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叙村事·麻郎垤村|民族特色村寨

政务   2024-10-11 13:59   贵州  


六盘水市盘州市

淤泥乡麻郎垤村


六盘水市盘州市淤泥彝族乡麻郎垤村,位于该乡西部,距离淤泥乡政府3公里,东临鱼纳村,南接新村村,西界双龙村,北毗苏座村,距水盘高速公路鸡场坪出入口12公里,G246国道和县二级公路鸡淤线贯穿全村。村庄占地面积3.6平方公里,拥有2806亩肥沃耕地和3521亩郁郁葱葱的林地,原始植被覆盖,生态环境优良,呈现一派田园风光。地貌上,麻郎垤村展现出典型的丘陵景观,地势自西向东缓缓倾斜,平均海拔约1700米,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类型,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保持在15.2°C,降水丰沛,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


境内乌图河与双龙河在此交汇,形成一道道蜿蜒的S形河道,穿村而过,不仅滋养了这片土地,也成了划分村寨南北的天然界限。全村由2个网格、6个自然村寨组成,截止2023年底,共有221户人家,916位居民,全部为彝族同胞,居住在卡卯自然寨为中心的区域。


麻郎垤村民风淳朴,民族文化底蕴深厚,彝族风情浓郁。古彝文经书、祭山、打秋千等彝族传统文化代代相传。唱山歌是村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家户户酿造的水粄酒也因为独特的酿造工艺和醇美的口感,成为各种庆祝活动时招待嘉宾好友必不可少的饮品。麻郎垤村还是当地最早种植苎麻、并以苎麻纤维制作麻布,纺织衣物的村落。



麻郎垤村


穿越四百年的彝寨记忆

“麻郎垤”,彝语,译为“四面环绕、环境闭塞”“打不开、进不来”的避世之所,如同天然堡垒,适合作为屯兵、居住之地。另一种说法,则是与本地苎麻纺织业的起源相联系。麻(种麻织麻纺麻)郎(彝语助词)垤(坝子),寓意着村民在寨心坝子上共享织麻纺线技艺的智慧与和谐。


自明代末期以来,麻郎垤村已历经400余年的岁月洗礼。其先民是彝族祖先阿普笃慕(为彝族始祖希慕遮的第31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彝族领袖,是彝族共同尊奉的人文祖先,即是彝族共祖)第六子慕齐齐(也称慕阿齐)的后裔,从遥远的云南红河州迁徙而来。


据《西南彝志》记载,阿普笃慕娶三妻生六子,即慕雅切、慕雅考、慕雅热、慕雅卧、慕克克、慕齐齐。传至7至11代后,(具体时间不可考证)形成了武、乍、糯、恒、布、默六大部落,原居住地逐步向滇、川、黔、桂、渝五省市区分迁,开辟各自新的领地,史称“六祖分支”。


最早进入贵州的彝族先民,主要是慕克克(布部)、慕齐齐(默部)的后裔。其中,慕齐齐约在战国时(有的资料为西汉末至东汉初,存疑)就进入黔西北、黔中、黔西南一带地域。


明朝末期,为争夺地盘和权力,部落之间连连征战。慕齐齐后裔(具体是哪一代无从考证)中的一支彝族先民,在躲避战乱的过程中,被麻郎垤险峻的山峦、充沛的水源和宜人的自然环境所吸引,决定在此扎根,世代繁衍。



麻郎垤村村史展馆


古老彝族文化的地理印记


在麻郎垤这片土地上,彝族语言文字、歌舞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婚俗文化、节庆文化、酒礼文化、建筑文化、“毕摩”文化等代代相传。其中,较为突出的当数语言文字、毕摩文化和歌舞文化。


毕摩,是一个特殊的身份,是彝族文化的主要持有者,基本属“世袭罔替”,其最大的标志就是拥有彝文经书。麻郎垤的彝文经书可以说是毕摩的灵魂和工具。所以,毕摩爱惜经书犹如爱惜自己的生命。

为了有效维护自己的利益,毕摩一般拒绝将自己的经书传抄、镌刻、复印等,只能自己抄写。此举,虽极大地限制了彝文的传播,却保证了彝文古老的原始面貌。


麻郎垤的毕摩文化以经书和仪式为载体,涉及彝族的哲学思想、社会历史、教育伦理、天文历法、文学艺术、风俗礼制、医药卫生等丰富内容,是一种保存完整的活态特殊原始宗教文化。


毕摩仪式则是为被祭送的亡灵和他们子孙后代卸除孽债和孽祸,让亡灵轻松地回归祖界,让子孙后代安居乐业、福禄安康。


毕摩文化是彝族的核心文化。博大精深的毕摩文化被誉为“镶嵌在彝族文化中的一颗瑰宝”。


除此之外,麻郎垤又是彝族古民歌(彝语称之为“过跺”,意为古时男女青年玩耍之话,全用三段式五言句彝语演唱)歌师沙小四的故乡。对于沙小四,村里人知道得并不多,只知道他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彝族古民歌歌师。


在麻郎垤,没有歌,不能行。生产生活、谈情说爱、离合悲欢、对外交往、教育子孙……无处不歌,无事不歌。彝族谚语曰:“歌多多不过彝家,跳舞扭不过彝家,天上的星星能数尽,彝家的歌舞数不完,要问彝家歌舞有多少?请用海斗量一量”。“彝族生来会唱歌,一唱就是几大箩,唱得太阳落西坡,唱得金星从东来,百灵鸟听歌停了叫,牛羊听声忘吃草,你若爱听彝家歌,请到彝家山寨来……”


彝族民歌从大的类别上可分为:情歌(彝语:曲谷)、山歌、出嫁歌(阿买恳)、娶亲歌(陆外)、丧歌(恳和)、酒令歌(录主)等。演唱场景自由灵活,可以在山间、树林、草地等地唱,有独唱、两人对唱、群体对唱、集体齐唱和简单的二声部合唱。歌词结构以七言四句为多见,也有四句一问、四句一答的形式,其唱腔则根据唱词内容,或流畅委婉,或抑扬顿挫,或温柔婉转,被当地人称为“拉山腔”,极具艺术感染力。


情歌、出嫁歌、娶亲歌、丧歌的音乐受歌调受古民歌“五言甸三段式”影响,每首曲调反复三次后即唱完。情歌即可单唱,也可众人齐唱,更多的是众男女青年齐唱,曲调粗犷、优美、抒情。


出嫁歌是嫁女场合唱的歌,演唱形式有集体唱、独唱和赛唱,曲调细腻、深沉,大多属悲歌,往往使人泣涕涟涟。因出嫁歌主要由女性演唱,故被称为“妇女音乐”。


娶亲歌在娶亲场合演唱,一般由一男性歌师领唱,其余男性附和,曲调欢畅,大多属欢歌。


丧歌在斋祭场合唱,一般由笔摩一人单唱,曲调简单,多属说唱型,有的仅是一个乐句的反复。


酒令歌,用于吉庆等隆重场合,一般是晚辈给长辈或主人给宾客敬酒时唱,曲词简单而热闹。


“山歌出在淤泥河,人可背来马可驮,前头去了三匹马,后面还有九囤箩……”从经典彝族歌曲《山歌出在淤泥河》中,可窥见这一带山歌之丰富。


麻郎垤的山歌,曲调曲目繁多,一般而言,词、曲不一一对应,一首曲可配任何一首词,反之亦然。唱时配之以汉语、彝语或汉彝语混杂的附词浅衬词。‌彝族山歌2011年5月,‌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里的彝族人民十分喜爱器乐歌舞,彝族的乐器种类极多,主要有月琴、唢呐、口弦、木叶等。


月琴,是彝族的传统乐器,其悠扬的音色常在喜庆、闲暇或是静谧的夜晚响起。唢呐,在彝族的祭祀活动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它常与其它乐器相互呼应,形成阴阳两调的和谐共鸣。口弦,一种小巧精致的乐器,其演奏技巧独特——演奏者需以唇舌控制声音的共鸣,通过手指轻拨金属簧片,产生清脆悦耳的旋律。木叶,作为一种源于自然的乐器,展现了彝族音乐的随性与自由。它的旋律深受山歌的影响,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和明快的节奏感。


彝族舞蹈形式多样,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民族风格。当地小有名气的“搓蛆舞”,又称“跳脚” “ 铃铛舞”。它是彝族在祭祀和节庆场合跳,以彩带、白带和铜铃铛为道具,以集体舞蹈为表现形式的一种传统舞蹈。


“踏歌”是最具群众性的一种舞蹈。“踏歌”又称为“达踢”“跳歌”等,是彝族历史传承悠久的一种舞蹈形式,即以篝火为圆心,人们围成圆圈,领跳人在前吹奏芦笙等乐器,其他人则随后携手搭肩而舞,其舞蹈动作矫健,步调整齐成拍,跳时大家边跳边合拍而歌。


麻郎垤村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彝族的语言文字、生活习性、丧葬制度、婚姻习俗、行为习惯、服饰文化、祭祀礼俗等,这些文化习俗共同绘就了彝族文化的多彩画卷,使其成为贵州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彝族文化歌舞



供稿:徐鷃 李曼


编辑制作:六盘水日报社

新闻(民生)热线:0858-8261612

投稿邮箱:983426384@qq.com

总监制:彭绍良 赵芳

终审:宋建英

编审:袁海燕

编辑:欧阳丹丹





微凉都
发布国内外重大时事新闻、六盘水市本地新闻资讯,开展在线互动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