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啦!

政务   2024-10-15 10:33   北京  

“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十年过去,这句真挚的歌词,也许是对这所院子、这群人们最好的注解。

又是一个新学期。北大静园四院的门口,人群又热闹了起来。

新生入学,不同颜色皮肤的年轻人来到庭前,驻足,交谈,留影。他们是北大燕京学堂第十批新生。和着庭前的欢声,燕京学堂也迎来了她的第十个生日。

自十年前成立以来,世界各地的年轻人来到这里上学、生活,林林总总,有一千多人。他们把这里的所见、所知、所感,带回了自己出发的地方。他们则在此欢笑,拥抱,同时把这里也当作了自己的第二个家。

正如那首流传甚广的中文歌曲所唱: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像音符一样流淌,贯穿这十年的空间与时间。



换一片土壤,生长


古装剧《芸汐传》上映后,安君傲(Antonio Roberto Quiroz Soto“二刷”了。一开始从朋友圈里刷到几张剧里的截图,他就被场景和服装吸引了。问了朋友剧名后,他打开视频软件开始追剧,这也是他第一次看中国古装剧。

小时候,这个墨西哥小男孩就对中国古代文化感兴趣。高中时,他开始学习中文,在孔子学院的“春晚”上表演了节目。也是在这里,他第一次听说“北大”,并获得了来中国学习的机会。

第一次来北大的那天,学校里正在举办国际文化节。感受着校园的氛围与情景,安君傲做了个疯狂的决定:从墨西哥最好的大学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退学,来考北大。经过艰苦的努力和激烈的竞争,他成功了。2018年,他考入北京大学燕京学堂,成为一名中国学研究生。

由于一直对历史和考古感兴趣,来到燕京学堂的第一个学期,安君傲就选修了考古文博学院张剑葳老师开设的“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专题”。他和同学们一起前往陕西省参加调研,第一次以非游客的身份,去认识中国的历史文明。回来后,他写了一篇关于中国和墨西哥金字塔形结构比较的论文。

张老师给了他许多建议,并鼓励他继续探索这一话题。在与张老师长谈过几次后,这个从小就有考古梦的墨西哥男孩重拾了最初的专业梦想,最终,从进入燕京学堂时的政治与国际关系的专业方向,转专业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考古方向。

这一年,正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拉美小伙儿,在中国实现了自己的考古梦。

2020年7月,安君傲作为毕业生代表在北京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言

在一次荷兰图书馆清仓大拍卖中,还是高中生的史凯恩(Koen Smeets注意到了一本满是灰尘的书,书名为《世界历史:中国》。这个荷兰小伙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一路来到中国,在燕京学堂研究中美学术关系。

史凯恩研究的是1978年中美学术关系重新建立这一课题,为了这个课题,他专门创立了一个播客,名叫“中国通”(China Hands) 。做播客时,他采访了许多嘉宾,虽然这些人能够流利地使用中文、并在中国生活了许久,但是他们都表示自己所学只是冰山一角,中国的文化、社会、历史、发展是浩瀚无垠的海洋。史凯恩发现,只有到了中国学习,与中国人相处、交流,才能真正地认识到中国。

“如果没有北大燕京学堂,我就没有机会亲身体验中国。”亲身在中国逛故宫,逛大街,跟老师同学们吃饭聊天,史凯恩觉得,“中国人是我的老师。”正是通过这些亲密的经历,人们才能对一个国家的文化和社会有深刻的了解。

史凯恩第一次来到故宫

这里的年轻人们,朝着各种方向伸展自己的热爱。毕业于英国牛津大学的柯若波(Robert Krawczyk参加新丝绸之路项目,从格鲁吉亚阿纳克利亚出发,一路到达上海,还受到中国科幻小说和俄罗斯宇宙学说的启发,为blip.land网站拍摄视频;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陈沅增(Yuan Zeng Ashley Tan会说14种语言;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何依然,曾在美国国会实习,也在苏格兰小学担任过汉语教师......诞生自不同的文化的生命个体,在这片中国的文化土壤上,汲取独特的养分,恣意而多元地生长。



碰撞与交响


来自美国的毛敬宇(Joe Mazur),在2015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后,来到了燕京学堂。“来这里的外国学生都是对中国问题感兴趣,希望以开放的心态将自己浸染到一个不同的文化环境中。”

跨学科教育是北大燕京学堂倡导的学习和培养方式之一:既包含对于文史哲等中国古典学问的研究,更着眼于对中国现实问题的观察和思考。学堂设立了政治与国际关系、经济与管理、法律与社会、哲学与宗教、文学与文化和历史与考古六个专业方向,60余位教师为学生开设了48门中英文课程。毛敬宇选择的是政治与国际关系方向,而这个方向的课程则改变了他对中国如何看世界的固有印象。

在学堂的生活,不仅仅是上课、学中文,更多的是一种经历,其中的许多东西“是我作为游客时不能体验到的”。比如,毛敬宇发现中美两国人际关系的微妙不同:在美国,“如果我去买杯咖啡,我和营业员会互相很热情地打招呼。”而在中国,人们当然也很友善,但“比如我去买东西,我和营业员之间只会有一种商业交易的互动,我们不会热情地互相打招呼”。但是当他和中国人成为朋友后,“我们之间的亲密度会超过在美国朋友亲密的程度。”

在中国学习与生活使他“处于一个有利的位置”,可以看到东西方各自的优势。“我理解他们采取不同方式的道理之所在,并且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与职业道路中,我可以综合这两者”。

毛敬宇在燕京学堂

越来越多的世界青年在这样的碰撞中迸发了新的思考。本科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的王黎飒(Aliza Warwick,看到上海人民公园的“相亲角”,很好奇为什么中国会有这么多父母给孩子找对象,便以此为内容写了毕业论文,并因此报考了燕京学堂,希望更深入了解中国人。英国的施睿建(James Ashcroft毕业于伦敦大学学院,来燕京学堂不久后,就发现了中国有很多茶,龙井茶、普洱茶,还有宋朝的“茶圣”陆羽,但在国际市场上,为什么是国外的立顿红茶更有市场呢?这引发了他的思考。历史感和时代感交织在一起的问题,在世界青年的脑海中此起彼伏。

2017年9月,2017级中外新生代表合影

陈正勋作为学堂的首届中国学生,毕业后作为福州政府的经贸代表赴印尼开展工作。受益于学堂的教育经历,他能够更好地理解“万岛之国”的多元世界。美国驻华大使鲍克斯、泰国公主诗琳通等国际嘉宾曾访问学堂,高盛亚太区主席施瓦茨为他们演讲;自己作为王赛老师发起的“益桥未来公益领袖培养计划”创始团队的一员,获得了盖茨基金会等机构的支持;和燕京学堂同学、来自美国的合伙人Kyle一起,建立起“OneBank”品牌并与区域性银行达成合作试点……通过这些经历,他获得了一种集体认同,一种对学术共同体、中外人文交流共同体的集体认同。

陈正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燕京学堂开设核心必修课“实地调研”“转型中的中国”等课程,鼓励师生把中国大地作为课堂,发现书本以外的中国研究。几年来,师生的足迹从北京的三里屯街道、义乌的小商品城,到贵州的苗寨和重庆的高科技园区,遍布全国。他们亲身体验、亲自交流,亲眼看见了一个全面而亦古亦新的中国。

来到燕京学堂读研究生后,白俄罗斯女孩苏小小(Ekaterina Kaligaeva的专业是中国学。她注意到国际上一直存在着对中国有误解的声音,“我觉得对中国特别不公平,因为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她参加了“知行中国·相约甘肃”的研学之旅,亲眼看到中国的青山绿草,亲自踏过甘肃的朔漠清泉,她才真正理解了“百闻不如一见”的意义。

“当那些没有来过中国的人要用一个‘标签’来概括中国的时候,他们又怎能想到中国文明中的历史与地域要素所创造出的丰富与璀璨……”再对国际友人聊到中国时,她都会通过第一视角去给他们看照片、视频,“这些会比看一些官方的报道更加生动。”

苏小小参加 “发现中华之美——在华外国青年‘知行中国·相约甘肃’研学活动”在敦煌鸣沙山留影

“如今,中国可以说是我的第二个家乡了。”苏小小说。



生活与生趣


每一年,都有形形色色的多才多艺的年轻人们,在这里用不同的声音、语调,聊天争论,以不同的表情、姿态,探讨互动。交流碰撞出了各式各样的奇思妙想,大家便开始一起“搞事情”。

“全球青年中国论坛”,就是学生们共同搞的一件极有意趣的“大事”。“全球青年中国论坛(Yenching Global Symposium)”,被称为“YGS”,作为燕京学堂的旗舰活动,由学生们一手策划运营,自2016年起,在每个春天举行。持续三至四天的会期内,世界各国青年与业界专家,在此探讨与中国和全球有关的关键性话题,尝试为世界提供一种解决的可能性。

每年的“YGS”,主题名都是最令人期待、也最有意思的:2017年,论坛主题为“创‘新’:中国创新的身份|Xinnovation: Identity of Innovation in China”,结合“xin”这个题眼,各国青年结合自身学习中文拼音过程中的体验,给“xin”字选了四种写法,分别从“心、新、欣、昕”四个角度,延伸出不同意涵的讨论。2018年,论坛主题为“复兴:中国在全球未来中的旅程|Renaissance: China's Journey in a Global Future”,学生们同样从题眼中拆出了“ren”的谐音,分别从“人、认、任、仁”四个维度,进行更深更广的意义探讨。2019年,论坛主题为“我们:重述中国故事|Wǒmen: Retelling the China Stories”,其中“women女性”与中文拼音“Wǒ Men我们”相结合,巧妙地开拓了一个全新维度。2021年的主题“同舟共济 再创未来|Shared Renewal: Recoupling East with West”,则在视觉设计上,将同舟共济的汉字“同”字,与“Shared”的英文单词,叠合在一个中心,看上去像极了一个同心圆,圈在人们心上。

不管是“谐音梗”或是“文字游戏”,藏在字里行间的意趣,折射出的是不同文化碰撞出的创造力,这股力量又在不一样的形式间不断流淌,反哺到生活中去。

2021年,一场以门为核心意象的跨学科文化展览“我,門”在燕京学堂呈现。两排夜灯被安置在静园四院的小径两旁,那是为下晚自习的同学专门设计的。灯光被调到适度,因为“要保持中国园林中诗的意蕴”。窗上用红色元素装点,当阳光照射进来,光影投在墙上,形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蝴蝶从园中飞来,流连,又落在园中。文化的创造力,在全球五大洲的年轻人身上输入,新的创造又在此不断出现,生长。



因为爱


2018年的夏天,美国姑娘康美丽(Emily Conrad从北大燕京学堂毕业了。第二年,她和中国小伙艾天结了婚。

2015年,康美丽来到中国攻读国际关系专业,就是希望能超越西方的视角,从多级角度、更全面地理解国际。这种尝试,从最初的求学生活里,被一路带入了婚姻生活,乃至整个人生。

丈夫艾天是中国人,康美丽免不了要学习中文。日常交流里,两人因为语言不通发生过沟通不畅和误解,也因此察觉到类似的隔阂与矛盾,在当前的地缘政治事务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原来国与国、人与人,都是一样的道理。

在北大上学期间,业余时间热爱咏唱歌剧的她对中国的传统音乐也痴迷起来。毕业前夕,她在燕京学堂成功地举办了自己的音乐会。现在的业余时间离,她也会跟丈夫去划龙舟、唱中国歌曲。与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燕京学堂一样,康美丽也希望自己和丈夫能成为“两座沟通不同文化的桥梁”。

现在,康美丽的中文老师,是自己的婆婆。婆婆教她中文,也向她学习英语,彼此已经没有交流问题了。“实在不行就用中文”,她爽快地笑。婆媳俩出门逛街时,手拉手臂挽臂,像一对闺蜜。

康美丽和婆婆逛街

无独有偶。毕业于柏林自由大学的德国姑娘瑞奇(Ricarda Brosch,她是燕京学堂第一届学生。在这里,瑞奇遇到了她未来的丈夫——他正是第一届全球青年中国论坛的代表。八年后,两人结婚了,现在有了一个女儿,她从第一天就学会了中文。“这就是我在燕京学堂所经历的重要意义。”这是一种改变生活的经历,更塑造了一个人的人生。

瑞奇

有人在这里收获爱,有人则因爱而来到这里。苏小小与中国的缘分,便是由父母开启。在读初中的最后一年,她在爸妈的引领下接触到了中文,因为爸妈觉得“学习中文对未来发展很有帮助”,并鼓励她报名孔子学院的零基础中文班。2017年,“汉语桥”比赛在湖南长沙举办,沉迷中国茶文化的妈妈为苏小小准备了两个行李箱,一个箱子用来装比赛所需的服装用品,另一个箱子则专门为妈妈带回中国的茶叶。在妈妈的影响下,苏小小逐渐了解中国文化及其历史,更加深了对中国的感情。

苏小小身着华服

燕京学堂的同学们开玩笑说,以后去世界上哪个地方旅行,都可以找到一张沙发了。“任何一位现在的学堂同学,五年十年后都仍然会是我的朋友。我现在记得每一个人的名字,他们从哪里来。我甚至可以告诉你某个人的宠物叫什么!” 第一届燕京学堂的俄罗斯学生爱琳娜(Anastasiia Ilina大笑着说。

同为第一届学生、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的美国学生艾文(Cody Abbey也说:“我的中国朋友已经比我的美国朋友多。”他在学堂十周年时再次回到了北大。走进东门的那一刻,熟悉的地点和场景唤起他的回忆。“我记得当我走过跑道和邱德拔体育馆时,北京大学自行车队的紧张训练;我记得我和朋友在未名湖边散步时的沉思;我想起了我们曾在勺园举行的许多生日聚会和节庆活动。”他形容起这座园子对自己的意义:“就像家一样。”

艾文

“我们这些人不会永远在中国,但是我们的心里永远会有中国。”这是所有燕京学堂同学们的共同心声。

新学期伊始。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落在一屋子肤色各异的年轻面孔上。背着书包、端着咖啡的学生们进进出出,呼朋引伴。英文的寒暄声响起,夹杂着笑声。

又一届毕业生已经离开,新一届学生已经到来。他们在此,留下笑容,带走歌声。明天这歌声,飞遍海角天涯。明天这微笑,将是遍野春花。

来源 | 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

素材参考 | 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侨报、中国青年报

文字 | 陈雪霁

图片 |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

排版 | 王俊晔

责编 | 戴璐瑶

<<左右滑动查看栏目>>

北京大学
爱国 进步 民主 科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