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秩序美谈玉雕俏色巧雕之道

旅行   2024-11-05 00:00   山东  

       在当代玉雕作品中,俏色巧雕的作品越来越多,精品的案例更是层出不穷。本文从范曾先生《秩序,大美的所在》的角度,来揭示一些有关俏色巧雕的奥妙。

一、秩序决定雕与不雕

      自然界玉石的形成大多历时亿万年,复杂的形成过程与多变的地理环境,让它们形成了大自然特有的标记,拥有丰富多彩的纹理。这些大自然赋予的天然味道,无不凝聚着天地的灵气与精华。

       对于这种料子,很多人都会在雕与不雕之间犹豫不决。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因为每一个人在看到这种料子的时候,都会去思索其中所蕴含的意境与意象,当然每个人的答案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角度观察、在不同的时间点去读取,往往也会有不同的体味。

      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它是“混沌”无序的,这时候往往我们都会期待它能够意象分明,毕竟我们不是生活在混沌之中。

      对于一些天然意象分明的料子,人工的修饰往往就是画蛇添足,因为它自身已经不再混沌,而是有着大多数人共同认识的一种秩序。

•作品获中国(天津)汇川古玩城赏石艺术展暨第五届“运河”杯盆景赏石艺术展 金奖
      这块玛瑙的料子整块石头浑然天成,犹如一位端坐的猴子,形态逼真,让人过目难忘。从正面看,玛瑙猴的头部比例协调,五官生动传神。一双圆圆的眼睛炯炯有神,仿佛在注视着前方。嘴巴微微张开,似乎在说话或微笑。鼻梁高挺,与嘴巴和眼睛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张活灵活现的脸庞。从侧面看,玛瑙猴的背部线条流畅,与前部的形态完美契合。背部的纹理清晰可见,如同猴子的毛发,增添了几分真实感。

      它为什么不再需要进行雕琢?答案很简单,因为它的秩序感极强,任谁看,它都是一只猴子,纯粹,明确,简捷,规范。

《人闲桂花落》德艺琳玉雕艺术

      范曾先生在《秩序,大美的所在》一文中说道:“宇宙的大美,根本来源于它的秩序;社会的大美,同样来源于社会的契约-秩序;艺术的大美,也离不开美学的大限-秩序。一切失序的,便是毁灭着的如彗星、凋谢着的如残荷、死亡着的如骸骨。艺术家有时也表现残荷之类,那是对秩序的怀恋,包含着蓄芳待来年的企盼。”

      “然而,倘有艺术家一定要与秩序为仇寇,以脏乱怪丑为追逐,则自古有逐臭之夫、舐痔之徒,有怪力乱神之辈;那也是一种存在,不过它们不是美的所在。”

《岁寒三友》玉飞-风禾玉雕

      “秩序的标志是纯粹、明确、简捷。如狄拉克之物理学公式、如开普勒之天体学阐释、如八大山人水墨画之美奂,那都是天人合一的典范。这儿是‘天人无二本’的至高境界,人类的睿智至此,也就是一种回归,返璞归真,复归于朴、复归于无极,复归于婴儿。”
      极力寻找并明确表达出原石的秩序感,让它更为纯粹,更有美感,这便是大多带有天然纹理与色彩的玉料需要雕刻的原因所在。

2024天工银奖作品《将进酒》
二、如何解读玉石自然纹理的意境
      几乎所有的玉石,在我们人类还没有出现在这个世界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大自然赋予玉石的纹理与色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解读玉石自然纹理意境的过程,通常是对一块原石进行仔细揣摩,认真寻找的过程。

      那么我们在揣摩寻找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在看“这些图案最像什么”,这就是在寻找这些天然图案的秩序感,只有找到这些秩序,才会形成“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明了秩序,才会感受到美的享受;如果寻找不到这种秩序,便会有“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混沌与迷茫,自然也会不甚美感。这就是很多玉雕师常说的“读料”。

        对于这种天然玉料的读取,正如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乌尔里克·奈塞尔在《认识和现实》中所说:“观赏者能看见什么,取决于他如何分配注意力,也就是说,取决于他的预期和他的知觉探测。

《夜游赤壁》宋建国 作

       大自然的秩序美感,对我们有十分有益的启示,它不会抑制你独特的创造力,也不会束缚你心灵自由的张力;相反,它会使我们过于偏执的理念归于平和,从而去揭示出大自然的秩序美感,去创造符合天地大美的作品。

      英国著名艺术史家、艺术理论家E.H.贡布里希博士有一部名著《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他说“我经常感受到秩序带来的愉悦”。我们为什么会感受到秩序?为什么我们觉得有些事物有秩序而有些没有?什么样的秩序感让我们感到舒服?
      有一种说法是心灵水桶理论,认为人一出生是一块白板,被生活经验不停地涂抹,秩序感来自于经验。
       另一种说法是心灵探照灯理论,主张人有内在的框架,在成长过程中把不同的经验装进不同的格位里,秩序感首先源自内在的“认知地图”或“内在参照系统”。
      贡布里希倾向于心灵探照灯理论,赞成人在探查、审视环境的过程中始终有能动性。简单说就是,人会感受到秩序,首先是因为人有内在的、本能的机制,使他在日常生活中产生预测,如果事物的样式或节奏与预期相符,秩序感就生发了。

《三彩绶带鸟》加龙作

       审美经验十分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位玉雕师对原石的解读能力,从而决定了他的作品的成败与优劣。
      也如海派玉雕大师彭志勇所言:“巧雕看似简单,其实很难。雕刻者要具有中国传统文学、艺术、历史、民俗、宗教、美学等方面的素养,不断升华自己的艺术境界,方能制出构思巧妙,工艺独特的巧雕作品。过程中,需要饱含激情和全身心的投入,才能让作品生发出撼动人心的力量。”

寿山银裹金李红旗降石《虎溪三啸》  叶子贤 

三、俏色是对玉石纹理的秩序化梳理

       范曾大师在他的《秩序,大美的所在》中论述道:“宇宙无穷极的能量,因为有了秩序,我们才能看到银河的运转、星汉的灿烂。那失序的星辰,燃烧着、挟持着陨石和尘沙,在大穹拖着光亮的尾巴,消逝到永夜的黑暗中去。宇宙,即时空,不只是一个物质的概念,它同样是人类理性之源,甚至它便是理性本身。人类的悟性,那不待逻辑、实证的睿智,正是冥冥中理性的启示。当它体现了宇宙的秩序时,这睿智便具有了不朽的生命,瓜瓞绵绵、不绝如缕地从远古延伸到今天。”
      《庄子·知北游》中有曰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天地之大美,四时之更嬗,万物之荣枯,皆由“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庄子·秋水》)的自在之物-理性之源所使然。

《望天门山》彭志勇 作

      “惛然若亡而存”‌意味着“道”看似不存在,但实际上却无处不在。正如老子《道德经》中提到的“惚兮恍兮,恍兮惚兮”,迷迷糊糊中,妙处就生出来了。‌

      “油然不形而神”‌,说明“道”像油一样滑滑的,没有固定的形状,但却充满了生机和神妙。

      俏色之道要求一名优秀的玉雕师能够顺乎原石的天然质感,巧妙的梳理出天然原石所隐藏着的秩序。巧妙利用变化无序的石材纹理,充分展示斑斓颜色的交相辉映,出人意料地保留原石的自然形态,力求作品的内容与石材主色调的和谐,使得精妙构思和石质之美相得益彰。

《禅之趣》罗赛军 作

四、俏色要俏的干净利落

       著名的雕刻大师潘秉衡生前常说:“俏色要宁少勿多,俏要俏到点子上,一点为绝,二点为俏,三点为花”。
       在俏色中,要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1、设计不能匠气

       必须巧妙利用原有的皮色。在玉雕中如果只是在皮色上进行阴刻或减地阳琢,使皮色凸现出来形成玉雕图案,严格来说,这种雕琢不能称之为“俏色”。
2、设计不能俗气

      俏色的运用体现出了设计师的艺术修养和素质。
3、设计要有灵气

      要依据玉料颜色进行设计,并将其强化,使得颜色的利用充满灵动之气。

     著名玉雕师加龙先生表示“俏色要达到‘一俏二绝三不花’,干净利落”。

—以往相关精彩链接—

罗赛军作品《 泛舟·垂钓》赏析

罗赛军作品《 访友·对饮》赏析

罗赛军作品《观瀑·赏鹤》赏析

叶子贤大师“精于取俏、因材施艺”的俏色之道

加龙大师25件黄皮白肉俏色巧调作品欣赏

《三个和尚》,陈文斌把俏色用到了极致

《鱼龙》的精准分色,俏色到位

漫谈俏色玉雕设计基本原则

王胜利大师俏色经典《招财童子》

加龙俏色玉雕创意经典赏析

彭志勇:浅谈俏色玉雕的技艺

浅谈玉雕创作中的俏色运用

yesleng珠宝百科
欢迎投稿,电话13905356901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