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越喝水命越短?医生告诫:老人4个喝水要不得,无益反伤身

文化   2025-01-20 19:30   山西  

点击👆每日一读👇关注我,右上角“...设为 星标★

来源:老韩讲健康

有人说:“老人越喝水命越短。”
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也提醒我们,
老年人喝水并非越多越好,错误的喝水方式反而可能伤身。

今天,为大家整理了老年人喝水的几个常见误区,看看你有没有中招?

误区一:一次性大量喝水

很多老年人觉得喝水是好事,于是习惯一次性喝很多水,尤其是在运动后或感到口渴时。
其实,这种做法并不科学。
正确的做法是少量多次饮水,每次喝水的量控制在100-150毫升左右,一天的总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即可。
这样既能满足身体对水分的需求,又不会给肾脏造成过重负担。

误区二:渴了才喝水

老年人的身体对缺水的敏感度下降,等到感觉口渴时,身体可能已经处于轻度脱水状态。长期如此,容易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建议老年人养成定时喝水的习惯,比如早晨起床后、饭后半小时、睡前等时间段,都可以适量喝一些水。即使不觉得口渴,也要保持一定的饮水量,以维持身体正常代谢。

误区三:用饮料代替水

有些老年人觉得白开水没味道,喜欢用茶、咖啡、果汁等饮料代替水。

虽然这些饮料也能补充水分,但它们往往含有糖分、咖啡因或其他添加剂,长期饮用可能对健康不利。

对于老年人来说,白开水是最健康的选择。

如果觉得白开水太单调,可以适当喝一些淡茶或柠檬水,但不要完全依赖饮料来补充水分。

误区四:睡前大量喝水

有些老年人担心夜间口渴,习惯在睡前喝很多水。

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可取。睡前大量喝水会增加夜间起夜的次数,影响睡眠质量。

如果担心夜间口渴,可以在睡前1小时左右喝一小杯水,但不要过量。

白天保持足够的饮水量,晚上就能减少口渴的情况。

除了避免以上误区,老年人喝水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温水为宜

老年人的肠胃功能较弱,喝冷水容易刺激肠胃,导致不适。

建议老年人喝温水,温度控制在30-40摄氏度之间,这样既能保护肠胃,又能促进血液循环。

2. 根据身体状况调整饮水量

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各不相同,饮水量也需要因人而异。
比如,患有心脏病、肾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饮水量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避免加重病情。

3. 注意补水时机

老年人喝水不仅要控制量,还要注意时机。
比如,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温水,可以帮助稀释血液,促进新陈代谢;饭后半小时喝点水,有助于消化;睡前少量饮水,可以预防夜间脱水。
那么,你平时是怎么喝水的呢?
或者,你身边的长辈有没有因为喝水不当而引发健康问题?

点亮【在看】,分享给身边的人。

*本文首发老韩讲健康(ID: dushu345)。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点个
“分享“给更多的人

每日一读
每日一读,改变一生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