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我们吧~
各位家长:
大家好!
六年级学生接近或进入青春期,但希望大家不要谈青春期而色变。并不是所有孩子在青春期都有明显的巨大变化,用青春期作为理由失去教育底线或者用更强大的力量与孩子对抗,都是不恰当的。作为家长要理性看待青春期,用比较科学的方式教育引导孩子,潜移默化,循循善诱。
到青春期,孩子最大的变化是躁动,但躁动的表现因性别因性格而有所不同。一种表现为情绪的难控、行为的出格,如对家长老师教育的反抗,对与同学发生矛盾大大出手等等;一种表现为内心的敏感、渴望与异性交往,如虽然表面看不出,但对别人的言行评价过分在意,或与特定异性同学交往过密等等。以上均属于正常现象,家长不要过于紧张,过分焦虑。
这个阶段该如何顺利度过呢?可以试试以下两种方法:
一、有事可做,消耗精力。
青春期孩子心理、生理变化大,精力旺盛。过于旺盛的精力如果找不到合适渠道渲泄,自然而然会寻找他更喜欢更本能的方式渲泄。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特点爱好,让孩子选择一项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去做,一方面培养兴趣爱好,一方面消耗过盛精力。同时,做喜欢的事很专注,还可以产生愉悦,增强幸福感。
精力是需要管理的,当孩子不能自主管理时,需要家长协助,帮孩子进行选择定位。常常发现一些孩子无所事事,没有喜欢的事做,学习也学不进去,多余的精力自然就用在闲言碎语、惹事生非、追逐打闹上,甚至玩游戏上瘾、斗殴成性。
一旦形成以上不良习惯,纠正是很难的,所以预防为主。但我们静心想想,这些不良习惯的形成是否与家长的疏于管理、懒于协助选择定位有意义的事做有关呢?答案是肯定的。农民有句俗语“地里不长庄稼就长草”,就是这个道理。家长们,为了孩子的田不长大量荒草,就帮着孩子将庄稼养好吧。
二、合适方式,交流沟通。
每个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但到青春期,沟通方式是否恰当会直接影响亲子关系。怎样的方式是合适的?这得以孩子的性格特点来看,只要有效果,只要孩子情绪比较稳定,就是好的方式。
但是,有的家长对孩子的情绪不够关注,孩子积聚的情绪无法表达,这样时间一长可能对自身造成伤害,也可能在与家长相处中产生剧烈冲突。作为家长,在忙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同时,也要拿出时间与孩子真实相处。所谓真实相处,就是放下手机,放下事务,将身心放在此刻,与孩子真诚交流。这是沟通交流的一个重要原则。有质量的陪伴,才能起到真正的教育效果。
但是,我们也不能过度关注孩子情绪,甚至有意无意用自己的情绪影响孩子的情绪。比如,回到家,家长就急于想知道孩子在学校是否高兴,是否有不愉快事情发生。而且,可能自己的担心或者焦虑也通过语言或者神态传递给了孩子。这种情境下,孩子就会过于关注自己在学校不开心,不高兴的事情,如果天天关注这些,天天在家说这些,就会处于一种不良的情绪状态,久而久之被负面情绪笼罩无法自拨。
其实,人的情绪有好坏之分,但是它对人都是有意义。关键是我们如何看待情绪。如何看待才好?那就是积极一些,用成长性的眼光看待。比如,积极的情绪有时也需要节制,否则可能乐极生悲,所以在孩子过于兴奋的时候也需要善意提醒,不能得意忘形。再比如,消极的情绪也需要节制,否则陷入坏情绪不能自拔,影响健康成长。这时候,转移注意力,投入到自己的爱好上去,或者运动运动、洗个热水澡、散散步,都会将坏情绪逐渐驱除。
人生是一个连续的阶段,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特点,每个阶段都是宝贵的,都是值得珍惜的。青春期是孩子急剧变化的阶段,也是最美好、最敏感、最值得品味的阶段,愿每一个家长都用时间和精力、科学合理地陪伴,给孩子一个难忘的成长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