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企上班不绝望,绝望的是被裁了以后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外企了。
朋友北航本硕毕业,二进宫思科,年薪70万,每年休假时间加起来一个月,
不休假会换成钱发到手里,被裁了,发了六十万赔偿,他的领导五十多岁,
赔了两百万。领导被裁,在家呆了两个月天天被女儿老婆吵。
后面去思科外包接着干了,外包就没那么多了。但是不干外包也找不到好工作。
每次他都给我吐槽说外企人的绝望时刻就是被裁员了去哪里找这么好的工作啊,
所以奉劝各位还在外企上班的朋友,珍惜好自己的工作!
朋友圈里又刷到一则熟悉的消息:某知名外企开启新一轮裁员。这让我想起前几天和老友小王的深夜促膝长谈。作为北航本硕毕业的他,在思科这样的顶尖外企已是第二次就职,年薪70万的收入让多少人羡慕不已。然而,职场哪有永远的春天?一纸裁员通知,就这样打破了看似稳定的生活。"还记得那会儿多滋润啊!"小王苦笑着摇头,"每年一个月的带薪休假,不休的话还能换成钱。现在好了,60万的赔偿金虽然看着多,可找工作太难了。"更让他唏嘘的是,他那50多岁的老领导被裁后拿到200万赔偿,却在家里待不到两个月就被逼得重新工作——只能以外包身份重返岗位,薪资待遇直接打了对折。外企工作,就像一座金光闪闪的空中楼阁。站在高处的时候,阳光明媚、视野开阔:优渥的薪资让你不用为柴米油盐发愁,规范的晋升制度让你看得见未来。work-life balance的理念更是让你体面地追求诗和远方。在这里,你不用996,不用看领导脸色,甚至连"逆职场年龄"这个词都显得遥远。可现实总是爱开玩笑。全球经济的寒潮一波接一波,大环境的变化带来的往往是公司战略的调整。在裁员这道送命题面前,你的高学历、好业绩可能都帮不上忙。更让人绝望的是,一旦被裁,想找到待遇相当的工作简直难于上青天。"现在的感觉就像是被困在高速公路上,"小王说,"明明开惯了200码的速度,突然被迫要下到乡间小路,这落差谁受得了?"确实,从外企到本土企业的转型,不仅仅是薪资待遇的降级,更是工作方式和企业文化的重大调整。那么,正在外企打拼的小伙伴们该何去何从?与其坐等"意外"降临,不如未雨绸缪。首要的是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技术迭代太快,我们不能躺在舒适区里睡大觉。把能力做成一个移动的"充电宝",随时随地都能派上用场。其次,不妨未雨绸缪,试着培养第二职业技能,为自己留条退路。有人说,职场就像一场马拉松,重要的不是起点有多高,而是看谁能走得更远。与其在高薪工作中沾沾自喜,不如把外企经历当作一个起点,积累真本事。毕竟,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篇作文,精彩与否,在于你如何书写。说到底,外企工作既不是终点站,也不该成为金手铐。朋友们,你们觉得呢?在当下这个瞬息万变的职场环境里,我们又该如何在追求待遇与寻求稳定之间找到平衡?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