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在矿业领域,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和矿产储量(Mineral Reserve)是两个关键概念,它们在经济可行性和开采潜力方面有着显著的区别。在NI 43-101报告中,通常位于第14章和第15章附近论述。本文简要介绍了这两个概念的区别。
(1) 地质证据:矿产资源的量、品位和分布通常基于钻探结果、采样和地质建模等方法进行评估,即位置、数量、品位、地质特征已通过地质工作确定,有合理预期可以进行经济开采。
(2) 分类:矿产资源根据置信度从高到低可以分为三类:探明资源量(Measured)、指示资源量(Indicated)和推断资源量(Inferred),这些分类反映了对资源存在的信心程度。
(3) 经济潜力:虽然矿产资源可能具有经济价值,但其实际经济可行性需要通过更深入的研究来确认,这些研究考虑了市场价格、开采成本及技术发展等因素。
14 MINERAL RESOURCE ESTIMATES 矿产资源估算
14.1 Modelling Procedure 模拟过程
14.1.1 Data Used 使用的数据
14.1.2 G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地质解释
14.1.3 Definition of estimation domains 估算域的定义
14.2 Database 数据库
14.2.1 Other Elements 其他元素
14.3 Compositing, Statistics and Outliers 组合、统计和异常值分析
14.4 Contact Analysis 接触分析
14.5 Variography 变差函数分析
14.6 Block Model and Resource Estimation Plan 块体模型和资源估算计划
14.6.1 In Situ Dry Bulk Density Estimation 原位干密度估算
14.7 Validations 验证
14.7.1 Global Bias 全局偏差
14.7.2 Drift Analysis 漂移分析
14.7.3 Visual Validation 视觉验证
14.8 Resource Classification 资源分类
14.9 Copper Content in the Deposit 矿床中的铜含量
14.10 Resource Tabulation 资源表格
14.11 Comparison with the 2019 Resource Model 与2019年资源模型的比较
(3) 修改因素:在将矿产资源转换为储量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采矿损失和贫化、冶金特性、基础设施及法律环境等,这些被统称为“修改因素”。
15 MINERAL RESERVE ESTIMATES 矿产资源量估算
15.1 Introduction 引言
15.2 Base Case Considerations 基础案例考虑因素
15.3 Block Model 块体模型
15.4 Material Types (Mineralization) 物料类型(矿化)
15.5 Mining Dilution 采矿贫化
15.6 Cut-off Grade 截止品位
15.7 Pit Optimization 矿坑优化
15.8 Mine Design 矿山设计
15.9 Mineral Reserve Statement 矿产资源量声明
4. 结束语
(1) 储量是资源量中经济可采的部分
(2) 资源量→开采设计和经济评估→储量
(3) 探明和指示资源量可转化为储量,推断资源量不能直接转化为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