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五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展示与观摩||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2课《腊八粥》

文摘   2024-11-27 06:06   贵州  

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2课《腊八粥》

【上课教师简介】

何小青,男,北京市海淀区红英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教学副校长,北京市优  秀教师,北京市语文骨干教师,北京市小学语文课例组成员,北京市特级教师工  作室学员。先后获得“第四届全国‘教育艺术’大赛”“北京市语言学会展示课” 一等奖,两次获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在《北京教育》《基础教育参考》 等刊物发表文章10余篇,作为主编出版多册图书;参加全国、北京市等各级课  6项;居家学习期间,多次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授课。

六年级下册第2课《腊八粥》教学设计

北京市海淀区红英小学何小青

【教材分析】

《腊八粥》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民风民 ”为主题,编排了《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四篇课文, 充满了浓郁的民俗风情,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能让学生充分体会民族文化的博 大精深,感受中华传统习俗中蕴含的人情美、文化美,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热爱。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分清文章主次的意义以及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详 略,均指向篇章构建。单元习作话题是“家乡的风俗”,将人文与语文要素相结 合,内容上,引导学生探寻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感受风俗文化;写法上,“抓 住重点,写出特点”,体现对自己习作结构的合理安排及重点部分的详细描写, 彰显了阅读与表达的紧密结合,体现了素养的整体发展。

民风民俗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纵观本套教材,在各个学段都编排了与“传  统文化”相关的单元,从二下的《神州谣》《传统节日》到三下的《纸的发明》 《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再到五上的民间故事单元,五下的古典名著 单元,综合性学习单元“遨游汉字王国”……学生经历从感知文化、理解文化、


认同文化再到传承文化的发展过程,始终浸润在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悟与探索之 中。

本篇课文是沈从文先生早年的小说《腊八粥》的前一部分。作者用细腻的笔 触,通过小孩八儿的视角,写他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喝粥的过程,将甜蜜 温馨、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场景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一并浓缩进了腊八节的风俗画 面中,富有想象空间,留给人们无限的回味。课文语言通俗简练,童趣十足,人 物对话彰显个性,妙趣横生,将读者引入美好的腊八风俗中,感受腊八粥的甜蜜、 家庭生活的温情。

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能够从描写人物的细节中 体会特点,但在民风民俗视角下体会人物、感受作者篇章结构的精妙还需进一步 引导。本节课是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在引导学生了解风俗特点、感受传统文化的 同时,还需要体会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详略的意义。在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上处 于承上启下的位置,这就要求学生整体把握单元目标,系统关联学习任务。本次 设计引导学生走进民风民俗的画面,感悟背后的真情,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体会作者篇章构思,明晰重点部分的写法与精妙,帮助学生达成思维和能力的进 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会写“腊、粥”等14个字,会写“腊八粥、感”等18个词语。

2. 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吃粥”两部分内容,了解“等 ”部分包含四个场景。

3. 能把自己读课文时的初步感受批注在课文旁。 【教学过程】

一、了解单元

1.聚焦单元导语,了解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明确单元学习的重点。 2.浏览单元课文,了解本单元单元内容。

二、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1.板书课题,了解作者。

沈从文(1902—1988) 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现代著名作家、历史 文物研究者。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体现出乡村人民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沈从文的代表作品有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烛虚》等。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3.学习字词。

(1)学生自主学习生字,交流易错笔画。

(2)指导书写重点生字。

(3)理解词义。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默读课文,自主思考。

出示学习提示,思考:课文写了哪些内容?哪部分写的详细?哪部分写的简 ?

预设:主要写了“等粥”和“吃粥”两部分。“等粥”部分写得详细,“吃 ”部分写得简略。

2.概括场景,厘清结构。

学生思考:详写的部分,作者写了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

(1)学生自学。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师生梳理结构。

(4)学生在课文旁批注小标题。

预设:盼粥(第2—8自然段)分粥(第9—12自然段) 猜粥(第13自

然段)看粥(第14—17自然段)

四、初读批注,提出问题

1.边读课文边想象,批注自己的初步感受。(学生自由批注感受) 2.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板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走进文本中所描绘的场景,体会腊八粥的甜美、 生活的温情。

2.能整体把握结构,关联文本、资料和生活经验感悟作者的情感,体会 详略安排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3.关联整合不同作家笔下的腊八粥,了解风俗背后的情感与文化。

【教学准备】

(一)学生学习准备

熟读课文《腊八粥》,完成本课预习单与第一课时的学习。

(二)教师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回顾全文内容,明确结构

1.回顾内容结构。 2.聚焦核心问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梳理全文内容,通过回顾文章结构,明确 章的组织框架,进而聚焦于文章的核心问题。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能够加深 文本的理解,培养分析和概括能力,为深入探讨和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二、品读语言文字,感悟情感

1.自主交流,读出文中人物的情感。 2.关联生活,读出文字背后的情感。 3.结合资料,读出作者的情感。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多层次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验和感悟 文中的情感。首先,通过自主交流,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八儿情感的理解;其次, 通过联系生活经验,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最后,结合作者背景 资料,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这一过程旨在是提高学生品读语 言文字的阅读力和感悟鉴赏的审美力。】

 、关联整合,体会风俗中的情感与文化

1.关联资料,发现节日美食中共同的情感与风俗。 2.回归单元,整体认识风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探寻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感受风 俗文化,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给我们的温馨美好。】

【板书设计】(基本思路,课上由师生共同讨论丰富内容):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自由读、师生合作读等方式发现第一自然段的写作特点,并仿照这 一自然段写出自己心中的美食。

2.能在交流、分享自己所写的美食和所熟知的风俗中,继续感受风俗背后的 情感与文化。

【教学过程】

 、再读第一自然段,梳理结构,发现美好

1.师生合作读第一自然段,梳理结构。

2.联系全文,结合语文园地,发现文字中的美好。 3.仿照第一自然段,写一写自己喜欢的美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和体会第一自然段的写法,先写不同年龄结构的 人都喜欢腊八粥,再从“看、闻、品”三个角度写腊八粥的食材、做法,呈现出 亲切温馨浓郁的美好生活图景。同时结合语文园地,尝试用丰富多样的语言表达, 表达不同美食的美好寓意。】

二、联系全文,品读文中生动语句。

1.发现细腻描写腊八粥的语句,品读感受。 2.仿照写法,修改自己笔下的美食。

3.小组交流,分享美食背后的美好。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学以致用。把传统美食背后的美好 寓意以及日常生活的美好图景表达出来。】

三、拓展名家笔下的节日美食,丰富对风俗的认识。

【设计意图】从学习作者笔下的腊八粥,到自己写喜欢的美食,再到拓展更 多名家的节日美食,拓宽视野的同时,更深入、全面地了解民俗蕴含的美好寓意, 感悟传统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传承民俗的意愿。



课标
统编语文教学,瞻前沿教育思想,汇名家教学实践;集语文学习资源,享阅读滋养成长! 统编教育,还需你懂; 语文教学,还需你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