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一姐朱迅:2次患癌,7次上春晚,挚爱男人离世,抱憾终生......

文化   2025-02-01 19:31   山西  
点击👆每日一读👇关注我,右上角“...设为 星标★
作者:聆悦
来源:励志语录(ID:lizhi743)

“生活会让你遍体鳞伤,但我们仍要相信,伤口会长出翅膀。”

朱迅曾在自己的新书发布会上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这是作为一位资深前辈的指引,也是对自己一生的深刻剖析。

在外人眼中,她是享誉盛名的主持人,是央视的台柱子,是春晚的常驻者,是满腹经纶,又落落大方的艳女子。

她有着别人奋斗一生,可能都无法触及的高度,无法达到的成就。

然而,看起来光彩照人的她,却有着难以言喻的悲惨经历,看起来熠熠生辉的人生,内里却是千疮百孔。

01
朱迅出生于一个文学世家,父亲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新闻系高材生,同时也是新华社的驻外记者,母亲是一名文学教师。
她在家中排行老三,身边有两位姐姐陪伴。
或许是受家庭氛围影响,朱迅从小便对主持表演感兴趣。
1987年,年仅15岁的朱迅参加了央视《我们这一代》主持人选拔大赛,并凭借着卓越的语言组织能力在一众人中脱颖而出,最终成功当选。
这是她第一次“触电”,亦是小小年纪获得的耀眼成就。
但正式登台前,家里人却无一人前来为其加油。
在后台准备的朱迅,忍不住委屈大哭,但开场铃声一响,她便立马擦抹掉鼻涕泪水,换上一副笑颜登上了舞台。
又怂又倔的样子,让导演田壮壮眼前一亮,随即决定邀请她出演影片《摇滚青年》中待业少女“小小”这一角色。

影片中的“小小”有着爆炸式麦穗头,浓浓的烟熏妆,勇于尝试挑战并且放荡不羁的性格,这与当时的朱迅,简直是天地之差。

在严苛氛围熏陶下的她,是温顺听话,说一不二的乖乖女。
这种大反差的演绎,让她心生担忧,她怕外人会说三道四,她怕家人会抵触责骂。
得知其顾虑的田壮壮,直接对外放言:“这孩子我关照的,谁也不许动。
导演的承诺让她放下防备,全身心投入到拍摄中。
最终影片的爆火,片酬的高昂,成名的愉悦,更是让她彻底忘记了最初的困扰。
随之一同丢失的是学业的追求,以及人生的目标。
高中三年,朱迅为拍戏放下了学业,在一个个角色中迷失了自己,直到学期结束,才彻底清醒。
自觉心思不在此,能力亦不足的她,拒绝了电影学院的邀请。
当时父亲外派至日本工作,母亲贴身相随,大姐,二姐均在日本生存,孤身一人在国内的朱迅难挨寂寞,于是便决定去日本留学。
殊不知,迎接她的并不是家人的温暖,而是世俗的冷漠。
02
当时的日本,对外来人员是极其抵触的,别说生存了,就连简单的租房都是难解之题。
朱迅想要考大学,必须先上语言学校,高昂的学费成了困扰。
尚无能力的她只能求助同在日本的父母,但母亲却直接表示:
“我们只能提供一学期的费用,剩下的你自己想办法。”

当时的她不理解母亲为何如此冷漠,但为了能凑齐学费,她只能到处寻找兼职。

当地人见她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均不愿收留,好不容易争取到一个工作机会,却是“打扫厕所”。
自知自己无路可选的朱迅,毫不犹豫接下了这份工作,每天的任务便是掏净纸篓里的脏东西,再用抹布把便池旁的污垢擦净。
就这么坚持了三个月,朱迅换了一份餐厅的兼职,为了120万日元学费,她常常工作到午夜,每天睡眠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晚餐只能靠面包果腹。
直到现在,回忆起那段时光,她仍是满怀感激:
“自尊的践踏,并非减少我的半分心气儿,反倒让我变得更皮实了。
好像经历过这些事,已经没有任何委屈可以踩到我。就算现在让我去打扫厕所,我也是扫得最干净的那个。”
03
1990年,朱迅终于得偿所愿,通过了日本语言最高等级考试,获得了报考日本大学的机会。
但就在这时,她的身体却发出了警报,疼痛难忍的她,独自去医院做了检查。
医生的话让她几经崩溃:“肿瘤,血管瘤,大概还有三个月时间,联系一下你家里人,尽快安排手术吧。
这则噩耗直接让她愣在原地,缓了半天后,才敷衍回复医生,随即跑出医院。
不愿让家人担忧的她,自己找了个小医院做了切除手术,但由于医生技术不达标,肿瘤并未切除完全。
等到姐妹察觉不对劲后,朱迅才全盘托出。
又气又心疼的家人,立马带她去大医院做了二次手术。
小小年纪便经受了病痛的侵扰,当时的她急需要父母的宽慰陪伴。
然而工作繁忙的父亲却脱不开身,母亲虽有时间,但只是呆了半个小时就走了,留下的只有桌上的半颗西瓜。
在亲情上受挫的她,却在事业上找到了突破口。
当时《摇滚青年》在NHK热播,她凭借着演艺经历,成功当选为《中国语讲座》的主持人,紧接着成为了日本SKY经纪公司签约的第一个中国大陆女艺人。
在父亲的专业指导下,主持功底得以提升,优异的表现,赢得了“红白歌会”制片人的欣赏,成为了直播节目《Asia Live》的主持人。
然而在她事业蒸蒸日上,前途一片光明之时,母亲却患上了白内障和青光眼,若是手术不顺利,照料不当或许会导致失明。
一生追逐事业的父亲,无法担起照料之责,只能求助尚有余力的小女儿。
为了照顾母亲,朱迅毅然决然抛弃了大好事业,决定回国发展。
04
她多年来积攒的人脉资源,在国内形同虚设,此时的她,相当于一切归零,重新启程。
资源虽消散,但能力仍傍身。
回国后的朱迅直接通过了央视的面试,一次次的胜任坚定了她在央视的地位。
央妈对这个突降奇才很是满意,但就在事业的上升期,朱迅的身体再次出了问题。
2007年,她被确诊患有甲状腺癌。肿瘤紧紧贴着声带蔓延,一旦扩散,就必须要摘除声带。
声音对一个主持人来说多么重要?这一点不言而喻。
身边人都愁眉不展,但朱迅却尽显洒脱:“没事,最坏的情况,也就不能说话了嘛,来吧。
术后苏醒的朱迅,第一反应便是想拔掉氧气管,张嘴说话,当那声“声带还在”传来的时候,心里的石头一下落了地。
在与命运的拉扯战中,朱迅又胜了!
痊愈的她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开启了开挂似的人生。
成功担任了《非常6+1》、《幸福账单》、《星光大道》等等各种央视主创节目的主持人,频繁出现在各大节日晚会、艺术节、电影节的舞台上。
更让人自豪的是,朱迅成为了春晚的常驻主持人,先后7次登上了春晚的舞台。
为了保证节目的播出效果,她曾在直播前,服用了大量感冒药,甚至打了激素和消炎药。
她曾多次在采访节目中表示:
“春晚于我是一种巨大的荣誉感,而并非名利场。除非真的胳膊折了,腿断了,只要有一口气,我是必须要冲上去的。”
当然,对此引以为傲的,除了她自己,还有一个重要的人——
她的父亲。
05
朱迅在《多情的土地》这档节目中,曾深情回忆过与父亲的过往:
“当我成为央视记者后,每每遇到心中不平事,便会请教他。他总会对我说:记者应该触摸到最真实的世界,那里不全是阳光,还有暗影。
“父亲的优秀品德,影响了我的一生。”
“他虽驻外10多年,几乎缺席我成长过程中所有的重要时刻,但蓦然回首,我的人生,却似乎一路都在循着他的脚印在走。”
若是问她“一生最挚爱的男人是谁”,她会毫不犹豫道出父亲的名字。
然而,心中的敬仰却难逃病痛的折磨。
2002年,朱迅的父亲确诊为肠癌,手术的成功实施,让病痛有所缓解,但却没办法彻底根治。
朱父的余生,只能在病床上度过。
此后的八年,朱迅无怨无悔,贴心照料,直到2010年,父亲的病情趋于恶化。
一向坚毅的父亲,对朱迅道出了唯一请求:“三儿,我想回家。”
当时父亲已经插管插了两个月,朱迅不敢轻举乱动,只好安慰朱父耐心等待。
但就在事出三天后,朱父骤然离世。
这成了朱迅一辈子最大的遗憾。
在节目中,每每提及父亲,她都会流泪满面,懊悔不已:
“早知道他走了,我当时就拔了,带他回家,这是他的梦想,我没完成。”
2次患癌,7次上春晚,挚爱男人离世,从此抱憾终生。
朱迅的一生,精彩绝伦,却又坎坷心酸。
但就像著名主持人康辉所形容:
“朱迅的人生好丰富,这当中杂糅着很多种味道,但是岁月又像过滤器一样,把所有的味道滤掉之后,最后沉在下面的还是一滩纯净的清水。”
世间众人都会经历人生至暗时刻,那段艰难的时光,无人能感同身受,更无法被轻易救赎。
能陪你走出伤痛,拉你找到出口的,只有自己。
而那些不能杀死我们的事情,只会使我们更强大。
所以,不论前路如何艰险,苦难如何难捱。
请你务必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不竭,毫不犹豫的救自己于这世间水火。
*作者:聆悦来源励志语录(ID:lizhi743),励志语录| 只为读者传递正能量而存在。转载请联系励志语录授权。图源网络,侵删

点个

“分享“给更多的人

每日一读
每日一读,改变一生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