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造船,远远超过日本!

时事   2025-02-02 13:48   安徽  

靖江发布消息,2024年1~12月,全市造船完工量96艘906.92万载重吨,同比上升8.1%;新接订单191艘2286.93万载重吨,同比上升54.0%;手持订单377艘4242.39万载重吨,同比上升47.2%。这一年,靖江造船企业三大指标约占全国的20%、全球的10%,远远超过造船大国日本。这组统计数据,正是靖江造船产业从全球造船业里脱颖而出的最好佐证。

据新华日报社泰州分社副社长顾介铸介绍,错位竞争、集群发展,是靖江造船业给全国其他行业带来的有益启示。在起步阶段,靖江几家骨干船厂就避免低效的同质化竞争,而是在定位上寻找差异化。比如,新时代造船公司主要生产大中型散货轮和油轮,扬子江船业主做集装箱船,靖江南洋船舶公司则瞄准特种船发力

在行业形成一定规模时,靖江市委市政府加快产业链的延伸,积极引导打造全产业链。目前,靖江已形成船舶修造(拆)企业16家,配套企业200余家,逐步构建了“两船一链一核,全型号、多配套”的产业格局。“两船”就是新时代、新扬子两大龙头船企;“一链”就是江苏亚星锚链,这家以船用锚链、系泊链为主业的企业,如今已是全球最大的系泊链生产研发企业;“一核”就是船舶的“心脏”,靖江引进了船用低速柴油机厂,和德国曼恩开展技术合作,打造船舶的“心脏”。如今,“靖江船队”之所以能稳居国内民营造船龙头地位,得益于龙头企业带动,建成全国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善的民营造船基地。

靖江“船奇”的背后,是两大主力船企持续加强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主建船型优化升级、迈进高端。当下,靖江又在全力引导造船企业持续开展绿色能源船舶的研发建造,LNG动力船舶正逐步成为“拳头产品”,相关新能源船舶订单纷至沓来,市场份额占据全球第一

市工信局产业投资与发展科科长陈彦夫则表示,早在1997年,新时代造船就建造了中国民营造船厂第一艘万吨级货船。多年的向海开拓,靖江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善的民营造船基地,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全球最大的系泊链生产基地。如今,靖江的船舶海工产业占工业销售比重超过四分之一,是全市产业集群的“明珠”,是支撑靖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AD



AD


这些年,靖江出产的散货船、集装箱船、油船及新能源绿色环保船型均为出口产品,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承载了中国船舶扛鼎世界的重任。国内首艘11万吨新型双燃料动力成品油轮、甲醇双燃料9000TEU集装箱船、全球最大的700箱级LNG罐箱运输双燃料甲板货船等一批“大国重器”从靖江驶向全球。靖江也成为“通泰扬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核心支撑。

靖江拥有优越的地理条件、良好的工业基础、完备的产业链条以及相对集中的产业分布,更加有利于开拓全球造船市场。正是基于这些优势,靖江两家国内民营最大、全球十强的造船企业扬子江船业、新时代造船持续深耕造船主业,不断做大做强,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24年,两家企业双双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当前,面对老旧船型更换周期、国际冲突及“双碳”战略等因素影响,船舶产业已经迎来新一轮景气周期。如今的靖江并不满足于一个船舶建造基地的角色,更是通过推动船舶产业技术强链,打造集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世界级船舶产业基地。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正成为靖江造船的鲜明标识。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油轮被誉为世界三大主流船型,也是靖江造船长久以来的强项,特色船品包括24346TEU超大型集装箱船、40万吨超大型矿砂船(VLOC)、全球首创“油、散、化”混装船、双相不锈钢化学品船等。近年来,靖江船企在巩固传统船型优势的基础上,成功挺进超大型LNG运输船、液氨运输船(VLAC)、LNG及LPG双燃料动力船等市场,在新能源船舶细分市场持续领跑。就在2024年10月份,扬子江船业接连斩获两家欧洲航运巨头多达28艘LNG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订单,总价值高达58亿美元
面对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一方面,靖江船企不断挖掘内部潜力,推进智能化制造单元、智能化生产线、智能化车间建设,采用先进高效的现代造船模式,提高生产经营效率,降低组织管理成本。另一方面,2024年,新时代和扬子江先后启动了百亿级的绿色船舶建造项目,进一步提升绿色高技术清洁能源船舶研发建造能力,目标到2030年,全市绿色船舶订单占比提升至80%以上
船舶产业是高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靖江正在一体化推进强链、补链、延链,持续培育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打造世界级的船舶基地。可以预见,一个全球船舶产业高地正在靖江加速隆起。

- END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新闻

龙de船人
船舶、海工、航运信息网站-龙de船人www.imarine.cn,每天和大家分享行业最新资讯、业内趣闻、技术知识、最新招聘信息等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