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赋予环保社会组织参与公益诉讼的权利,环保社会组织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公众参与机遇。然而,以社会组织为主体提起的公益诉讼发展并没有预想的那么快,近几年反而出现了骤降的趋势,出现了不敢诉、不能诉、不想诉的状况。
12月28日,“第三届环境法治论坛暨新环保法实施十周年与环境公益诉讼”在北京联合大学举办。论坛汇聚了法律界、学术界和公益组织的专家学者,一同回顾了新《环境保护法》实施十年来的成就,探讨了环境公益诉讼的现状与挑战。
检察公益诉讼不是取代和削弱社会组织提起公益诉讼
检察机关成为公益诉讼的主力军。2017年7月,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全面实施,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是最初确定的“四个法定领域”之一。10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办理了108万件公益诉讼案件,其中,53万件案件来自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53.9万件,向污染企业和个人共索赔环境损害赔偿金509.7亿余元,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 78.9万件,回复整改率达 98.8%。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诉讼 6.1万件,99.77%得到裁判支持。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会组织提起的公益诉讼数量有限。2015年—2019年,社会组织提起的公益诉讼数量较少,2020年—2023年受疫情影响几乎停滞,2023年—2024年虽有回升但依然有限。具有公益诉讼经验的社会组织和律师数量有限:全国有7000家社会组织,但有公益诉讼经验的不足20家,有经验的律师不足百人。
为了强化对公共利益的保护,国家大力发展检察公益诉讼,不是要取代和削弱社会组织提起公益诉讼,而是要弥补社会组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能力的不足,完善公益诉讼制度,以法治手段更好保障公共利益。
“相比检察机关和行政机关,环保组织起诉有诸多比较优势:更为自主,不易受到地方保护的干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角色竞合问题,程序启动阻力更小,筹资渠道也更加广泛。”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加良说。
北京市义派律师事务所副主任于丽颖代理了祁连山某公司违反用地审批造成农用地被污染案,是一起典型的检察机关支持起诉案件,胜诉后,检察机关协调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组织跟进监督执行。
检察机关支持的民事公益诉讼有很多制度优势。有了检察机关的支持,公益组织可以增加立案的成功率,降低取证的难度和成本。而检察机关也可以节约人力、物力、时间成本,实现了对污染企业的有效监督。
“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我们很少见到检察机关支持的民事公益诉讼的相关报道。”于丽颖说,社会组织在立案前与检察机关沟通时,一些地方的检察机关明确表示,在立案前无法提供证据或材料。“以后具体怎么样提供,或者是在哪个阶段以什么样的一个形式提供,又提供到哪种程度,这些都需要我们积极通过个案或者社会倡导共同推进。”
发挥环保社会组织作用完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环保社会组织的公诉权一定不会被剥夺。”多位专家对社会组织环境公益诉讼充满信心。法有授权才可为,面对环境公共利益受损,社会组织能维护,检察机关也能维护,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行政部门也能维护。他们希望,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环境法典编纂、检察公益诉讼立法和公益诉讼立法中,进一步明确社会组织公诉权,让环保社会组织参与公益诉讼在立法层面立得住。
“严格执行立案登记制,降低诉讼费用,促进检察机关、社会组织与生态环境部门的合作,规范恶意管辖异议行为,并为诉讼和鉴定评估费用提供支持。同时,取消长期没立案、没审理过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法院的集中管辖权,设立专项赔偿金基金以增强透明度,放开对社会组织提起诉讼的限制,并在适当情况下将案件移送至地方法院审理,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和公共利益。”中国控烟与健康协会公益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李恩泽建议。
“未来补充起诉将大有可为,现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优先,法院会终止公益诉讼,先处理生态环境损害诉讼。如果公益诉讼请求没有实现,我们可以再做补充起诉。”刘加良建议。
“各自一块很难做到全局性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形成公益保护合力,进一步提高环境公益诉讼的效率和效果。”北京联合大学教授吴梅说。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环境APP
编辑:吴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