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神经时讯”→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每天第一时间看推送
通过家族史调查和基因检测分析,可以发现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遗传背景,从而为疾病的早期诊断、预防和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因此,从遗传的角度思考神经系统疾病,对于全面理解和治疗这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测序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我们识别和确诊单基因遗传病的能力。正如上述病例所示,许多神经系统常见症状也可能由单基因突变引起。因此,在临床诊治过程中,不能忽视遗传因素的潜在影响。
十余年来,全球神经遗传病领域发现新致病基因400余个,笔者团队发现了8个新致病基因,包括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致病基因PRRT2和KCJN10、原发性家族性脑钙化致病基因MYORG和CMPK2、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致病基因UBAP1和COQ4、腓骨肌萎缩症致病基因SARS1及眼咽远端型肌病致病基因RILPL1,为此类疑难罕见病的诊治提供了更多的依据。
一般来讲,发现新致病基因的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以临床为根本:发现新致病基因的第一步是基于详细的临床资料收集。先证者的临床症状、病史、体征等信息是研究的基础。通过详尽的临床评估,能够初步判断疾病的特征和可能的遗传模式。对先证者家系进行全面考察是关键步骤,通过家系图谱绘制,可以了解家族成员的健康状况,寻找遗传特点。注意不能仅依赖患者及其家属的口述描述,而要通过实际调查明确家系成员的患病情况,避免信息偏差。同时要进行多中心合作扩大样本量,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发现新致病基因的概率。通过病例共享和合作共赢,不同研究团队可以优势互补、协同攻关。例如,笔者团队与樊东升教授团队合作,揭示了SerRS基因杂合突变导致腓骨肌萎缩症,这正是多中心合作的成功案例。
2. 以基因分析为核心:基因分析是发现新致病基因的关键环节。利用先进的测序技术(如全外显子组测序、全基因组测序、长读长测序等),可以高效地筛查基因变异。选择合适的测序技术也非常重要,不可一味追求昂贵的技术,而应根据研究需要和预算选择最适合的方案。发现新的基因突变后,需要进行多方面验证。首先是利用一代测序技术(如Sanger测序)对新发现的基因突变进行验证,确保测序结果的准确性。其次,在大样本正常对照人群(如1000例)中进行筛查,确认新发现的突变是否存在于正常人群中,排除常见的无害变异。此外,还需通过家系内部验证,观察所发现的突变是否与疾病表型共分离。最后,通过其他家系的研究,进一步验证新发现的突变是否具有普遍性和一致性。
3. 以功能研究为关键:功能研究包括体内和体外两方面。体内功能验证主要在动物模型(如小鼠、斑马鱼等)中进行基因敲除或敲入实验,观察基因突变对生物体的影响,揭示基因突变导致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体外功能研究主要在细胞模型中进行,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在细胞系中引入或修复基因突变,观察细胞行为、信号通路和功能变化,理解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跨物种验证是指在不同物种中进行功能研究,确保发现的基因突变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意义。例如,可以在模式生物(如果蝇、小鼠、斑马鱼等)中进行基因功能研究,观察基因突变对这些生物的影响,从而验证其在进化上的保守性和重要性。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综合研究,我们可以系统地发现和验证新的致病基因。以临床为根本,确保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以基因分析为核心,利用先进技术开展高效筛查;以功能研究为关键,揭示基因突变的生物学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在遗传病研究中取得实质性突破,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需要指出的是,非编码区变异将是未来遗传学研究的主战场。非编码区是指基因组中不包含编码蛋白质所需信息的区域。在人类基因组中,约有98%的DNA属于非编码区。非编码区曾被视为基因组的“暗物质”,但随着研究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非编码区在基因表达和调控、RNA合成、染色体结构、基因组稳定性及进化等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随着基因诊断及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非编码区在神经系统单基因病及多基因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中起到愈发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