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亲戚,很多人的脑海中会浮现出许多面孔,有些熟悉又陌生,说是亲近却又疏远。
的确,对于大部分人而言,亲戚就是这样一种矛盾的存在,忽远忽近,难以给出确切的定义。
普希金曾说过:
“所谓亲戚,就是平时互相想不起来,到了节日时还要探望与祝福的人。”
不过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亲戚之间最好的相处方式,不是送礼、请客,而是以下这3种。
行事有界限,凡事张弛有度
一到每年要串门走亲戚的时候,各类对自家亲戚的吐槽,就会登上热搜。
每到一家,七大姑八大姨的“灵魂拷问”就会如约而至,虽然在意料之中却也十分无奈。
“工作怎么样啊?”、“找对象了没啊?”、“学习成绩如何啊?”、“有多少存款啊?”。
诸如此类的提问,就如同连珠炮一样冲击每一个人的灵魂,无论怎么说都是难看不已。
这些涉及到私人的问题,在亲戚眼里或许是出于好奇或者关心,但对于被提问者而言,其实是一种越界与冒犯,很不礼貌。
曾经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搞笑段子:
当亲戚按照惯例,对其发起了“灵魂拷问”时,他都用同样的方式一一予以回击。
对方问:“你现在的工作能发多少钱?”,他便反问:“您现在的退休金能发多少钱?”
对方问:“你准备啥时候找对象啊?”,他便反问:“您准备啥时候抱孙子?”
这样一来一回,对方也自知无趣,最后哑口无言了。
再好的亲戚,也应该注意彼此相处的分寸,行事更要有明确的界限,才能保持和谐的关系。
学会“藏富”,忌讳“哭穷”
很多人之所以对亲戚没有好印象,甚至厌恶,多是因为他们曾经遭遇过对方的伤害。
特别是当自己与亲戚在金钱上产生了纠葛,尤其会凸显出人性中丑恶与真实的一面。
刘震云有句话说得很好:
“人性最黑暗的地方就在于,真正不希望你过得好的,往往就是你身边的亲戚。”
“大衣哥”朱之文成名以前,每当他练习唱歌时,都会遭到街坊四邻与亲戚朋友的嘲讽。
大家都觉得他家穷,是因为他整日不务正业,搞这些没用的东西所致,也鲜有人鼓励与支持他。
可等到他一炮而红以后,大家不仅疯狂来蹭他的热度与流量,连远方的亲戚也来拜访了。
正应了《增广贤文》中的一句话:“贫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人心难测,唯有隐藏好自己,才不会被无端的指责所伤,才能更好地保护好自己与家人。
有来有往,不涉及利益,不欠人情
这世上的所有感情,以及所有关系,唯有保持一个恰当的距离才能永不腐朽。
亲戚之间不是走得越近越好,也不是走得越远越好,而是应该有来有往,不涉及利益,也不亏欠人情。
要知道,人情债是这世上最难计算与还清的债。
当你欠了亲戚的人情,想要彻底还清很不容易,还会背负极大的压力,走得步履维艰。
在电视剧《情深深雨蒙蒙》中,依萍虽然性格坚强,但在与父亲讨要生活费时,也不得不低声下气。
因为她感觉自己不仅欠了钱款,还欠了对方的人情,没办法理直气壮地平等交流。
所以,亲戚之间,若是想保持关系的纯粹与平衡,最好的方式是不亏不欠,有来有往。
彼此互相的包容与理解,是缓和双方关系最好的润滑剂,如此亲戚之间方能长久维稳。
法国作家莫洛亚曾说:“在社交界如同在戏剧里一样,具有一个角色非常重要。”
人生最重要的事,是找对自己的角色与位置,妥帖地处理好与自己相连的关系。
站在安全范围之内,以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原则,认真维系这份血亲之交。
从此以后,亲戚便不再是麻烦与厌烦的代名词,而是另一种温馨且亲密的存在。
记得点个“在看”,大家共勉!
*作者:简影。来源励志语录(ID:lizhi743),励志语录| 只为读者传递正能量而存在。转载请联系励志语录授权。
点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