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钢铁网讯:2024年大宗商品市场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格局,不同种类商品价格走势分化。国内定价商品价格普遍下跌,国外定价商品价格先扬后抑再震荡,反映出海内外经济形势差异。国内期货市场中,国内定价商品热度较低,而贵金属、有色金属和能源等大类商品热度较高,但受国内黑色商品影响,海外定价的铁矿石活跃度也不高。2024年全球经济弱复苏,但增长不确定性复杂性存在,美国、欧洲经济复苏带动大宗商品需求增长,而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放缓、需求疲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也影响国际贸易和价格。2020年疫情后,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政策经历四个时期,前三个时期受疫情影响大,后一个时期政策更多基于自身基本面。疫后宽松政策和供应链冲击使供需缺口扩大,大宗商品迎来牛市;加息周期到来及供应链恢复使供需缺口缩小,大宗商品价格进入下行周期。当前处于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不久、降息预期存在但不确定性较大的时期,大宗商品价格以震荡为主。供应方面,部分大宗商品供应受地缘政治局势、自然灾害影响,供应不确定性增加,如中东地区局势紧张影响石油供应,东欧地区局势不稳定影响欧洲能源供应。2024年全球货币政策走向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显著影响,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有利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但美元指数仍高位,抑制大宗商品价格。产业政策方面,政府对新兴产业扶持为大宗商品市场带来投资机会,如新能源产业扶持增加对相关大宗商品需求,同时影响生产和消费结构,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展望2025年,全球经济预计将延续弱复苏态势,但增长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依然存在,全球经济复苏的不均衡性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贸易壁垒的升级,可能会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美联储的降息政策将有助于稳定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供需关系是决定大宗商品价格的核心因素,新能源金属需求将因新能源汽车和绿色家电的发展而增长。国内库存周期与产能周期共振向下,未来需求恢复将是弱恢复,“十四五”时期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压力仍较大,供给强于需求。2024年大宗商品市场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格局,不同种类的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分化明显,影响因素众多。国内定价商品权重更大的Mysteel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显示,全年大宗商品价格呈下跌趋势,而国外定价商品权重更大的CRB指数呈现先扬后抑再震荡的趋势。这恰恰反映了海内外经济形势不同,商品价格分化较大的格局。
从国内期货市场主要品种的热度来看,国内定价商品的热度偏低,而贵金属、有色金属和能源等大类商品的热度较高。受国内黑色商品影响,即使由海外定价的铁矿石活跃度也不高。海外定价的商品,尤其是金融属性强,对需求敏感的商品波动率较高,活跃度较强。这反映了市场对海外经济走向的不确定。而由国内定价的黑色商品,市场比较一致预期的是,受房地产市场下行拖累,内需疲弱一时无法改变。所以黑色商品热度并不高。
2024年,全球经济呈现弱复苏态势,但增长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依然存在。一方面,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活动有所恢复,特别是在美国和欧洲,经济复苏带动了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增长。例如,美国的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复苏,推动了对钢铁、铜等金属的需求。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的不均衡性也给大宗商品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放缓,需求疲软,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增长有限。此外,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贸易摩擦和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也对大宗商品的国际贸易和价格产生影响。
2020年疫情爆发后,全球主要经济体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前三个时期受疫情影响较大,后一个时期经济政策逐渐摆脱疫情的束缚。在2020年-2022年,主要经济体受疫情冲击及其相关的政策影响较大。而后,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政策制定更多地是基于自身基本面,受疫情的影响逐渐减弱。在前一个时期,由于受到疫情冲击,各主要经济体释放流动性,出台刺激政策,大宗商品随后上涨,甚至形成超级周期,随之而来的是高通胀。此后,为抑制通胀,欧美央行开启加息周期,通胀逐渐被遏制,而大宗商品价格也进入下行周期,经济基本面弱化。目前各经济体主要根据自身经济基本面制定政策,随着经济增速放缓,政策由紧缩转向宽松。
全球PMI供需缺口(需-供)与大宗商品价格紧密相关。当该缺口较大时,大宗商品价格往往有较好表现;反之,大宗商品价格可能处于下行或低迷时期。2020年疫情后,该缺口处于相对高位水平,对应的是大宗商品牛市;2022年6月后,该缺口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对应的是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周期以及震荡阶段。目前仍处于震荡阶段。疫后宽松政策和供应链被冲击,供需缺口扩大,大宗商品迎来牛市;随着加息周期的到来以及供应链逐步恢复,供需缺口缩小,大宗商品价格进入下行周期。当前,从CRB综合指数来看,大宗商品价格已经结束单边下行周期。但现在正处于美联储加息周期结束不久,降息预期存在但不确定性较大的时期,而且各种不确定事件时常出现,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下行不大可能,上行又乏力。因此,大宗商品价格表现以震荡为主。
在供应方面,一些大宗商品的供应受到地缘政治局势、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供应不确定性增加。例如,部分地区的冲突可能影响到矿产资源的开采和运输,导致相关大宗商品的供应减少。同时,一些大宗商品的生产成本上升,如能源类商品的生产成本较高,当价格下跌时,高成本企业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可能导致供应减少。
地缘政治局势的稳定性对大宗商品市场具有重要影响。2024年,地缘政治风险再次成为大宗商品市场的重要风险因素。中东地区的局势紧张,如伊朗核问题、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等国的石油设施安全问题,可能导致石油供应中断或减少,从而推动油价上涨。此外,东欧地区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也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影响,如乌克兰局势的不稳定可能影响到欧洲的能源供应,进而影响到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供需平衡。地缘政治冲突不仅直接影响大宗商品的生产和运输,还引发了市场对供应稳定性的担忧,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避险情绪与逆全球化趋势的交织。黄金价格的上涨不仅仅是因为避险情绪的升温,更是逆全球化趋势下全球经济风险加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壁垒不断加高,国际合作与交流受到严重阻碍。这种逆全球化趋势不仅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更增加了各国面临的经济风险。在这种背景下,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价值更加凸显。
2024年,全球货币政策的走向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了显著影响。一方面,美国的货币政策走向对大宗商品市场具有重要影响。2024年,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这将导致美元指数和美债利率回落,从而有利于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弱美元往往对应着全球需求的改善,提升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欧洲等其他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也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影响。例如,欧洲央行的降息政策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推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然而,货币政策的调整也可能带来市场波动,如货币政策的紧缩可能导致市场流动性紧张,影响大宗商品的投资和消费需求。然而事实并非与预期完全一致,美元指数仍然处于高位水平,抑制大宗商品价格,美债收益率也处于高位,对全球资本流动性的影响并不能简单地判断。
产业政策是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也是影响大宗商品行业的重要因素。2024年,政府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和发展,为大宗商品市场带来了新的投资机会。例如,政府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政策,增加了对太阳能级多晶硅、风能设备等新兴大宗商品的需求。投资者可以关注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寻找投资机会。此外,政府的产业政策也会影响大宗商品的生产和消费结构,推动大宗商品行业的转型升级。
展望2025年,全球经济预计将延续弱复苏态势,但增长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依然存在。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等机构的预测,全球经济增长率将稳定在3.2%左右。尽管如此,全球经济复苏的不均衡性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贸易壁垒的升级,可能会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地缘政治冲突的不确定性将继续对大宗商品市场产生影响。例如,中东地区的局势变动可能影响石油供应,进而影响油价。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走向对大宗商品市场具有重要影响。美联储的降息政策将有助于稳定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供需关系是决定大宗商品价格的核心因素。例如,新能源金属如铜、铝等的需求将因新能源汽车和绿色家电的发展而增长。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低碳发展将继续推动能源转型金属的需求增长。
回到国内,库存周期与产能周期共振向下,未来需求恢复将是弱恢复。“十四五”时期,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压力仍较大。供给强于需求。从周期理论来看,这是典型的进入朱格拉周期底部的特征。这些产能过剩的行业又处于或接近库存周期的底部。往往经济或行业运行至这两个长短周期底部时,长短周期向下共振对经济或行业的负面冲击将更大。因此,此时除了依靠经济和行业内生的动能恢复外,还需借助外力,特别是由政策加速周期轮动,尽快走出周期底部。行政手段与市场化手段配合,方能加速市场有效率地出清。即使未来进入被动去库或主动补库后,商品价格也并非一定上涨。脱离需求来判断不同周期阶段的商品价格的意义并不大。比如钢铁行业:未来我国钢铁行业具有弱补库的可能性——若出现弱补库,钢价上涨动能并不足,甚至有继续下跌的可能性。当产能过剩问题较为明显,叠加下游需求过于疲软时,将呈现出弱库存周期的特点。
2024年钢铁业行情内卷现象仍在持续,龙年龙抬头的行情事与愿违。在供需两弱的格局下,钢价中枢同比继续下移:以Mysteel螺纹钢绝对价格指数为例,2024年全年均价在3681元/吨,同比下跌307元/吨,跌幅在7.71%;同时,就今年全年的价格走势而言,螺纹钢价指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1月1日至8月16日,螺纹钢价格长线下跌;其次,8月17日至10月8日,价格强势反弹;最后,10月9日至今,价格高位回落。在第一阶段的下跌过程中,由于今年9月份之前,始终未见美联储降息,同时国内刺激政策力度不及市场预期,致使宏观驱动乏善可陈;另外,产业端由于产能过剩压力犹在,叠加地方化债压力导致基建托底钢材需求减弱,同时建材经历了新老国标交替的问题,共同驱动钢价下行。第二阶段,9月24 日国新办召开“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会议发布了多重提振市场信心的政策举措,强势扭转了前期较为悲观的市场情绪。然后,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是15年以来首次在9月召开经济主题的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致使市场预期再度升温。该阶段实为宏观驱动的行情。第三阶段,四季度以来,市场所期待的财政部会议内容主要以化债为主,财政刺激路径不及市场预期,同时特朗普的胜选对于我们国内的资产价格也形成了利空;然而黑色产业方面,由于前期价格冲高后,下游对高价钢材接受度并不高,因此也支撑了价格的逐步回落。另外,近期钢厂也开启了集中检修的过程,铁水处在下降区间,未来成本走弱也将对钢价形成拖累。最后,笔者将以上三个阶段的重要价格驱动信息汇总如下:对于2025年蛇年行情,龙蛇之相的转变或意味着钢铁市场仍存在转好的压力,供需两端或继续走弱,只是降幅或有所收窄。产量方面,对于2025年粗钢产量,预计同比继续下降,原因在于以下三点:1. 海外反倾销/加关税压力加剧或倒逼国内钢厂压制产量;2. 在国内粗钢需求开始见顶回落,以及钢铁行业开启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内粗钢产量逐年下降将是大趋势,主动与被动减产将并重进行;3. 若产量不下降,钢铁行业利润则仍然集中于原料端,而生产端和中游贸易环节利润将持续疲弱,导致企业暴雷事件频出。为了缓解这一矛盾,明年对粗钢产量进行控制,将有利于钢铁行业健康发展。需求方面,房地产探底后将是一个时间较长的磨底过程,出现“V型”反弹的可能性并不大。预计2025年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7%-10%。基建投资仍将是未来逆周期调控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受到地方加码化斋的影响,其托底钢材需求的效果或有所下降,预计2025年(狭义)基建累积投资增速为3.5-4%。制造业方面,预计2025年保持复苏态势,但增速或有所放缓,制造业累积投资增速为9-9.5%。整体而言,预计2025年下游主要用钢行业的用钢总需求继续下降,但降幅或收窄。明年若粗钢产量能够如期下降,原料均价下降将推动炼钢成本下移;同时考虑到明年粗钢需求依旧面临偏弱预期,因此在供需双弱的预期之下,明年钢价均价或继续低于今年,而炼钢环节利润或有望迎来小幅修复。非金属建材2024重要事件回顾及2025年展望(水泥)2024年水泥行业,受下游需求走弱影响,叠加阶段性的错峰生产力度较往年加强,致使生产成本下降,供需两弱的背景之下,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频发,驱动水泥价格同比走低:以Mysteel水泥价格指数为例,2024年均价在385元/吨,同比下降34元/吨,跌幅在8.08%;同时,就今年价格走势而言,水泥价指走势呈“w”型,可分为四个阶段:首先,1月1日至4月9日,水泥价格呈现趋势下跌;其次,4月10日至6月18日,价格呈现趋势上涨趋势;再次,6月19日至9月27日,价格继续下跌;最后,9月28日至今,价格大幅升高。在第一阶段的下跌过程中,春节前12个重点化债省市基建停工的消息流传市场,同时受淡季影响,水泥需求走弱,价格因而承压。而春节后,由于下游施工企业资金到位差,以及重点化债省市扩大至“12+19”,建材需求复苏预期转差,价格持续春节前的下跌节奏。其次,水泥企业执行采暖季一季度错峰生产,供应收缩导致成本下移,进而拖累产成品的价格。第二阶段,因旺季需求时段到来,下游施工强度上升。但由于水泥产量持续收缩,供弱需强的格局下,水泥价格走高。第三阶段,为保证高考、中考顺利进行,共有42个城市发布了建筑工地停工最新政策。同时受淡季影响,以及下游施工企业的资金回款开始走差,因此需求预期承压。此外,水泥企业错峰生产力度加强,供需双弱的格局下,水泥价格开始冲高的回落阶段。后来,金九旺季初期由于建筑行业需求回升不及预期,导致水泥需求略有下降,但好在产量压力也大幅缓解,因此其价格在底部企稳震荡。第四阶段,由于宏观面利好驱动水泥基本面转好,同时下游施工单位资金到位率持续好转,部分重点项目水泥用量提升,推动水泥价格强势上涨。但从近期(四季度末期)行情来看,受季节性影响水泥需求开始下滑,导致水泥价格正呈现高位回落的态势。最后,笔者将以上四个阶段的重要价格驱动信息汇总如下:需求方面,房建端:2024年房建相关指标如施工、新开工、竣工及销售面积等多呈下降态势,2025年在建房地产项目面积或持续探底,装修水泥需求也会下降,不过随着政府相关举措发力,房企资金到位情况或有转机;基建端:2024年前10月各地项目投资规模可观,相关部门确定的项目清单能支撑2025年基建项目开工,同时化债举措可缓解资金挤出问题,利好基建形成实物工作量。产量方面,落后产能加速淘汰,部分小规模窑线会被置换或停产;2025年错峰生产天数或持续增加,预计水泥产量将持续下降至17.8亿吨。成本利润方面,成本端:动力煤价格难有大波动,影响较小,2025年水泥企业或加快兼并重组,且纳入碳排放交易后不同企业成本收益情况将分化;利润端:2024年水泥行业利润降至近十年最低水平,2025年随着错峰生产、产业升级等因素影响,利润或触底反弹。价格方面,2024年水泥价格同比走低,2025年国内宏观环境向好,基建托底、房建探底使水泥供需降幅收窄,预计水泥价格将回到合理区间,全国水泥均价或在350-400元/吨的区间。回顾2024年,铜的期现价格先扬后抑,2024年电解铜均价为74897.38元/吨,年同比增长9.71%;SHFE电解铜期货价格为75120.22元/吨,年同比增长10.38%;LME铜期货价格为9281.86美元/吨,年同比增长8.87%,2024年铜的期现均价整体高于2023年。2024年铜价出现两次上涨、两次下跌,主要受宏观政策以及供应端的影响。第一次大涨(3月中旬至5月底)主要是降息预期增强,Cobre Panama铜矿停产,巴拿马铜矿复产前景不明等矿难影响供应叠加tc较低,导致铜价上涨,尤其当comex铜挤仓风险推升多头,铜价达到全年顶峰;第二次上涨(8月初至10月初)主要因为国外美联储9月降息50个基点,释放流动性,利好大宗商品,我国出台一系列增量政策,宏观利好消息提振市场信心,且铜需求尚可,持续去库。两次价格下降的核心原因均是需求不佳,宏观情绪有所压制。展望2025年,宏观层面,12月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明年市场可能交易特朗普再通胀逻辑,会在经济增长、控制通胀之间寻求平衡,美联储降息幅度和次数均会明显下降,未来市场将朝美联储偏"鹰"态度的方向定价,影响铜价。基本面方面,今年铜矿供应较为紧张,铜矿供应增量收窄,且tc价格依旧较低,影响冶炼厂利润,预计2025年供给端紧张延续。需求端,下游整体需求有韧性,但是行业间的需求产生分化,电力需求、家电汽车等制造业以及新能源增速持稳,而地产依旧拖累需求。预计2025年铜的现货价格在69000-81500元/吨之间波动,伦铜在8350-10500元/吨之间波动。贵金属价格在2024年主要呈现震荡上涨的格局,2024年沪金均价为556.9元/克,年同比上涨23.6%;2024年沪银均价为7232.2元/千克,年同比上涨29.6%。2024年贵金属价格主要受地缘政治、去美元化、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叠加降息预期等因素推动,强势上涨。地缘政治冲突及不确定性加剧,支撑贵金属投资需求。2024年俄乌冲突尚未结束,巴以冲突紧接不断升级,叠加2024年被称为“大选年”,有7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选举,尤其是备受瞩目的美国大选,全球避险情绪增强,支撑黄金投资需求。亚洲市场对于黄金的需求激增,从央行到居民,都在不断增持黄金。美联储降息周期下贵金属价格上涨。2024年上半年,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但通胀始终是降息的最大阻碍。随着每个月的美国CPI及就业数据公布后,市场不断计价降息幅度,并且资产价格出现大幅抢跑及回调的现象。2024年9月,美联储降息幅度超预期,下降50BP,紧接着也在11月及12月降息25BP,在降息周期下,贵金属价格上涨明显。全球“去美元化”进程缓慢而坚定。目前全球“去美元化”趋势仍在持续,并且短期难以逆转,一方面由于美国政府债务持续扩张,美元信用受损,因此各国央行增持黄金或其他货币补充外汇储备;另一方面,地缘政治冲突引发的贸易限制增加,国际贸易中需要不同国家的货币进行结算,美元进一步被替代。全球经济复苏放缓,通胀形势好转,降息周期持续,2025年贵金属价格持续推升。根据IMF在10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下调至3.2%,之前为3.3%,其中欧元区、美国和英国的2025年GDP增长预测为1.2%、2.2%和1.5%。报告显示,2024年通胀水平预计为5.8%,2025年为4.3%,在全球经济复苏放缓、通胀形势好转的背景下,降息周期或仍将持续,推升贵金属价格。巴以冲突难有缓解迹象,“去美元化”进程持续。2025年特朗普上台执政,目前来看他对俄乌冲突的表态是希望尽早结束,但他坚定支持以色列,巴以冲突难有缓解迹象,地缘政治风险依然存在。同时中美关系在特朗普2.0中预计难有缓和,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之间的竞争有可能加速“去美元化”进程。持续高位震荡下回调风险较高。整体来说,贵金属价格在2025年有望持续上涨,市场预计有望站上700元/克。但目前黄金和白银均处于历史高位,回调风险较高,价格波动率或持续上升。2014年全年原油价格震荡偏弱,走势呈现先涨后跌。回顾2024年,以WTI轻质原油期货为例,价格由年初约70美元/桶上涨至四月中旬85元/桶。其中地缘政治冲突以及美联储降息预期的不断加强是原油价格走强的重要因素。从2023年12月中旬开始,红海危机爆发,海运船遇袭事件引发了对原油供应中断可能性的担忧,多家油运企业绕道运输增加了运输成本并可能延期交付,随后全球地缘紧张局势升级,欧洲和中东局势频繁扰动,推动原油价格连续上涨。4月后,地缘局势并未影响石油供应,市场紧张情绪降温令地缘溢价回吐,宏观经济仿方面,美国的通胀反弹,叠加强劲的就业数据,降息预期又被不断下调,拖累油价,在强美元的带动下原油价格随后冲高回落。从基本面来看,供给端,进入2024年,“欧佩克+”开始实施约220万桶/日的自愿减产,并将这一减产进一步延续至二季度,这对油价形成了有利支撑。在6月2日“欧佩克+” 部长级会中,公布了各成员2025年的原油产量目标。2025年除阿联酋的产量目标日均上调30万桶至日均351.9万桶外,其他“欧佩克+”成员产量目标与2024年基本保持一致。需求端,进入2024年,全球石油需求整体表现一般,很少有国家出现需求同比较大的增长,更多的是呈现同比持平或同比下滑的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11月份,中国进口原油50559万吨,同比下降1.9%。综合来看,2024年全年维持供需紧平衡。展望2025年,以WTI轻质原油期货为例,预计原油价格维持宽幅震荡走势。震荡区间维持在60-80美元/桶。2025年供需紧平衡的趋势没有改变。根据EIA预测,2025年全年累库31万桶/日(2024年为去库51万桶/日),其中一季度去库24万桶/日,二、三、四季度分别累库36万桶/日、43万桶/日和68万桶/日,整体呈现前紧后松的供需平衡节奏。但欧佩克政策减产的执行力度仍有待观察。“欧佩克+”的产量决策对全球原油供需平衡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其政策的任何变化或不确定性都会对油价造成波动。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全球多个重要产油区(如中东、俄罗斯等)的地缘政治局势依然紧张中东地区的持续动荡和红海地区的海上运输风险也给原油市场带来了不确定性。从全球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不如预期,石油市场需求可能趋于饱和并逐渐下降。尽管美国经济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保持“弱而不衰”的态势,但其特朗普上台之后可能采取的美国优先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客观上也增大了美国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而欧洲经济发展停滞,经济增速比较乏力,石油需求难以增长。综上,全球石油在供需紧平衡下价格维持宽幅震荡走势,价格震荡区间维持在60-80美元/桶浮动。2024年生猪价格走势呈现先涨后跌的格局,而豆粕方面则是震荡下行。具体来看,生猪方面,2024年外三元商品猪出栏均价约在16.73元/千克,年同比上涨11.7%。大豆方面,2024年CBOT大豆主力合约均价约在1169美分/蒲,年同比下降20.2%,DCE豆粕主连均价约在3363元/吨,年同比下降14.1%。就生猪而言,去年年底养殖企业集中出栏,供应端所带来的增量较为明显,并且1-2月出栏量明显下降,而需求端来看,春节前消费预期所带来的集中备货使得消费短期持续放量,屠企订单也明显回升下,价格持续走强。春节结束后,消费季节性回落的情况下,价格也有所回归。但在2月底农业部印发《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2024年修订)》,虽然价格短期并未有明显异动,但就上半年后续价格表现来看,产能调控方案对生猪产能去化的影响较为深远,价格得到了有力支撑。下半年能繁母猪存栏增幅环比持续保持增加。三季度虽然随着经济刺激政策,消费有一定回暖,但牛羊肉价格有所压制,对猪价形成较大压力,传统旺季需求也难有体现,以及在目前生猪工业化生产的背景下,供给明显大于需求端增量。整体看来,生猪价格变化基本也源自于对供应端的影响,前期全球大豆累库背景下,价格持续受到压制。而对于今年而言,大豆库存偏高的情况依旧没有明显改观,以及可以看到今年以巴西阿根廷等南美地区产量回升明显,主因在于巴西主产区干旱天气明显缓解,美国USDA供需报告对南美产量预期有所提升,供应端走强的情况下价格有所下跌,而就上半年上涨的节点来看,主要由于突发极端天气对供应端有所影响,导致价格短期快速拉升,但就需求端而言,相对比较稳定。大豆上半年行情变化受供应端影响较为明显,大部分触发行情的时间节点都出现了影响基本面的事件。就下半年来看,南美大豆播种确实顺利,供给侧预期不断加强,以及特朗普上台后,油脂燃料需求增长预期有所下降,全年来看,供应宽松成为主要核心逻辑。
2023年10月到2024年2月沪胶行情主要受到期现价差回归逻辑主导,盘面整体弱势下跌,截至 2 月上旬沪胶指数创下年内 13270 元/吨的低点。二季度以来在产区干旱天气,海外工厂 EUDR 分流现货,合成胶大幅上涨以及国储局收储炒作的带动下,盘面价格呈现宽幅波动的态势,整体价格重心进一步上移,6月份以后随着海外产区天气逐步正常化,原料胶水开始上量,胶水价格从 81泰铢/千克的高位显著回落,成本端支撑减弱,沪胶价格也大幅下跌。进入 8月份以后,产区受到雨水天气影响扰动割胶生产,后期叠加台风登录海南产区影响,直至 9 月底产区生产尚未恢复到常态,伴随着一系列经济稳增长措施,橡胶价格强势上涨,沪胶主力最高触及 19645 元/吨,创下来 2017 年以来的新高。进入四季度后,随着 EUDR 法案推迟,产区天气转好,海外进入旺产季,橡胶供需走弱,价格也从高位回落。
展望2025年,从供应端来看,2018年新种植面积较2017年及2016年均减少,但减少幅度小于2017年。各主产国开割率和单产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若不考虑极端天气影响,目前主产国产能或已进入下行通道。但天气干扰因素作为天然橡胶供应端最大的影响因素,存在不可预测性,减产预期仍存,主要生产压力仍在下半年旺产季出现。同时EUDR延期落地,原料备货时间线拉长或将其利多影响削弱,推迟后流入我国的现货环比增加,国内供应压力短时增加。但该政策并未取消,仍将影响泰国出口至我国的天然橡胶分流,底部支撑仍存。2025年终端下游汽车需求预期向好,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我国新能源汽车内销和出口数据都同比去年偏好,国内相关政策鼓励下,预期需求将维持稳步上升。此外目前轮胎厂的国际库存并不高,因此在降息周期中,轮胎下游企业的备货意愿较强。从汽车销量和注册量来看,欧美需求市场仍有向好预期,但美国大选特朗普当选后对贸易流向有所影响,国际贸易流向或有改变,需关注国际相关政策发布和实际落地情况。整体来看,2025年下游轮胎的全球需求预计延续稳步增长,基本面供需缺口或维持扩大趋势,预计天然橡胶价格重心或继续上移。2024年动力煤价格整体震荡下行。供给方面,目前保供增产已经不再是煤炭行业的工作核心,但新增产能批复和投产的惯性仍在,煤炭产量稳步增长,一季度因安全形势而大幅影响产量的山西近期产量已经回复正常增长,同时由于进口煤炭在结算上仍较内贸煤有优势,进口煤炭数量持续高位。需求方面,气候处于厄尔尼诺逐渐向拉尼娜变化的阶段,夏季高温虽然明显,但上半年降水同样大幅偏多,火电需求被分担较多,且冬季气温较常年同期偏暖,火电需求增幅总体上小于用电需求增幅,另外受地产端拖累黑色、建材等传统行业需求较弱,不过化工、有色和高技术装备及其制造业、汽车制造、充换电业务等需求增长迅速,需求整体不温不火,供需形势趋于宽松。展望2025年,国内方面,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向好,山西“三超”治理结束,煤炭产量继续增加,施压煤价。国外方面,俄罗斯延长免税政策有效期,2025年继续取消征收无烟煤、炼焦煤和动力煤的出口关税,对其煤炭出口产生积极影响。印尼、澳大利亚煤炭按照自贸协定实施零关税,外加澳煤性价比相对较高,仍然是2025年进口煤炭的主要国家,进口煤炭有望进一步增加,港口长期维持累库态势,预计2025年进口动力煤或有3200万吨增量。国内工业生产平稳增长,财政政策或将继续发力,动力煤需求维持韧性。电煤方面,清洁能源对火力发电替代作用在显现,预计对煤炭消耗涨幅收窄;非电耗煤方面,下游化工新增装置投产,对煤炭需求或小幅增长。不过,受房地产新开工低迷以及基建行业增长放缓的影响,建材、冶金等用煤需求将进一步下滑,动力煤需求总体呈现小幅回落。此外2025年特朗普团队将大力发展传统能源、外加地缘局势有望缓和,动力煤价格或跟随国际能源价格下行,在国际能源价格下移、国内煤炭生产平稳,进口动力煤在利润驱动下或继续增加的情况下,动力煤高估值或面临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