干透。不知外婆怎样了?她快步走进内室,外婆还躺在床上。
“外婆。”玛丽亚上前,小声地呼唤。
对方没有反应,玛丽亚心中涌出一股不祥的预感。玛丽亚伸手轻推,但外婆已毫无反应,她去摸老人的手:在半透明的松皱皮肤下面,粗细不一的青色血管隐约可见,但那只手已变得冰冷——曾经历大半世纪风风雨雨、曾触摸过无数人的命运起伏,此刻,它终于为主人的命运写下了最后一个句点。
不知怎的,玛丽亚竟有替外婆松了一口气的感觉,她在内心低声祈祷:圣母保佑!愿你的灵魂已找到了平静所在,脱离了人世间的种种羁绊和烦恼。
玛丽亚的目光扫过摆在床侧的那张木凳,在那里,她看见自己昨晚留下的那件白色披风,这令她又想起了托马斯,他在船上退缩犹豫的眼神又在眼前浮现,不免令她内心一阵抽紧,隐隐作痛起来。
“既然是自己的命,就自己好好活下去。”外婆的话,又在耳边响起。
我会的,玛丽亚在心里低语,我会好好活下去的。一滴眼泪,从她的脸庞滑落,她伸手拭去,然后拿起木凳上那件披风,最后看了一眼仿佛仍在沉睡的外婆,将她从头到脚裹盖起来,然后转身走出了房间。
回到厅堂,玛丽亚摸到了口袋里那柄沉甸甸的黄铜匕首——那是离开议事会之前,利马交给自己的。从理事官抱歉的眼神里,她知道,安东尼奥的死,恐怕只能不了了之了。但这样大概也好,本来玛丽亚还担心回来不知如何对外婆开口,现在看来也不必为此操心了。
玛丽亚拿起那把匕首,轻轻地,将刀从鞘中拔出,锋利的刃面,隐约反射出一股寒光。玛丽亚插刀回鞘,将匕首放在神龛的神主牌前——那是外婆为母亲立的灵位,此刻她们祖孙三人应已在天上某处团聚了吧?
玛丽亚在小油灯上点燃了三支细香,插进母亲牌位前的小香炉。三点香火,发出明暗不定的红光,青烟袅袅升起,一股淡淡的香气,钻进玛丽亚的鼻孔。以往那股令她讨厌的气味,此刻却带来了莫名的宽慰感,就在一呼一吸之间,她的心情也慢慢平复了下来。
突然,桌上竹笼里,传来了几声鸟鸣。玛丽亚这才想起那只白雀,她抽开笼口的小竹板,小鸟钻了出来,跳上桌子,以为又到了展露身手的时刻,熟练地从木盒里叼出一张签牌,玛丽亚拿起来看,竟然还是那张:
东西南北路难认
身陷迷城望太平
城头又换大王旗
身不由己由天命
小白雀扑腾了几下翅膀,侧起小脑袋,那双黑芝麻大小的眼珠,紧盯着玛丽亚。
刹那间,玛丽亚仿佛又回到了十年前那个下午,自己仍是那个少不更事的小女孩,只是这一次,她不必再逃了。
玛丽亚伸出手,轻轻抓起小鸟,放在掌心,走到大门口,向外高高举起。
飞吧!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吧。
小白雀似乎还在犹豫,但屋外树上的叽喳鸟鸣,大概令它终于下定了决心。扑啦啦——白灵雀飞进天空,不知是久疏飞翔,还是年岁老迈,刚开始还有些摇晃不定,不过它很快就重新掌握了飞行的诀窍,在空中划出几个漂亮的回旋,掠过屋顶和树梢,消失在远方的天际。
玛丽亚的心情也明亮起来,她转身返回厅堂,那张签牌仍躺在八仙桌上,玛丽亚捏起它,在神龛牌位的小油灯上点燃:火焰先是咬住了签牌的一角,接着慢慢扩散——复杂难懂的签文、美丽端庄的女子,还有身披铠甲的战将,都在火焰的噬咬下,嗞嗞作响,扭曲变形,慢慢化作随风飘散的黑色灰烬。
老屋内复归沉寂,不过,外面的雀仔园里,却传来了更多啾啾鸟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