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想再玩5分钟”:两种妈妈的回答,让孩子未来过着两种人生

教育   2024-09-12 16:02   广东  

作者:暖心

原创首发: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


前两天刚到家门口,就看到邻居将孩子往外赶,嘴里还在说:“既然你这么爱玩,就玩够了再回家。”

见状,我立马询问缘由。

原来,男孩在家里玩,到了写作业的时间,妈妈就提醒他,男孩却说“再玩5分钟”。

结果,他又过了半个小时都没有去写作业。

邻居说:“我提醒了他快半个小时,说好的五分钟,结果都快半个小时了还是在玩,你说气不气。”

看着这样的场景我感触特别深,因为这样的画面我也曾经遇到过无数次。

我们发现,现在的孩子特别爱讨价还价。

有时候,当我们不让孩子玩了的时候,总是等来孩子的一句“我想再玩五分钟”

这时候,父母总是陷入妥协和拒绝之间挣扎。

妥协吧,又觉得容易将孩子惯坏;拒绝吧,又很容易引起孩子的抵触心理。

其实,从孩子3岁过后,独立意识支撑着他们“心里想要什么,就去争取什么”。

面对不断提要求的孩子,妈妈的不同回答,决定了孩子未来的不同人生。

1 -

拒绝派父母总是在说“绝对不可以”

曾经遇到过一对母女。

为了省事,妈妈把手机给女儿玩。

当妈妈想起来要将手机收回时,女儿不愿给:“我再玩一会吧。”

妈妈当时就生气了,立马夺过手机说:“不行,你已经玩这么久了,不要得寸进尺。”

当时女儿倒在地上撒泼打滚,是被妈妈一手提着离开的。

面对孩子的要求,这样强势的拒绝对孩子来说并不是好事。

心理学家布鲁斯·格莱朗博士说:

频繁地拒绝孩子,是最不恰当的拒绝方式;孩子仿佛被推到了门外,会委屈甚至愤怒。

当孩子总是听到“不可以、不行”等词汇时,会有一种被压迫的感觉。

父母给出毫无商量的态度,会暴露三种问题:

无视孩子的情绪、忽略孩子的需求、不重视孩子的内心感受。

这样的拒绝方式更多的是父母在发泄自己的情绪,而选择控制孩子,所以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孩子是越被禁止就越想要。

当孩子的要求被拒绝后,有一种愿望被剥夺的感觉,它会藏在内心深处让孩子耿耿于怀。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实验:

他们交给研究对象22种不同的任务,只允许他们完成一半的任务,另一半则半途而废不让其完成。

实验后,让他们立刻回忆刚才做了什么。

结果,未完成任务的有68%被回忆起;而完成任务的只有43%。

实验证明,未被完成的任务更会让人记忆深刻。

它在说明,当孩子的需求未被满足时,可能会激发他对这件事更深的欲望。

当孩子提出“我想再玩几分钟”时,可能是在诉说一种“语言”,就是“我还没有玩够”。

孩子提出要求,证明了他内心需要。

一旦被父母无情地拒绝,就会让孩子更想玩而无法投入到另一件事情当中,反而会不惜一切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拒绝,会让孩子压制的缺口被激发得更彻底,也会更深。

2 -

被拒绝的孩子,最后成了“敏感的自卑者”

其实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更多的行为都是在反映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比如:还没有玩够,就会说“我还想再玩5分钟”,不会考虑他的作业还有很多。

想吃炸鸡,不会在意花的钱多还是钱少…

但是很多父母不明白这一点,总是拒绝去满足孩子,却没想到它会成为让孩子内心自卑的导火索。

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美籍华人从小就患上了严重的拒绝敏感症。

因为小时候,他在超市看见了一个橘子罐头,让妈妈给他买。

当时妈妈说:“这罐头的钱,抵得过我们吃一顿饭了。”

于是那天他没有如愿。

后来有几次,遇见同样的事,妈妈用同样的话拒绝了他。

有一次,爸爸悄悄带他去吃炸鸡,结果被母亲大骂一顿,还吼爸爸:“你什么都惯着他,长大了还得了。”

后来,他看到同学吃雪糕,不敢向父母要,因为一旦他开口得来的就是拒绝和教训。

到了高中,妈妈终于要给他买他最喜欢的我爱罗背包,虽然他很想要,但是还是拒绝了:“这个太贵了,还是不要了吧。”

其实他并不是不想要,而是不敢要。

总是被拒绝的孩子,会在潜意识里形成“我不够好、我不配得到”的心理状态。

这样的感觉会让他成为一个“敏感的自卑者”。

有心理学家最早提出一个词叫“拒绝敏感”
这类的人会对他人的拒绝产生过度的情绪以及行为反应,总在焦虑中预期自己将会被拒。
而拒绝敏感者的形成与早期的成长经历有关,早期的拒绝创伤与拒绝敏感者有必然的联系。

就如同华裔网友那样,因为被拒绝的太多,让他害怕被拒绝,所以他宁愿不去拥有。

他说:

长大后,经济独立了,买了很多童年没有得到的东西,不管拥有多少东西,但是内心始终觉得“我不该拥有”。

拒绝一旦成为孩子的常态,内心就形成一种心理:要获得别人的接纳和支持,就要忍受被拒绝。

永远只会考虑别人的需要,而不会争取自己的利益。

所以,他们不仅失去开口的欲望,还有内心的匮乏感,让他永远活在自卑当中。

3 -

善待孩子的要求,

就要常说“好的,妈妈知道了”

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曾经根据研究儿童行为,定义了四种教养风格:专制型、放纵型、权威型和忽视型。

其中的教养风格将“严”与“爱”相结合,被人认为是最合理、最容易被孩子接受的。

权威型的父母会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对于孩子的要求,通常会用“可以”代替“不行”。

这样的教育是最有智慧的,在原则中包含尊重,在尊重里又为孩子塑造原则。

知乎上有一个女孩说,她从小就喜欢芭蕾舞。

为了培养她父母倾注了很多精力和金钱。

从5岁开始,她几乎每天都要练习芭蕾舞,但是那时候特别贪玩。

看到她的同伴玩耍时,她都很羡慕。

有几次她不想训练了,她就央求妈妈让她出去玩。

妈妈没有拒绝她,而是打电话给舞蹈老师询问了她的训练情况。

当时,老师很认可她,并在妈妈面前表扬了她,于是妈妈对她说:

我知道你这段时间很辛苦,你想出去玩可以,但是你不要因为玩而忘了自己的初心。

她知道,妈妈在提醒她要掌握分寸。

后来,她在舞蹈上的训练更加刻苦,每一次她累的时候,父母从来不阻止她放松。

因为父母给了她同等的“自由”,所以每一次练习她都加倍刻苦。

后来,她考上了舞蹈学院,突然明白父母为什么从不拒绝她的要求。

她说:

被拒绝,会让初心偏移,只有被允许尝试过“欲望”,你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是啊,被充分满足过的孩子,现实感都特别强。

生活中太多的例子告诉我们,强势的父母只会招来孩子的逆反。

而反观那些童年经历过“放纵”的孩子,才会进行自我整合,发现和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但是这不意味着,孩子有要求父母就该妥协。

有一位育儿专家曾经分享过,拒绝孩子时要说“可以”。

她讲道:

有一次,她一直提醒女儿去写作业,女儿当时看动画片正入迷,就说“想再看一集”。

当时她说了一句:“可以,妈妈知道你还没有看够。”

接着,她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和女儿约定好最后的时间,在双方达成一致后再看最后一集。

接着又做了第二件事,她放下了手中的事情,搬了一个凳子坐在女儿旁边陪她一起看。

这时候的女儿显得心不在焉,看动画片的时候时不时地看一看妈妈,时间一到,她立马将电视关掉了。

因为这件事,她给父母提出了两点建议:

1)孩子有需求,接住孩子的情绪

千万不要在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去和他对抗,一定要对孩子说“好的、妈妈知道了”。

这句话能减少孩子的防备心理,同时包含了“认同感”和“看见感”,让孩子觉得我们在照顾他的情绪。

2)满足孩子需求的同时,陪他一起完成

当孩子提出“再看五分钟”时,父母满足孩子需求的有效动作是“陪他一起”。

这一行为让孩子觉得“妈妈尊重我”。

陪他一起会让孩子内心安全感滋生的同时,保持自我的原则。

这样的孩子会更加自信,因为被允许表达需求,会激发他的表达力和抉择能力,让他成为一个自信而有主见的人。

孩子的需求需要被善待,父母“温柔而坚定”的爱,是给孩子最好的成长。

4 -

国际沙盘游戏师高岚说:

在儿童成长期,如果心灵没有成长,你变得很聪明,但学习再好,总有一天要弥补回来,你的心灵在哪儿,你会回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灵魂。

心灵的成长,就是让孩子内心变得充盈。

它的主要“成分”是:被允许、被尊重和被关注。

孩子本来是独立的,有些事父母越阻止,孩子欲望越容易攀升。

不妨换一个角度,允许孩子去尝试,让孩子在体验过放纵和失败以后,让他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灵魂。

好的父母,绝不会做“棒打”孩子成长的推手;而是做孩子成长背后的谋划者,为孩子的未来“添砖加瓦”。

立即预约直播,小七老师来教你
怎样让父母成为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
点击预约

-END-

本文首发平台: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传播萨提亚、NLP、催眠、家排、NLP教练技术、亲密关系等实用心理学,与大师相遇,让心理学快速改变你的人生,转载仅限微信公众平台,请联系授权。

小七育儿专栏
0-6岁宝宝成长的关键问题,在这里都可以找到答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