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行路2024-43期】微课视频讲座:冬至漫话•九九消寒

文摘   其他   2024-12-19 22:21   北京  

一者阴极之至

二者阳气始至

三者日行南至

故谓之冬至也


冬至漫话·九九消寒

精编微课注释版(48分钟)
可点击观看 ↓


课程录像时间:2022年12月冬至之前
课程内容:
1.严寒冬月古人居家怎么玩
2.皇帝记录的天气实况很有趣
3.九瓣的梅花怎么点
4.题图上道光皇帝书写趣味字幅
5.冬至除了吃饺子还有哪些习俗
6.数九与自然的关系,儿歌怎么念
7.点尽图中墨黑黑,方知门外草青青
8.孩子们的消寒图比赛
9.战胜疫情的九九消寒图

请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本周五(20日)晚收看微信视频直播:




今年,已经是“读书行路”教育课题连续开展的第十五年。
回顾抗疫时期,学习和生活都受到很大影响。值得欣慰的是:“读书行路”始终没有停!李老师带领孩子和家长们做了大量线上和线下的讲座、沙龙、游学和小论文写作,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极大丰富了孩子们在疫情期间的学习生活,成为那段日子的教育亮点。
李老师在2021年被授予北京市级的“首都最美志愿者”。

本文后段,有抗疫期间李老师指导中小学生做的十三篇小论文链接,涵盖了完全不同的多个领域。李老师让孩子们自由选题,体验高等教育的探究学习方式。
这才是孩子们应该掌握的学习和思考方式。

 12月下旬,“读书行路”公益课程报名链接

【2024-44】首都博物馆:北京通史(下)(三场


01

冬至


南北朝《三礼义宗》

“冬至中者,亦有三义: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 故谓之冬至也。”



• 2024冬至时刻:1221日17:20'

农历甲辰年十一月廿一


  • 一九:12月21日至12月29日;

  • 二九:12月30日至1月7日;

  • 三九:1月8日至1月16日;

  • 四九:1月17日至1月25日;

  • 五九:1月26日至2月3日;

    •         1月29日春节

              2月3日立春(春打五九尾)

  • 六九:2月4日至2月12日;

                 2月12日元宵节

  • 七九:2月13日至2月21日;

  • 八九:2月22日至3月2日;

  • 九九:3月3日至3月11日。

    “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

02

数九儿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河边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祭天


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在明清时期,祭天就要到天坛。祭天不在祈年殿,是南边的圜丘坛。
祭天仪式在凌晨天亮之前七刻钟开始。皇帝要起床,所有典礼人员陪祭,一直持续到太阳初升。所有的祭悼文都念完,然后焚烧贡品、敬告上天。
礼毕,第一缕阳光从东方升起来,把圆丘坛照亮。
此刻,阳气生发,为一年阳之始~


金光穿洞

03

《滦京杂咏》

元-杨允孚

试数窗间九九图,馀寒消尽暖回初。

梅花点徧无馀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冬至后,贴梅 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图一圈, 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回暖矣。〃

04


写九


九九消寒图是中国北方的一项传统民俗,与数九民俗相关。一幅双勾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每字九划,从冬至一九开始每天按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大功告成。称作“写九”。


·韩愈《毛颖传》里说毛笔被封在管城,号“管城子”,很浪漫。


道光皇帝御笔的九九消寒图

翰林们在每一笔上记下当天的天气民俗,很有趣




05

传说溥仪使用的九九消寒图

圈九


民间歇后语

老虎拉碾子,不听那一套~



06

联九


联九,又称〃九九消寒迎春联〃。此法用书写对联形式进行,挂于中堂。上下联均个字,每个字皆笔,双钩成空心。从冬至日开始,两人每日分别在上下联描一笔。九九尽,对联成。

八十一天,两人的情意也愈来愈深重。古人的浪漫啊。


07

诗九

《消寒诗图》

清朝


头九初寒才是冬,三皇治世万物生,
尧汤舜禹传桀事,武王伐纣列国分。
二九朔风冷难当,临潼斗宝各逞强,
王翦一恕平六国,一统江山秦始皇。
三九纷纷降雪霜,斩蛇起义汉刘邦,
霸王力举千斤鼎,弃职归山张子房。
四九滴水冻成冰,青梅煮酒论英雄,
孙权独占江南地,鼎足三分属晋公。
五九迎春地气通,红拂私奔出深宫,
英雄奇遇张忠俭,李渊出现太原城。
六九春分天渐长,咬金聚会在瓦岗,
茂公又把江山定,秦琼敬德保唐王。
七九南来雁北飞,探母回令是彦辉,
夤夜母子得相会,相会不该转回归。
八九河开绿水流,洪武永乐南北游,
伯温辞朝归山去,崇祯无福天下丢。
九九八十一日完,闯王造反到顺天,
三桂令兵下南去,我国大清坐金銮。



《寒梅吐玉》

民国


头九初寒才是冬,武昌起义黎宋卿;
提倡革命张镇武,炮打龟山萨镇冰。
二九朔风冷清清,孙文独立在南京;
张勋带兵抄革命,铁良一去影无踪。
三九大寒天气凉,朝中急坏摄政王;
洵涛保举袁世凯,因病请假世中堂。
四九天寒冷凄凄,北军代表唐绍怡;
电告南省全独立,因此改换五色旗。
五九迎春过新年,袁大总统掌兵权;
电告各省休争战,南北共和乐安然。
六九天长要打春,遍地都是三镇军;
正月十二遭兵变,大炮攻破齐化门。
七九河开地气通,连烧带抢是大兵;
总统当日传命令,拿住土匪不放松。
八九雁来到惊蛰,同谋幸福算白说;
生命财产难保守,五族平等假共和。
九九八十一日完,二次革命闹的欢;
黄兴运动北伐队,上海各处设机关。

08



孩子们都来设计自己的

“九九消寒图”~





最有才的抗疫消寒图!


09


冬至话美食

羊汤


烧腊、烤饵块


10


孩子们的作品

李老师好!有幸听了您的两次讲座受益匪浅,昨晚听完您的讲座,今天在家画了九九消寒图,等着冬至开始涂色。期待以后跟着李老师继续学习!



“读书行路”邀请孩子们都来画一画自己的“九九消寒图”!

待到冬去春来,再把艳丽的消寒图分享给大家~


雪莱: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微课音频剪辑








音频编辑@韩菊
视频编辑@WM


不忘初心,助力家庭教育

为孩子铸造一个美好未来

 

多年来,“读书行路”课题的老师们不懈坚持,开展家庭教育和心理问题的咨询服务。如有需求,请与李老师申请安排。




❀ 疫情期间,“读书行路”也没有停:

游学音频:龙门石窟 鱼跃龙门

游学音频:一杯邀明月,两弹绽豪情

游学音频:黄龙,绚丽青春的色彩

游学音频:绝美九寨、环保小卫士

游学音频:突发事件的心理调适

游学音频:生活中处处都是教育和实践

游学音频:汶川地震纪念地

游学音频:做人,应该张扬还是收敛?

游学讨论:自己是否可以隐姓埋名、默默奉献

游学音频:河西走廊丝绸之路的地理历史人文

游学音频:旅行的意义在路上

游学信札:致青春

游学音频:三角函数有什么用?


  2022年度各期活动列表:(都可以点击查看)

【2022-1期】教育沙龙:“期末妈妈”的心理调试

【2022-2期】《仰望苍穹》讲座视频(第一集)

【2022-2期】《仰望苍穹》讲座视频(第二集)

【2022-2期】《仰望苍穹》讲座视频(第三集)

【2022-3期】周末教育沙龙“双减之下”

【2022-4期】周末教育沙龙“慧学习、惠生活”

【2022-5期】青少年小研究生课题

【读书行路】小研究生课题小论文选编(一)

【读书行路】小研究生课题小论文选编(二)

【读书行路】小研究生课题小论文选编(三)

【读书行路】小研究生课题小论文选编(四)

【读书行路】小研究生课题小论文选编(五)

【读书行路】小研究生课题小论文选编(六)

【读书行路】小研究生课题小论文选编(七)

【读书行路】小研究生课题小论文选编(八)

【读书行路】小研究生课题小论文选编(九)

【读书行路】小研究生课题小论文选编(十)

【读书行路】小研究生课题小论文选编(十一)

【读书行路】小研究生课题小论文选编(十二)

【读书行路】小研究生课题小论文选编(十三)

【2022-5期】小研究生课程——家长的收获(一)

【2022-5期】小研究生课程——家长的收获(二)

【2022-6期】中国电影博物馆

【2022-7期】假期的学习与生活

【2022-7期】心理调适与青少年研究生课题

【2022-8期】书法俱乐部:写春联、过大年

【2022-9期】家庭教育对孩子阅读的引导

【2022-10期】永宁古城观星赏灯

【2022-11期】2022新年联欢会精彩回放

【2022-12期】大年初五颐和园赏腊梅(一)

【2022-13期】“三国”会,英雄榜

【2022-14期】“日下春和”首博站

【2022-14期】“日下春和”与“浑天一统星象图”

【2022-15期】谷爱凌苏翊鸣的教育启示(一)

【2022-15期】谷爱凌苏翊鸣的教育启示(二)

【2022-15期】谷爱凌苏翊鸣的教育启示(三)

【2022-15期】谷爱凌苏翊鸣的教育启示(四)

【2022-16期】2022元宵节才艺展示

【2022-17期】“三国”会,我讲三国

【2022-18期】周末教育沙龙~生活・美育

【2022-19期】周末教育沙龙——品读《论语》

【2022-20期】摄影俱乐部:“遇见最好的自己”

【2022-21期】颐和园赏读长廊(一)  玉兰乐寿

【2022-21期】赏读长廊——玉兰乐寿(回顾)

【2022-22期】周末教育沙龙——面对孩子成长

【2022-23期】京东大溶洞、西红柿采摘实践

【2022-24期】清明假期—故宫特展“何以中国

【2022-24期】清明观展:何以中国(回顾)

【2022-25期】天壇齋宮  不負春光

【2022-26期】宋庆龄故居回顾

【2022-27期】汇通祠西海写生

【2022-28期】运用脑图促进学习进步

【2022-29期】“世界读书日”赏读圆明园

【2022-30期】“何以中国”园林古建所党建专场

【2022-31期】北京中轴线(已完成)

【2022-32期】国家植物园、卧佛寺春游(延期)

【2022-33期】周末教育沙龙——共同面对

【2022-34期】“母亲节”文艺汇演

【2022-35期】周末教育沙龙“我与博物馆”

【2022-36期】首期青少年小研究生课题 成果展示

【2022-37期】青少年小研究生课题 第二期 报名

【2022-38期】周末教育沙龙——五月五“过端午”

【2022-39期】小研究生开题指导

【2022-40期】周末教育沙龙——带你了解盲人的生活

【2022-41期】心怀勇敢不惧未来  临考教育心理调适讲座

【2022-42期】“爱在父亲节”朗读会

【2022-43期】中秋活动——颐和园景明楼“临水赏月”

【2022-44期】北京科学嘉年华、光年深处——深空探测展

【2022-45期】“仰望苍穹”国家天文台密云基地 

【2022-46期】长陵博物馆&蟒山国家森林公园

【2022-47期】重阳节——香山碧云寺游园

【2022-48期】北京中轴线的人文之旅

【2022-49期】“发现小行星”国际课题行动

【2022-50期】中科院科学节——地质地球物理所专场

【2022-51期】“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



❀ 2024年课题活动列表:

【2024-01】直播沙龙:识别孩子的独特天赋

【2024-02】寒假游学:“品味英伦”文化生活实践

【2024-03】走近科学:科大讯飞,探索AI前沿

【2024-04】遇见博物馆:《遇见古蜀》探秘三星堆(四场)

【2024-05】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明代长椿寺

【2024-06】清华大学:现场课——与大师们相遇(四场)

【2024-07】暑假游学:英国教育人文实践

【2024-08】暑假游学:美国名校人文自然

【2024-09】线上讲座:“和谐家庭”心理调适讲座

【2024-10】鲁迅博物馆:一代文豪的成长故事

【2024-11】奥森公园:赏花观鸟—城市中的湿地

【2024-12】世纪坛:《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

【2024-13】中国科技馆:空间站和嫦娥探月专题

【2024-14】北京宣南文化博物馆:导览剧《宣南往士》

【2024-15】教育沙龙直播:国际不打小孩日

【2024-16】现场直播:星辰大海—“嫦娥六号”文昌发射现场

【2024-17】天文俱乐部:寻觅极光;观国际空间站过境

【2024-18】视频直播:嫦娥六号月背采样、星舰四飞

【2024-19】国家典籍博物馆:李世民的盛世长歌

【2024-20】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季大展《心向往之》

【2024-21】民族文化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

【2024-22】民生现代美术馆:《驼铃声响》丝绸之路艺术展

【2024-23】线上教育课堂:孩子未来的学业规划

【2024-24】北京天文馆:古往今来,天地四方

【2024-25】线上悦读启动:《论语》百日打卡

【2024-26】中国科学家博物馆:《钱学森》(两场)

【2024-27】国家典籍博物馆:《贞观》(两场)

【2024-28】积水潭:太平湖畔忆老舍

【2024-29】视频直播:星舰的第五次试飞

【2024-30】大运河博物馆:三星堆文物特展(两场)

【2024-31】首都博物馆:“辉煌中轴”特展(六场)

【2024-32】北京城市图书馆:山间树下勤阅览

【2024-33】景山公园:北京中轴——寿皇殿、万春亭

【2024-34】八大处:登山赏秋,瞻仰佛舍利(两场)

【2024-35】九坛八庙:金秋,我与地坛

【2024-36】家长课堂:孩子专注力不够该怎么调理

【2024-37】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梁思礼、王选、刘徽

【2024-38】北京古建筑博物馆:神仓识五谷

【2024-39】性格心理:青少年MBTI分类测试

【2024-40】首都博物馆:北京通史(上)(三场)

【2024-41】科技博物馆:中国古代科技

【2024-42】梅兰芳故居:蓄须明志的气节

【2024-43】冬至线上课:九九消寒图


以下课程活动报名链接:

【2024-44】首都博物馆:北京通史(下)(三场


来年,“读书行路”将继续带给孩子们丰富多彩的内容,满足青少年提升科技、自然、历史、人文素养的需要。
开阔孩子们的视野,为未来的成才之路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



15


“讀書行路”  是提升综合人文素养和家庭教育水平的公益课题项目,在李庚老师的倡导下,已坚持15年时间。


“读书行路”公益教育课题的四大特色:

  1、把提升青少年素养、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育放在首位,注重人文理念和教育思想的传递,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激发个性潜能;

  2、秉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鼓励青少年接触社会、了解世界,提倡抬头读书和亲身实践;

  3、探索历史、地理、人文、社会、科技等各个方面知识点的融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解互动、实习实践,使学生耳目一新;

  4、坚守公益性宗旨。老师、家长、学生共同参与服务。


"读书行路"公益教育活动的五大板块:

  1、校外公益课堂

     2、教育咨询和心理辅导

     3、家长课堂和读书沙龙

  4、在线音视频直播、录播

       5、教育文化游学


读书行路
一,教育人文公益课堂; 二,《读大学》读者群; 三,国际游学交流平台。 \x26quot;读书行路\x26quot;是李庚老师领导的长期课题,人文课堂多年来始终坚持免费,以讲座、交流、运动、实习等形式,引导青少年抬头读书、认识世界、思考实践、放飞心灵,寻求一生真正的幸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