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爽亮丽的村道向内蜿蜒,连接着整洁的农家院落,路两旁绿植错落有致、生机勃勃,房前屋后花草摇曳。10月初,走进汉川市汈东街道办事处施山塔村,我们见到的是一派美丽祥和的景象。
近年来,施山塔村干群齐心朝着“富起来、美起来、好起来”的目标推进共同缔造,因地制宜改善村容村貌、发展特色农业,村庄面貌大变样。
共建共享美丽施山塔
“路宽了、净了,绿化多了,村里变化大得很。”在施山塔村三组新建的健身小广场上,村民正在休闲聊天。
施山塔村曾是汈东最穷的村,环境到处脏乱差。这两年,村里发动群众,在保持乡土风味的基础上对村湾环境进行微改造精提升,共建美丽施山塔。
改什么,怎么改?村民自己说了算。屋场院子会上,村民结合实际需求提出了整治塘堰、改造庭院、拓宽村道等有效建议26条。
拓宽村道需要部分沿线农户让出一点地来。村民李文斌家的房屋正处在丁字路路口,20米长的院墙在路边形成一个急转弯,那里常常出现一些交通事故。
村干部上门走访,家境比较困难的李文斌无暇参与村中事务,不同意拆墙让地。村里从他的急难愁盼入手,帮助他申请了低保提标政策,又联系了爱心企业帮扶,助他摆脱困境。
感受到村里的关心,李文斌主动拆掉了老院墙,又在村里帮助下后挪两三米建起新院墙。如今,村道拓宽了、亮化了。这面雪白的新院墙上绘制了山水画、“五共”理念宣传语,墙根添置了绿化带,成了村子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一点一滴,聚沙成塔。改造没有大动干戈,却取得了看得见的成果。村民们纷纷开始动手改造庭院,清除老破旧,添置花草绿植。去年以来,全村硬化拓宽道路4.4公里,布设绿化带1000余平方米,实施庭院改造110户,打造和美乡村主题宣传墙1200平方米,房前屋后亮化109处。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要想长久美丽,还得靠群众加强自我管理。村党支部书记占洁带头,常和村里的爹爹婆婆走动,嘘寒问暖吹“耳边风”,村组里的热心婆婆们形成了自发清扫房前屋后、广场庭院的习惯。在共建共管中,村湾实现了脏乱差到洁净美的变身。
共谋共富激活新经济
沿着平坦的柏油路向前走,一个个水果采摘园分布在路两边,抬眼望去,绿意绵延,果子的甜香随清风溜进鼻腔,“甜蜜施山塔”近在眼前。
施山塔村因上世纪60年代移民聚居而形成,是典型的城郊农业村落,有粮、果种植传统,村级经济薄弱。
共同缔造,必须要让村民的口袋鼓起来。村里组织村民坐在一起谋划“实业兴村”。
“一组旱地多种玉米,二组水多发展鱼池”“种植经济效益更高的水果,搞采摘游,吸引人气,提高收入”……集思广益后,方向逐渐清晰:因地制宜,放大优势。
村里有果农20多户,葡萄种植历史悠久、小有规模。但一直以来果农们各自为阵,甚至互相压价竞争。村里决定联合有意愿的种植户组建合作社,抱团发展、示范带动,以葡萄为主,做优集休闲采摘、农耕体验等于一体的“休闲农业”,走“赏农村景、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特色产业发展路径。
村干部抱着学习的态度向果农征集组建合作社的意见。大家踊跃报名,还提出“统一品种、统一价格、统一包装,畅通销售渠道”的好点子。
发展休闲采摘,现有种植规模还不够。村民吴运苟家在村中心位置有块自留地,虽然子女出息,他生活无忧,但勤快的老吴闲不住,平时就爱种种菜。村干部“三顾茅庐”,希望老吴能出让这块地用于扩大水果种植,但老吴“给钱也不让”。
村民的感情不能伤,干部们没法子。退休回乡养老的吴国斌听说了这事儿,主动找到村干部:“村里变化这么大,你们是付出了辛苦努力的。你们去跟老吴说,他如果把地让出来,想吃菜随时到我园子里摘。如果想种菜,把我园子划一块出来给他种也行。”
老吴感动了,同意让出80平方米的自留地。
如今,村里采摘业正有序推进,果园发展到400亩,通往果园的路拓宽了、刷黑了,果园入口统一安装了田园风的门框及亮眼的招牌,果农们不再相互压价,而是用更优的水果品质和热情的服务留人。青年村民吴婷还自发通过直播帮助村民卖起了农产品。今年水果采摘季,全村吸引采摘游客700余人次,同比增长15%;瓜果种植净收入约120万元,30户村民吃上“旅游饭”。
来源:孝感日报
出品:汉川市融媒体中心
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
★ ★ ★
★
看汉川官方视频号上线
欢迎关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