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的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书法馆是海内外博物馆中,少有的中国古代书画通史常设展。
经过全面升级、创新改陈,今年11月底前,上博东馆全面建成开放的最后一块拼图——全新的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即将与观众见面。
位于上博东馆二楼的历代书画两馆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布展中。届时将会有哪些作品与观众见面,我们一睹为快。
展厅现场
“压箱底”的国宝级书画真迹
首轮展品中,上博拿出了多件“压箱底”镇馆之宝。仅晋唐书法版块就汇聚“ 二王 ”王羲之《上虞帖卷》、王献之《鸭头丸帖卷》,唐怀素《草书苦笋帖卷》等传世名品,包括原作及全部题跋。
“二王”两件唐摹本一起现身,还要追溯至2002年的晋唐宋元国宝展。《鸭头丸帖卷》和《苦笋帖卷》上一次亮相则在2019年上博举办的“董其昌大展”上。
东晋 王羲之 草书上虞帖卷
上海博物馆藏
王羲之(307-365),东晋著名书法家,其书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以深厚的传统根基,喷薄秀华的才气,一变汉魏以来质朴的书风,创立妍美流便的行、草新风,历来有“千古书圣”之誉。
《上虞帖》为王羲之的一通草书手札,计七行五十八字,因帖中有“今在上虞”之句而得名。
此帖笔致清劲,姿态妍丽,运笔法度森严,不少字中尚可见章草余韵。
是帖为唐代摹本,灵动绰约、丰肌秀骨的体势中,仍可见王字俊逸流美的书风特点。
东晋 王献之 行书鸭头丸帖卷
上海博物馆藏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羲之第七子。工书,幼学于父,后师张芝。
此卷行书二行十五字,全文为“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为王献之写给亲朋的短笺。
鸭头丸,是一剂利尿消肿的药丸。
此帖行笔流畅舒展,结体妍美质朴,笔迹转折清晰,起落分明,气脉相连。
是其“极草纵之致”,变通古法,于神驰之际寄兴于万象,潜心于笔端的真趣流露。
唐 怀素 草书苦笋帖卷
上海博物馆藏
怀素(737-799),俗姓钱,法名藏真。
一生精意书法,尤善草书,与张旭齐名,是唐代以草书著称的杰出书法家。
此卷草书两行十四字,全文为“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系怀素传世名迹。
此帖用笔圆转灵动,若断还连,笔势左揖右让,疏密有致。结体欹侧中见停匀,书风丰腴遒美。
通篇既无刻意安排,又不狂乱乖张,回旋进退莫不中节,充满生机,含有“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的天趣。
升级后的书法馆更是对展品展线进行了扩充,许多过去只能局部展出的长卷首次全卷打开;新增的现代书法版块使得上博书法通史更趋完整。
展厅现场
与历代书法馆一样,全面升级后的历代绘画馆在内容、功能、空间上也都有一个全面的提升,首轮展品中,上博拿出多件“压箱底”镇馆之宝,由唐代孙位《高逸图卷》领衔,囊括五代徐熙《雪竹图轴》、五代董源《夏山图》、南宋佚名《望贤迎驾图轴》、北宋赵佶《柳鸦芦雁图卷》、元钱选《浮玉山居图卷》等珍品。
唐 孙位 高逸图卷
上海博物馆藏
孙位,晚唐画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图以四个人物列坐,各有一童侍立于后,用树木、竹石和芭蕉相间隔。
据考证,此图为《竹林七贤》残卷,四个人物分别为山涛、王戎、刘伶和阮籍。
画家通过娴熟的技巧,表现四贤不同的行为特征,同时着眼于他们的精神气质。
此图人物造型准确,用笔细劲凝练,敷色浓丽雅洁,简单而凝重,传神地表现了魏晋高士不拘礼法、放诞洒脱的风度,是传世可信的极为少数的唐画中的珍品。
北宋 赵佶 柳鸦芦雁图卷
上海博物馆藏
此图以水墨为主,略施淡彩,在技法上以墨为骨,工笔粗笔兼用。
画坡陀上老柳一株,柳条下垂,疏落有致,树下凤尾草几茎,杂草数丛;四只白头鸦,栖息枝头树根,上下呼应,天趣盎然。
此图纸质莹洁,墨光如漆,用笔拙朴,墨色凝重而富于变化,既真实具象有古拙高雅,既朴素淡雅,又不失雍容华贵的风采。
此外,首轮展品中还汇集了“元四家”中的三家之代表作——王蒙《青卞隐居图轴》、倪瓒《六君子图轴》到吴镇《渔父图》;展出的“明四家”作品也是有别于以往的全新组合,展出文徵明代表作《真赏斋图》,唐寅一级品《春山伴侣图》等;升级后的绘画馆也对原先合在一起展出的明清版块进行拆分,新增的现代绘画版块使得上博绘画通史更趋完整。
设立书画特型馆 首推王翚主题特展
此外,上博还特地打造“馆中馆”——书画特型馆,为巨幅的书画提供特殊的展示场地。首轮展出以清代画家王翚为主题,展出《小中现大图》册与《重江叠嶂图》卷。
清 王翚 重江叠嶂图卷 刘靖基捐赠
王翚(1632—1717),字石谷,号臞樵,别号乌目山人、耕烟散人、清晖主人、剑门樵客,今江苏省常熟市人,与王时敏、王鑑、王原祁合称“四王”,与王鑑并称“虞山画派”。
《小中现大图》册是其师法先贤的见证,而《重江叠嶂图》卷则是他艺术成就的重要代表作。
展品轮换 常看常新
上博中国历代书画展陈全面开放后,书法馆、绘画馆、海上书画馆及书画特型馆总展陈空间面积将达到4000平方米,首展全开总计将展出200余件作品。
展厅现场
展厅准备了6套书画方案以备轮换,将每半年更换一次展品,3年总计将展出1200件作品,谓常展特办、常办常新。更多首次亮相或久未露面的馆藏书画精品将陆续呈现。
▼点击下图订阅2025年《美术报》
由于公众号改变了推送规则
不想错过精彩内容常点“赞”和“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