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云院士:南水北调东中线无法替代西线工程,国家水网任重道远

学术   2024-12-02 10:09   福建  





11月30日,由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主办的第二届国家水网及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国家部委、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300多位院士、专家学者及有关方面代表,围绕“新质生产力与国家水网·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入探讨现代水网创新发展,共同推动国家水网及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

△11月3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在第二届国家水网及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论坛做主旨报告。图/新京报记者柯锐 摄

新京报记者在论坛上获悉,今年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10周年。通水10年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向北方调水760多亿立方米,成为沿线45座大中城市的重要水源,直接受益人口超1.85亿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建云在主旨报告中表示,近年来,我国用水总量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但不能就此认为我国的用水已达峰。根据全国水资源公报数据统计,近年我国用水总量表现出缓慢下降,是在资源供给不足,甚至受到严重约束,供给侧“天花板”现象带来的用水总量下降的假象。此外,统计、计量、国际贸易等因素也是影响我国用水态势的潜在原因。

张建云引用《中国水利》刊登的中国水利水电研究院赵勇教授级高工论文的数据预测,全国用水峰值时点大概率会出现在2035-2040年。

对于加快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建设,张建云表示,南水北调的三条调水线路功能定位、供水目标和供水范围不同,东中线无法替代西线工程。

张建云介绍,东线工程是向黄淮海平原东部和胶东地区和京津冀地区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后续工程在满足受水区水安全的前提下,置换地下水,修复生态环境,相机供给农业;中线工程是为了缓解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个省(市)的生活、工业供水,改善4省(市)受水区域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推动中国中、北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西线工程重点解决黄河流域上中游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6省区的缺水问题,有效提升黄河流域上中游地区的供水保障能力,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在张建云看来,制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是水资源短缺。上中游大部分地区位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647亿立方米,不到长江的7%,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80%,远超40%的生态警戒线。黄河流域最大的问题是生态脆弱。黄河流域生态脆弱区分布广、类型多,上游的高原冰川、草原草甸和三江源、祁连山,中游的黄土高原,下游的黄河三角洲等,都极易发生退化,恢复难度大且过程缓慢。

“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需要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资源的支撑和保障。”张建云说,东中线工程已通水十年,适当向黄河上中游调整分水指标是可行的,但分水方案调整要坚持“大稳定、小调整”原则。仅靠分水方案的调整难以解决上中游的缺水问题。

张建云表示,根据《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要求,到2035年,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逐步建成。而西线工程的建设周期需十年或更长,即使明年就开始建设,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逐步建成的目标仍任重道远。





来源:新京报





上善若水,水利天下!百万水利人的精神家园!聚焦水利领域人、事、物。推送水利最新动态、专家见解、技术疑难、行业资源等。作为水利业界优秀公众号,我们向您隆重推荐水利天下公众号。欢迎全体水利人扫码关注、转发与分享。


薛国强:男,福建莆田人,1976年10月生,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2000年本科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2012年工程硕士毕业于同济大学,厦门市国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水利天下】公号创办人兼总编。注册咨询工程师,水利水运双专业高级工程师,河湖网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科普中国专家库专家成员,中国水利文协专家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土木工程建筑行业协会专家库成员、福建省土木工程系列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评审专家评委等。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发布的信息均出于公众传播,部分推送文章及图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并致谢忱!如其他媒体或个人从本号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部分文章因转载众多,仅标明(或未能标明)转载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如果您觉得好看,就请点赞、在看、留言、转发、分享一起上吧!


欢迎 在看

    


水利天下
百万水利人的精神家园!聚焦水利领域人、事、物。推送水利最新动态、专家见解、技术疑难、行业资源等。欢迎各位业界朋友关注与分享,水利天下欢迎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