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22日19时55分,4名恐怖分子持枪支和爆炸物,在莫斯科近郊“番红花城市大厅”(Crocus City Hall)实施了一起重大恐怖袭击,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截至3月30日,袭击共造成包含5名儿童在内的144人死亡,另造成551人受伤。此次袭击是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本土遭遇的首起恐怖袭击。俄方已将事件定性为精心策划的恐怖袭击和大规模有准备、有组织的屠杀行为。此次恐怖袭击手段残忍、影响恶劣、波及范围广,是全球恐怖主义逆势抬头的又一力证。恐怖袭击后的“番红花城市大厅”(图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番红花城市大厅”恐怖袭击发生后,各方对此迅速回应。3月23日以来,包括中国、法国、英国在内的多个国家和联合国安理会、欧盟、集安组织等国际组织发声谴责恐怖袭击,向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向伤者和遇难者家属致以诚挚慰问,并支持俄罗斯反恐和维护国家安全。乌克兰在此次事件发生后,迅速撇清关系。乌总统顾问波多利亚克表态称,乌克兰与此事件绝无关联,这场战争中的一切只会在战场上决定。泽连斯基办公室也紧随其后发表声明,宣称此事件与乌克兰无关。美国在事后一方面帮助乌克兰力证清白,另一方面又撇清自己的关系。美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表示,美国对这次具体袭击并不了解。但又有美国官员向《纽约时报》证实,这次袭击与美国之前的警告有关。“伊斯兰国”下属的“呼罗珊”分支(ISIS-K)宣布对此次事件负责,表示这是一场“打击基督徒聚众活动”的行动,称恐怖分子已经成功撤回,并公布了一些视频和图片。“呼罗珊”分支是总部设在阿富汗的一个“伊斯兰国”恐怖组织,于2015年成立,由一批巴塔、阿塔和乌伊运的前成员组成,曾“认领”在阿富汗喀布尔和巴基斯坦奎达的多起重大恐怖袭击。“番红花城市大厅”恐怖袭击是自2004年“别斯兰学校人质事件”以来俄罗斯境内遭遇的最严重的恐怖袭击。从袭击过程看,此次恐怖袭击高度预谋、策划缜密、脉络复杂,将在俄罗斯内外产生深远影响。第一,恐怖袭击高度预谋、手段专业。从恐怖袭击的执行细节来看,恐怖分子的行动表现出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入场后,恐怖分子分工明确、配合娴熟、训练有素,“先开枪、后纵火、设置诡雷断后路”的作战模式说明其拥有丰富的军事经验,知晓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制造恐慌、聚集人群,并造成尽可能大的伤亡。更进一步的分析显示,恐怖分子装束干练、装备精良,熟练掌握自动步枪和燃烧弹的使用方法,而且在整个行动过程中表现得非常镇定。这表明他们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从事普通工作,但是其军事素养和心理素质远超一般人,可能接受过专门性的军事训练,甚至还具备实施相关恐怖活动的经历。第二,恐怖袭击策划缜密、跨境勾连。此次恐怖袭击策划缜密,反映出背后势力精密谋划、幕后操纵,境内境外跨境勾连,共同实施这一起重大恐怖袭击。据嫌疑人供述,自己一个月前在电报群跟一名自称“传教士”的人接触,在其指令下开展后续行动,此次行动的武器装备和入境身份材料,也均由活动策划者提供。活动策划过程严格保密,房屋、车辆和武器准备隐蔽性极强,成功避开俄反恐部门的侦察活动。据已有信息看,涉及此次恐怖袭击的至少有四个部分,分别是幕后策划组(招募恐怖分子、指定攻击目标);物资提供组(为恐怖分子提供房屋、车辆、武器);入境协助组(在机场为恐怖分子传递身份信息);恐袭实施组(实施枪击)。由此可见,在此次恐怖袭击中,存在一个强有力的指挥核心,对此次事件深度预谋。一方面,利用网络社交软件招募恐怖分子,为其提供资金装备、指派袭击任务、提供活动协助,并指定其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实施枪击。另一方面,指挥调度莫斯科的多股涉恐分子,分别负责入境协助、物资支持和实施恐怖袭击,实现境外策划、境内实施、多组合作、跨境指挥。第三,恐怖袭击脉络复杂、疑点重重。虽然恐怖分子的身份已基本查明,此次恐袭系外来恐怖分子实施。但是此次恐怖袭击的复杂程度依然超乎想象,在“谁是幕后黑手”这一关键问题上,俄罗斯、美国、乌克兰各执一词,事件溯源疑点重重。从恐怖分子来看,4名实施枪击的恐怖分子均为塔吉克斯坦公民,分别是:米尔佐耶夫(32岁,武装组织成员);赛达克拉米(30岁,武装组织成员);法里杜尼(1998年生,工人);法伊佐夫(19岁,理发师)。这些恐怖分子约在三至四周前才互相认识,在此之前,他们分散多地、职业不同。其中两名恐怖分子由土耳其抵俄,其余恐怖分子于俄罗斯居住。由此可见,实施莫斯科恐怖袭击的组织系临时招募和拼凑而成,而非长期存在的恐怖组织和活动团伙。目前,围绕事件的溯源非常复杂。袭击发生后,“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迅速“认领”了此次事件,西方部分媒体也称,“制造莫斯科袭击的ISIS分支组织具有全球野心”,将矛头指向“伊斯兰国”。但俄罗斯对此并不“认账”,俄外交部发言人称,“欧盟当局必须对乌军针对俄罗斯平民的恐怖行为负责,并强调在西方的教唆下,乌克兰纳粹分子不会停下对俄罗斯城市的民用基础设施和平民施行恐怖行为”。由此可见,俄倾向于认为这起事件是由乌克兰极端分子实施,由欧盟国家在背后支持。此外,美国在这一事件中的定位疑点重重。3月7日,美国驻俄大使馆发布警告,称监测到“极端分子”正密谋在莫斯科发动袭击,提醒美国公民避免参加音乐会等大型集会。美国这一警示与此次恐怖袭击高度重合,表明美国很可能提前知晓恐怖袭击的部分内容或前兆。综合来看,目前围绕事件溯源的分析存在三种观点,一是系ISIS所为,中亚恐怖组织外向扩散趋势显著,可能存在外部力量干预,促使中亚恐怖组织向北蔓延;二是系乌克兰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策划实施,恐怖分子在逃亡乌克兰过程中被抓,且现场缴获的枪支系乌克兰枪支,背后极有可能有西方国家参与;三是系俄罗斯的“假旗”行动,乌克兰军情总局直接指责恐袭事件是一次“假旗”事件,并指出克里姆林宫以及俄罗斯情报部门策划了本次“致命袭击”。第一,恐袭诉求非典型化,旨在造成平民伤亡。传统“伊斯兰国”恐怖分子受极端思想深度洗脑,为了实现政治诉求和宗教目的来实施“圣战”。但此次恐怖袭击中,恐怖分子无口号、不谈判,似乎只为屠戮平民、制造恐慌,自称单纯为得到100万卢布的报酬而实施枪击,并非出于政治和宗教极端诉求。从现场图像看,参与袭击的4名恐怖分子身着迷彩服,在外形上与当地居民高度相似,同传统“伊斯兰国”恐怖分子的形象相差甚远。此外,在被捕后,四名恐怖分子没有表现出极端思想和强硬态度,反倒态度软弱、语气卑微、迅速交代,这也与一般的宗教极端恐怖分子不相匹配,反映出其或曾接受专业的反审讯训练。第二,恐袭目标精心选取,准确服务恐袭诉求。恐怖分子精心选择恐怖袭击地点,选择了当日举办音乐会的“番红花城市大厅”作为袭击目标。该大厅位于莫斯科克洛库斯(Crocus Expo)国际会展中心,属于莫斯科城市边缘,是近郊少有的人员聚集地。既能与莫斯科挂上联系,放大恐怖袭击的政治影响,又是一个远离市中心的区域,便于藏匿和实施恐袭。此外,“番红花城市大厅”紧邻会展中心停车场,且距离高速公路很近,极易驾车逃离现场。现场视频表明,实施恐怖袭击后,恐怖分子迅速更换着装并驾驶一辆白色汽车离开现场向乌克兰方向逃窜。此外,恐怖分子还充分谋划了入场路线和逃离途径,提前去现场“踩点”和藏匿枪支。第三,恐袭时机高度敏感,政治隐喻色彩强烈。此次事件前接瑞典、芬兰加入北约和俄罗斯2024年总统大选,后接乌克兰危机升级和俄罗斯胜利日,既是一起重大恐怖袭击,也像一起在敏感时间节点的政治性宣示。总统大选后,普京再度掌舵,可以确保俄罗斯基本施政方针和内政外交战略的稳定性,延续在俄乌战场上的相对优势和与美西方对抗的坚定立场,势必招致反对普京的内外势力的极力反对与破坏。在“番红花城市大厅”恐袭发生后,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和俄罗斯萨马拉州分别遭遇无人机袭击,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由此可见,此次袭击并不是孤立事件,幕后势力就是要通过重大、连续的恐怖袭击,在俄罗斯国内制造社会动荡与混乱,扰乱俄罗斯国内秩序,削弱俄罗斯民众对普京的支持。当前,西方部分媒体已经将恐怖袭击同对俄舆论攻势相结合,加紧舆论炒作,暗示这次袭击是对普京赢得大选的“回击”,并将舆论攻势引向我国。第一,迅速抓获涉案嫌疑人,开展刑事诉讼工作。从恐袭时间线上看,当地时间3月22日20时01分,俄罗斯警察接到报警电话,目击者报告了枪击事件。莫斯科特种部队和防暴警察于20时33分接到警报,并于21时06分抵达并封锁现场。23日中午,俄联邦安全局局长向普京报告,称已抓获11名犯罪嫌疑人,直接参与“番红花城市大厅”恐怖袭击的4名恐怖分子在俄乌接壤的布良斯克州先后被捕。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俄罗斯对恐怖袭击反应迅速,抓捕涉案嫌疑人非常顺利。3月25日,莫斯科市巴斯曼区法院作出判决,决定在5月22日前羁押莫斯科近郊音乐厅恐怖袭击案的4名被告人,并称4名被告人已经完全认罪并作出供述。截至3月30日,巴斯曼区法院已经批捕了涉案的九名嫌疑人。俄罗斯坚持了一贯的“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强势态度,在4名恐怖分子到案后,武装人员采取就地审讯等强力手段,迅速掌握案件线索,发掘重点信息,抓获其他涉案嫌疑人,客观上推动了案件的侦破,也表现出俄罗斯对此次事件的高度重视和对恐怖分子的严惩高压态度。根据俄罗斯现行法律,这四名恐怖分子将面临无期徒刑,但这显然无法满足俄罗斯民众的情感诉求。3月26日,俄罗斯自由民主党主席在俄国家杜马发言时提议,恢复对恐怖分子执行死刑,这一提案也得到国内民众广泛支持。俄罗斯可能以此次重大恐怖袭击为契机,修改国家法律,恢复“死刑”这一刑罚,强化对恐怖主义犯罪的规制力度。第二,全面强化安全措施,补足安全防范漏洞。此次重大恐怖袭击为俄罗斯敲响了安全警钟。受俄乌冲突牵制,俄罗斯整体反恐防范力度相较之前弱,守备力量空虚。一段时间以来,莫斯科地区的安保工作存在较大漏洞,据当地居民称,莫斯科公共场所、交通设施和重大集会的安检并不完备,很少遇到检查,给了恐怖分子可乘之机。此次恐袭事件已造成了俄罗斯严重社会恐慌,民众的不安全感和对当局的不信任感急剧提升。未来一段时间,俄将进一步强化治安力度,着力弥补安全工作短板,并同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强化反恐合作。目前,俄罗斯已经在莫斯科等大城市的公共场合强化安全力量配置,在商城内加设持枪警察,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后续恐怖袭击。恐怖袭击后的现场执勤特警(图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第一,俄乌冲突继续升级。恐怖袭击事件后,俄罗斯政府一定会采取必要措施平息民愤,安抚民心。此次事件为本就日益激化的俄乌冲突继续加码,或将成为冲突进一步升级的“导火索”。俄总统普京3月23日发表电视讲话时表示,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血腥而野蛮的恐怖袭击,并指责乌克兰为恐怖分子越境提供“窗口”。24日清晨,俄罗斯空天军对乌克兰首都基辅实施了新一轮轰炸,乌克兰全境响起防空警报。25日,俄罗斯国防部称,自24日以来,乌克兰军队一昼夜内损失达465名军人。此次恐怖袭击导致俄罗斯民众的民族意识进一步强化,俄政府已借机对乌克兰发动大规模报复性的军事打击,俄乌冲突升级趋势进一步加强。第二,全球反恐浪潮再起。近年来,全球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世纪疫情、俄乌冲突、中美博弈、巴以冲突等时代议题上,对“全球反恐”存在失焦失准的情况。但是,“番红花城市大厅”恐怖袭击使国际社会的目光从俄乌军事冲突再次部分转向反恐。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纷纷提高了反恐级别,巴黎甚至将反恐等级提到最高。此次恐怖袭击或将成为全球反恐的一个关键契机。目前,“伊斯兰国”已经宣称对这一事件负责,一旦后续结果印证这一情况,俄罗斯势必会围绕这一“黑天鹅”事件,强化对相关恐怖组织和恐怖势力的打击力度,国际反恐局势和反恐焦点将会因俄罗斯的强势反恐行动而发生战略调整。如果背后牵涉西方力量参与,俄罗斯可能以此发起“反恐战争”,搅动全球安全形势向更不确定、不可控的方向发展。恐怖主义是全人类的共同敌人,做好反恐怖工作,事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番红花城市大厅”恐怖袭击是对俄罗斯乃至全球反恐工作的沉痛教训,再次证明了恐怖主义对全球和平与稳定的严重威胁。目前,俄罗斯官方的调查还在继续,此次恐怖袭击的背后势力和真实意图也将进一步清晰。然而,在大国介入、阵营冲突和缺乏互信的复杂国际环境中,寻找真凶将显得更为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