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睡困难(成人入睡潜伏期>30 min);
• 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2次);
• 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5 h);
• 症状每周出现≥3次;
• 必须伴有日间功能障碍或日间的痛苦体验(日间功能障碍主要包括疲劳、情绪低落或易激惹、躯体不适、认知障碍、焦虑情绪等)。
一些人虽然睡得少,但没有与失眠有关的日间损害症状,那么就不应被诊断为失眠。如果失眠是由于其他睡眠觉醒障碍、精神障碍、其他医学情况或某种物质或药物引起的,也不应诊断为失眠,只有当失眠是临床关注的独立症状时,才诊断为失眠(表1)。
注:符合A、B、C、F而睡眠紊乱和相关症状持续不足3月者诊断为短期失眠;不符合慢性和短期诊断者可谨慎考虑其他失眠
• 改善睡眠质量和/或增加有效睡眠时间;
• 防止短期失眠转化成慢性失眠;
• 减少与失眠相关的躯体症状或与精神疾病共病的风险;
• 恢复日间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尽可能避免包括药物在内的各种干预方式带来的负面效应。
其中,药物治疗包括苯二氮䓬受体激动剂[苯二氮䓬类,非苯二氮䓬类(non-BZD),新型苯二氮䓬受体激动剂]、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剂、褪黑素和褪黑素受体激动剂、抗组胺H1受体药物、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物、抗抑郁药联合苯二氮䓬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作用的抗精神病药、麻醉类药物等,常用于失眠治疗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用法用量、适应证及不良反应以及治疗流程见下表(表2)。
注: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N/A:不适用的/无法提供的;妊娠分级:C-可能有害,D-孕妇慎用,X-孕妇禁用;哺乳分级:L2-较安全,L3-中等安全,L5-禁用
而失眠的心理治疗广义上是指心理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本质是改变患者的信念系统,发挥其自我效能,进而改善失眠症状,主要包括:认知调节(如睡眠卫生教育、认知矫正)、行为调节(如睡眠限制方法、刺激控制方法)、情感调节(如正念放松、矛盾意念法、冥想、催眠等)以及运动调节(如八段锦、太极、慢跑、挥拍类运动等)(表3)。
图1 失眠药物治疗的流程
老年人群指南推荐首选非药物治疗,尤其强调了CBT-I的价值,药物方面推荐选择non-BZD、食欲素受体拮抗剂、褪黑素受体激动剂、褪黑素缓释剂等,镇静催眠药物推荐最低有效量并且短期应用,长期用药推荐间歇疗法。
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则推荐首选睡眠卫生教育,推荐CBT-I,如效果不满意或难以依从时可选择non-BZD。
围绝经期和绝经期女性指南推荐除了与普通人进行相同处理之外,须关注激素水平,雌激素替代治疗需多学科共同干预。
儿童及青少年失眠推荐首先尝试CBT-I,效果不佳时可考虑药物治疗作为整体治疗方案的一部分,须注意药物说明书的年龄限制并权衡风险和获益。
倒班人群常常存在睡眠不足、睡眠质量降低和昼夜节律紊乱,因此夜班结束后的睡眠环境应该避免光及噪声污染,睡前1 h内避免娱乐活动,为避免睡眠惯性影响可在夜班前接受清晨光照强度的光照射模拟并于凌晨2~3点增加1次光照射,倒班频率不应过快因此夜班时间尽量不超过16 h/周,有条件者应在轮班时小睡10~20 min,值班前也应适当地储备睡眠。
伴有其他睡眠障碍如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呻吟、不宁腿综合征、反复噩梦、睡眠相关腿痉挛等,应该根据患者诉求给予相应的评估和治疗,或根据共病的病因进行干预和诊疗。
伴有或躯体疾病/精神障碍共病时,应根据不同的共病选择不同的治疗模式,必要时应当请专科医生会诊,在此不加赘述,具体可查阅本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版)[J].中华神经科杂志,2024,57(6):560-584.
来源|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
审核|柳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