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万金教授:应重视从遗传的角度思考神经系统疾病

健康   2024-08-16 18:13   北京  

点击上方“神经时讯”→点击右上角“…”→点选“设为星标”,每天第一时间看推送



陈万金 教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统计显示,在已发现的4000多种单基因遗传病中,大约有1/4与神经系统相关。这一数据表明,神经系统疾病与遗传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不仅是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许多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也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例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癫痫等常见病都存在明确的遗传易感性。因此,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过程中,除了关注神经系统相关的症状、体征,做好包括影像学检查在内的各项辅助检查外,还应当重视遗传因素在神经系统疾病中起到的作用。

通过家族史调查和基因检测分析,可以发现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遗传背景,从而为疾病的早期诊断、预防和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因此,从遗传的角度思考神经系统疾病,对于全面理解和治疗这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应重视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遗传问题 
许多神经系统常见病不仅与多基因相关,还可能由单基因突变引起。在疾病诊治过程中,遗传因素不能忽视。以下通过两个单基因突变引起痴呆和脑卒中的病例,来介绍基因检测在神经系统常见病中的重要作用。
病例1:快速进展性痴呆
32岁男性患者。主诉:记忆力下降1年余。现病史:以近期记忆损害为主,动作迟缓,生活行为变差,无法工作。姐姐和母亲有类似病史。查体:神志清楚,表情淡漠、声音低沉、动作缓慢,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认知测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19分。
因患者为青年男性,表现为快速进展性痴呆,且有阳性家族史,遗传因素不能排除。初步的全外显子测序未发现明确的变异,笔者团队对测序的原始数据进行重分析,发现PRNP基因异常,进一步进行长度长测序分析证实了PRNP基因存在动态突变。因此,本例患者的痴呆症状是由PRNP基因突变所引起的朊蛋白病。对于快速进展性痴呆,除了考虑常见的病因如感染、免疫、神经变性外,也应注意遗传因素可能导致的痴呆。
病例2:青年卒中
19岁男性患者。主诉:突发言语障碍伴右侧肢体无力4 h。体格检查:神志清楚,言语不能,理解力正常,右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偏右,右侧肢体肌力4级。
患者突发偏侧面瘫、言语不能及单侧肢体无力,颅脑CT排除脑出血,高度怀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作为临床医生,应当如何处理?是选择静脉溶栓或机械取栓吗?对患者行急诊颅脑MRI检查,发现双侧对称性脑白质变性病灶。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显示脑血管形态良好,未见血栓。根据影像学表现,未采取溶栓或机械取栓治疗,进行保守治疗。
患者年轻起病,大脑病灶对称,未见大血管狭窄,应当如何诊断?患者住院后对其仔细检查,发现患者存在“鹤腿”“高弓足”的临床表现,肌电图提示周围神经损害,家族中有多位亲属具有类似表现,高度怀疑是遗传性疾病。进一步对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发现患者X染色体GJB1基因存在c.532G>T杂合突变,家系成员验证符合家系共分离,即在患病成员中存在该突变,而在健康成员中不存在,最终该患者诊断为腓骨肌萎缩症。
患者经过营养神经、改善脑循环药物治疗后,发病12 d后上述脑白质变性消失。若当时在急诊盲目进行静脉溶栓或机械取栓,患者不但承担了更多的医疗风险与经济压力,还很难获得相应收益。回顾文献,GJB1基因的突变可引起腓骨肌萎缩症,部分患者受到应激刺激如高海拔旅游、急性感染、剖宫产等之后,可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其机制可能与应激相关。
上述病例表明,对一些神经系统常见病需要考虑有遗传的可能性,尤其存在以下情况:(1)年轻起病;(2)有家族史;(3)无家族史但父母近亲结婚;(4)临床表现为对称性症状;(5)多部位受累。
同时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过程中,需要从以下6个维度进行综合考虑判断:(1)临床症状与体征: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是诊断的基础。(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和免疫学检查等,排除其他病因。(3)神经影像检查:如CT、MRI和PET检查等,评估脑部和脊髓的结构或功能异常。(4)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神经传导速度和针极肌电图检查,评估神经和肌肉的功能。(5)神经肌肉病理检查:通过活检等,直接观察神经、肌肉组织的病理变化。(6)基因分析:选择合适的测序方法,识别可能的遗传变异。

基因测序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我们识别和确诊单基因遗传病的能力。正如上述病例所示,许多神经系统常见症状也可能由单基因突变引起。因此,在临床诊治过程中,不能忽视遗传因素的潜在影响。

基于二代测序围绕神经遗传病发现新致病基因 

十余年来,全球神经遗传病领域发现新致病基因400余个,笔者团队发现了8个新致病基因,包括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致病基因PRRT2KCJN10、原发性家族性脑钙化致病基因MYORGCMPK2、遗传性痉挛性截瘫致病基因UBAP1COQ4、腓骨肌萎缩症致病基因SARS1及眼咽远端型肌病致病基因RILPL1,为此类疑难罕见病的诊治提供了更多的依据。

一般来讲,发现新致病基因的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以临床为根本:发现新致病基因的第一步是基于详细的临床资料收集。先证者的临床症状、病史、体征等信息是研究的基础。通过详尽的临床评估,能够初步判断疾病的特征和可能的遗传模式。对先证者家系进行全面考察是关键步骤,通过家系图谱绘制,可以了解家族成员的健康状况,寻找遗传特点。注意不能仅依赖患者及其家属的口述描述,而要通过实际调查明确家系成员的患病情况,避免信息偏差。同时要进行多中心合作扩大样本量,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发现新致病基因的概率。通过病例共享和合作共赢,不同研究团队可以优势互补、协同攻关。例如,笔者团队与樊东升教授团队合作,揭示了SerRS基因杂合突变导致腓骨肌萎缩症,这正是多中心合作的成功案例。

2. 以基因分析为核心:基因分析是发现新致病基因的关键环节。利用先进的测序技术(如全外显子组测序、全基因组测序、长读长测序等),可以高效地筛查基因变异。选择合适的测序技术也非常重要,不可一味追求昂贵的技术,而应根据研究需要和预算选择最适合的方案。发现新的基因突变后,需要进行多方面验证。首先是利用一代测序技术(如Sanger测序)对新发现的基因突变进行验证,确保测序结果的准确性。其次,在大样本正常对照人群(如1000例)中进行筛查,确认新发现的突变是否存在于正常人群中,排除常见的无害变异。此外,还需通过家系内部验证,观察所发现的突变是否与疾病表型共分离。最后,通过其他家系的研究,进一步验证新发现的突变是否具有普遍性和一致性。

3. 以功能研究为关键:功能研究包括体内和体外两方面。体内功能验证主要在动物模型(如小鼠、斑马鱼等)中进行基因敲除或敲入实验,观察基因突变对生物体的影响,揭示基因突变导致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体外功能研究主要在细胞模型中进行,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在细胞系中引入或修复基因突变,观察细胞行为、信号通路和功能变化,理解基因突变的分子机制。跨物种验证是指在不同物种中进行功能研究,确保发现的基因突变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意义。例如,可以在模式生物(如果蝇、小鼠、斑马鱼等)中进行基因功能研究,观察基因突变对这些生物的影响,从而验证其在进化上的保守性和重要性。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综合研究,我们可以系统地发现和验证新的致病基因。以临床为根本,确保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以基因分析为核心,利用先进技术开展高效筛查;以功能研究为关键,揭示基因突变的生物学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在遗传病研究中取得实质性突破,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

需要指出的是,非编码区变异将是未来遗传学研究的主战场。非编码区是指基因组中不包含编码蛋白质所需信息的区域。在人类基因组中,约有98%的DNA属于非编码区。非编码区曾被视为基因组的“暗物质”,但随着研究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非编码区在基因表达和调控、RNA合成、染色体结构、基因组稳定性及进化等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随着基因诊断及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非编码区在神经系统单基因病及多基因病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中起到愈发重要的作用。

总之,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日益广泛,我们有望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和预防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通过重视常见病中的遗传因素,临床医生可以更早地识别和干预潜在的遗传病,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和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时,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也将推动医学科学的进步,揭示更多疾病的遗传机制,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来源 |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编辑 | 董晓慧
审校 | 仇俊鑫

神经时讯
《神经时讯》是致力于促进国内外最新神经病学技术的发展和学术交流的平台。平台设临床病例解析、医学人文、疾病专栏、会议报道、学术争鸣、基础研究等学术栏目,注重内容的时效性与实用性,将选择本季度最新会议及研究的内容进行介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