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单元内,很多人都不习惯表达爱,大家都有一种默契,那就是:爱无需表达,所爱之人自然会懂。在不少关系里,正是由于缺少了爱的表达,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误解。拿亲子关系来说,很多孩子都会感觉到与父母的疏离,哪怕父母每天都陪伴在身边。
孩子这些“不爱”的错觉,往往是因为父母没有将爱正确、有效地传达给他们。想要孩子感觉被爱,有时候就需要大人正确地表达。
美国盖瑞·查普曼博士在《儿童爱之语》一书中解释道:“如果要让孩子感受到被爱,我们必须学习表达他们的独特爱语。”
表达孩子的爱之语最能够满足他们对爱深切的需要,这五种爱的语言是:温柔的接触、鼓励的话语、精心的时刻、接受礼物和服务的行动。
- 1 -
在孩子出生后的最初几年,拥抱和亲吻婴儿几乎是父母天性。“常被人牵着、拥抱和亲吻的婴孩,比那些被人长期甩在一边且无人碰触的孩子更容易发展出健全的感情生活。”
父亲用肩膀驮着孩子,妈妈将孩子呵护在怀里,自然的身体接触给孩子备受呵护的感觉。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有的父母便不知道如何与孩子进行身体的接触,其实,每个孩子在不同年龄段所需要的身体接触也会有所不同。比如,7、8岁及以上的孩子,我们可以拥抱、击掌、牵手、晚安吻或是摸摸孩子的头,这对于成长中的孩子都是充满爱的表达。有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可能会排斥父母的身体接触,甚至感觉尴尬,这时,我们只需尊重他的感受,尝试寻找向青少年孩子表达爱的触摸方式,比如拍拍他的肩膀。- 2 -
口头表达爱也是我们能想到的最简单方式 ,这件事虽然听上去很简单,实际上很多父母要么不善表达, 要么用错了语言或语气。曾经看到有网友说,小时候踩到铁钉,脚流了好多血也不敢对爸爸说。因为她认为父母看到受伤自己,第一反应不是关心:“你感觉怎么样?”而是会指责、攻击她:“你活该。”很多父母表达爱的方式就是这么“拧巴”,明明很心疼孩子,说出来的话却是带着刺的。即使父母的初衷再好,也无法通过这些刺耳的话将爱与关心传递给孩子。我们常常说的“好好说话”,其实就是多说“善意的话”,少说“伤人的话”:当你学会使用肯定、真挚以及善意的言语,你也会渐渐成为一个更温柔、包容的家长。- 3 -
精心的时刻
精心时刻的意思是指给予孩子全心的关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质量陪伴”。陪伴孩子,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心灵的交融与情感的互动。《高质量陪伴:如何培养孩子的安全型依恋》一书将陪伴定义为四个“S”:①安全(safe),他们感到自己受到保护,免受伤害;②被看见(seen),他们知道你关心他们,关注他们;③被安慰(soothed),他们知道你会在他们受伤的时候陪在他们身边;④有保障感(secure),有了前面三个s,他们相信你一定会帮助他们在这世上感到“自在”。当我们在陪伴中做到了这四点,我们也就能够帮助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恋”。这也意味着,我们要全身心地与孩子相处,主动放下手中的手机,有意识地屏蔽掉一切可能干扰我们与孩子共度美好时光的事物,把注意力都聚焦在孩子身上,让孩子感受到被爱,让他知道:“你很重要,我喜欢跟你在一起”。- 4 -
接受礼物
孩子有时候从院子里摘一朵花,作为礼物送给他最爱的爸爸妈妈。在这一刻,父母有一种深深的欣慰感,同时感受到了孩子们纯真的爱。送礼物是一种爱的表达,这是一种小小的仪式,让亲近的人感觉被重视、被在乎。网上流行这样一句话:“孩子们都喜欢不期而至的惊喜,但对可预测的,能期盼的家庭活动更是记忆深刻。”在日常生活中,偶尔给孩子准备一些礼物和惊喜,让他的生活充满仪式感和幸福感。礼物与仪式,代表的是心意,它与花费多少金钱无关,重要的是,作为爱的表达,它是否能够带给孩子被重视的感觉。平淡的生活中,偶尔的惊喜和仪式感,会成为我们和孩子共同的美好回忆。- 5 -
服务的行动
养育子女本来就是一种服务导向的天职,为孩子洗衣做饭、忙前忙后,忙到最后,我们忘了这些看似日常的服务,正是爱的最直接的体现。所谓“服务的行动”不是倡导大家为孩子付出、包办,而是通过服务行动传达爱。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应该做那些孩子不能为自己做的事情,而那些孩子已经会做或者本该会做的事情,父母就不应再包办,比如当孩子上幼儿园之后,你就不能总是追着他们喂饭。最重要的一点是,当孩子发展出独立能力之后,我们也要引导孩子通过服务去爱身边的人。你在为孩子服务的同时也建立了一种榜样——付出服务与劳动,也是在爱自己的家人。孩子也应该学会类似的方式,懂得珍惜他人的付出,进而学会关心人、爱人,从而强化自己对他人负责、对周围环境负责的责任心,最终成为一个成熟的大人并学会通过行动去爱别人。对孩子的爱与教育,需要这些积极正面地表达和行动。
不要怕爱你的孩子,不要害怕会爱坏了孩子,健康的爱,会在孩子行为越轨时及时提出建议,孩子越觉得被爱,管教反而变得更加容易。
被爱灌溉的孩子,可以像野草一样冲破所有的阻碍,向上生长。
点亮文末【在看】,希望我们的爱,都能好好地被孩子感受到。
点击预约👇
编辑 | 不二
本文转载于钱志亮工作室(ID: qzlzgs),原创文章,原创插画,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专注于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幼儿教育领域。著有《入学早知道》《科学的早期教育》《急用先学的140个汉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