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催人奋进,实干彰显担当。南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一新在公司2025年计划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守正创新、出奇制胜,集成融通、能级跃迁”,真正成为集大成的绝世高手,真正实践探索出新质生产力的实现路径和推进方案,真正把新质生产力转化为优势增强项、价值放大器和动力新引擎的战略方针,为公司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一战略不仅体现了南钢对于传统优势的坚守与创新,更展现了南钢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心与勇气。南钢上下要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向“新”而行、向“质”图强,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钢实践崭新篇章。
定战略——唯有向“新”而行 方能破局而出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2024年,全体南钢人斗志昂扬、奋勇争先、创新破题,聚协同、促乘长,抓机遇、抢出口,降成本、提品质,双主业发展韧性十足、数智化转型成绩斐然、国际化步伐铿锵有力,不仅全面打赢了效益保卫战,更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充分彰显了南钢作为新时代企业的新担当与新作为。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站在历史新周期的方位点上,南钢要牢牢把握以人工智能和新能源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契机,洞察世界新政治秩序重塑,产业链供应链重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再造,国内新质生产力经济提质提速等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要按照黄一新董事长在计划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以主业“精特”、新产业“新质”、“高、智、绿”协同融合创新发展为主攻方向,全面提升“十大能级”,锻造“六大能力”。在钢铁行业的凛冽寒冬中,练内功、蓄能量、筑厚势,打造梦幻超级工厂,向着世界一流高科技企业目标勇毅前行、奋力攀登。要深刻理解中信集团“五五三”整体战略布局和中信泰富矢志穿越周期打造五大高韧性产业集群的战略部署,以及中信特钢走“内生式+外延式”精、特发展道路的重要内涵,将南钢发展战略,同中信集团、中信泰富、中信特钢在战略层面有机统一、融合协同起来,谋求发展的倍数效应、乘数效应。
谋未来——以新质生产力为企业蓄势赋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石,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我们要拓展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转型升级。在产业高端化方面,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健全强化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推动传统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和价值链高端环节迈进。在产业智能化方面,大力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传统产业领域,特别是生产设备和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在产业绿色化方面,加强节能减排、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创新,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发展,提升传统产业绿色化发展水平。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都以前沿科技为支撑,具有强大成长潜力、广阔发展前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南钢要大力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等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大、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拓展应用场景,实施产业创新工程,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要围绕钢铁产业链、智造服务、绿色低碳等业务生态,深耕产业精益运营,培育新产业领域的专精特新公司集群。非钢产业各子公司要以所在细分领域头部企业为目标,配置最优质资源,做大做强核心业务,聚焦核心市场和核心客户精耕细作,培育技术、管理、经营相组合的核心竞争力,为新产业打造更多稳健高韧性成长的“星链”企业做出贡献。
激发数字新质生产力倍增效应,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力量。数字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工具智能化,促进数据要素等生产要素发挥乘数效应,还能够加速科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节奏,优化科技研发流程,增强跨组织协同能力。我们要按照中信泰富党委副书记、总裁,泰富特钢党委书记、董事长钱刚要求的,探索符合南钢实际的大模型实践路径,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钢铁行业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要坚定不移践行数字化战略,以“智改数转”项目建设推动提质增效,以“百景千模”场景应用推动人工智能融合落地,以数据管理体系进化推动价值创造。要进一步加速数字新质生产力培育,使之持续输出数字化技术,赋能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此外,还要深入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
要完善人才培养使用体制机制。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前提,南钢必须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当下,强化人才队伍的资源禀赋和平台动能,为加快推进世界一流科技型卓越企业集团建设,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要打造技能辐射平台,形成高技能人才“领头雁”矩阵。进一步完善职工创新机制,丰富拓展创新平台。进一步探索推动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打造技能提升平台,建设高技能人才“充电站”。加快培养符合战略要求的智能化、数字化、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完成职位体系改革、薪酬体系改革等“职级薪酬改革”。打造培训共育平台,建设高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构建全新的“三纵四横”的职业生涯发展体系。要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为南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持。
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南钢上下要迅速行动起来,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公司2025年计划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把握机遇、直面挑战,鼓足干劲、奋发有为,充分发挥传统产业对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支撑作用,运用新技术赋能传统产业提质换档,驱传统产业“弯道超车”,促新兴产业“换道超车”,助未来产业“开山造路”,让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步伐更加稳健有力。
循“新”出发,向“新”求进。以新质生产力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快构建具有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南钢就一定能在新的发展征程上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文字 | 曹春燕
编辑制作| 云淡风轻
轮值主编 | 小鱼鱼
校对| 嘉言嘉语
审核 | 东方晨星
监制 | 海阔天高
出品 | 南钢品牌传播中心
投稿邮箱:pinpai@njsteel.com.cn
[版权声明] 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剪辑、修改、摘编、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否则将严格依法追究其侵权责任。
[侵权处理] 部分图文无从溯源,如涉版权问题,24小时内删除。
[联系方式] 可在微信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