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传递¦孙文静, 孙高格, 张舒芸 .生物炭-甲烷氧化菌-黏土覆盖层的甲烷去除效能(2024-12)

文摘   科学   2025-01-07 09:02   江苏  
生物炭-甲烷氧化菌-黏土覆盖层的甲烷去除效能
论文简介

垃圾填埋场是全球重要的甲烷排放源。在没有填埋气收集装置的中小型及老旧填埋场,填埋体所释放的甲烷气体经由覆盖层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即使在配备集气装置的填埋场,仍有部分甲烷气体逃逸,且填埋气浓度较低时,启用集气系统并不经济,造成甲烷气体长期、低强度地经覆盖层逃逸至大气中,加剧全球温室效应。因此,亟需对传统填埋场覆盖层进行改性,打造生态型覆盖层系统,实现更加经济、持续、有效地减排逃逸甲烷气体。

甲烷氧化菌是以甲烷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研究表明,在覆盖层中掺入甲烷氧化菌,可有效减少甲烷气体排放。因此,优化覆盖层材料,营造适宜的甲烷氧化菌生长环境,提高其数量和活性,是增强覆盖层甲烷去除效能的有效途径。生物炭是一种经济、环境友好的“绿色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疏松多孔的稳定结构及丰富的含氧官能团,不仅本身具备良好的甲烷吸附去除效能,而且在掺入土体后可改善土体微气候及物理-化学性质,为甲烷氧化菌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有助于促进其生长并提高甲烷氧化去除效能。因此,本研究将生物炭搭载甲烷氧化菌,掺入黏土覆盖层,构造生物炭-甲烷氧化菌-黏土覆盖层(Biochar-Methanotroph-Clay cover, BMCC),如图1所示,以期满足工程性能标准,又兼具高效削减逃逸甲烷的能力。

然而,外部环境变化以及土颗粒与生物炭的长期作用,容易引起生物炭老化。同时,微生物在生物炭中的生长代谢以及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又将引起BMCC微观孔隙结构改变,进而影响宏观层面覆盖层的甲烷去除效能。因此,本文研究不同生物炭掺量(α=05%10%15%)、氧化老化次数(H=0136次)及充甲烷培养天数(D=0102030天)对BMCC甲烷去除效能的影响规律,并从微观角度探究BMCC甲烷去除效能的调控机制,研究结果为生态型覆盖层的设计、施工和服役维护提供指导。

1 生物炭-甲烷氧化菌-黏土覆盖层与传统覆盖层对比图
 

随生物炭掺量增加,生物炭-甲烷氧化菌-黏土混合土的甲烷去除量呈先显著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如图2a所示。在黏土中掺入少量生物炭,可显著提高土体的甲烷去除效能,归因于生物炭的疏松多孔结构。由图2b所示的不同生物炭掺量下混合土的孔径分布曲线可知,当生物炭掺量为5%时(BMC5),生物炭在混合土中形成炭颗粒骨架,中孔数量显著增多,比表面积增加,对甲烷气体的吸附作用增强。因此,BMC5混合土的甲烷去除量达到峰值,是纯黏土(BMC0)的1.87倍。然而,继续掺入生物炭至15%BMC15),中孔数量大幅减少,且总孔容积减小,混合土形成紧密的结构,甲烷去除效能减弱。

随氧化老化次数增加,掺生物炭混合土的甲烷去除量呈平缓增长的趋势,如图2a所示,对于BMC5混合土,未经氧化时甲烷去除量为12.39 mg/g,经136次氧化后分别增至13.17 mg/g13.79 mg/g14.05 mg/g,其甲烷去除量是纯黏土(BMC0)的1.5~1.7倍。以BMC5混合土为例,如图2c所示,氧化老化6次后,BMC5的孔隙孔径增大,中孔、大孔数量增多,新增的孔隙为甲烷氧化菌提供生长空间和气体通道,甲烷氧化作用增强。同时,化学氧化老化破坏生物炭的孔隙结构,引起生物炭吸附作用弱化。此消彼长之下,甲烷去除量呈缓慢上升的趋势。

2  BMCC甲烷去除量随生物炭掺量、氧化老化次数的变化规律及机理  

随充甲烷培养天数增多,混合土的甲烷去除量呈增加且逐渐放缓的趋势,如图3a所示。对于生物炭掺量为5%且未经氧化老化的混合土(BMC5-H0),充甲烷培养10天后甲烷去除量从5.3 mg/g增加至10.7 mg/g,增加1倍,而充甲烷培养2030天后的甲烷去除量分别为12.0 mg/g12.4 mg/g,增长趋势逐渐变缓。比较充甲烷培养前后混合土微观孔隙形貌可知,在初始状态,混合土中有较多的孔隙如图3b所示,甲烷氧化菌的生长空间充足,充甲烷培养10天后其甲烷氧化去除能力快速提高,甲烷去除量显著增加。而随充甲烷培养天数继续增加,如图3c所示,甲烷氧化菌数量增多,部分孔隙被菌体或其代谢产生的胞外聚合物填充,混合土的孔隙数量减少、体积减小,引起甲烷去除量增幅逐渐放缓。

3  BMCC甲烷去除量随充甲烷培养天数的变化规律及机理


第一作者简介

 

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环境岩土工程、非饱和土力学理论与工程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特殊土工程应用、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淤泥土固化资源处置等。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9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23年)及水力发电科技进步三等奖(2023年)。出版《非饱和土力学试验技术》和《磷石膏的新生之旅》2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作为课题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在GEOTECHNIQUEENG GEOLACTA GEOTECHAPPL CLAY SCICOMPUT GEOTECH、国家卓越期刊计划领军期刊JRMGE、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力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8项,软件著作权5项。主持上海市级重点课程建设项目。担任Biogeothchnics期刊编委,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土工程信息技术与应用分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理事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学科组常务委员,上海市科技成果评价研究院理事等。

全文阅读 (拓展出版内容见网页的资源附件)
  

《岩土工程学报》2024年第12期全文阅读


论文评审意见与作者答复


本刊官网:www.cgejournal.com提供本刊创刊以来所有论文免费阅读下载!另提供岩土工程方面技术和产品的宣传推广服务,电话025-85829543


岩土学术CJGE
介绍和传播《岩土工程学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