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魏碑精选(下)
文摘
2025-01-15 14:00
北京
魏碑是指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碑刻书法作品。现存的魏碑书体都是楷书,因此有时也把这些楷书碑刻作品称为"魏楷"。魏碑原本也称北碑,在北朝相继的各个王朝中以北魏的立国时间最长,后来就用"魏碑"来指称包括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在内的整个北朝的碑刻书法作品。这些碑刻作品主要是以"石碑""墓志铭""摩崖"和"造像记"的形式存在的。 北魏孝文帝提倡汉化,发展教育,洛阳再次成为书法艺术的中心,一种介于汉晋隶书和唐楷间的独特风格的新书体——魏碑体产生了。魏碑体,又称为龙门体、伊阙宗等,因为魏碑书法的代表作是龙门石窟一千方左右的题记。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二十方,被称为龙门二十品。魏碑书法笔划严谨、朴厚灵动,丰腴不失于板刻,上承汉隶,下开唐楷,兼有隶楷两体之神韵。它的书法艺术是在汉隶和晋楷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堪称汉碑中的上品。魏碑表现出由隶书向典型的楷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过渡因素。魏碑则用笔任意挥洒,结体因势赋形,不受拘束。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赞誉魏碑有"十美"。 魏碑书法对后世的书法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唐初的几位楷书大家如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都受到了魏碑的影响。尽管在唐代,王羲之的书法风格占据主导地位,但魏碑的独特魅力仍然吸引了不少书法家的关注和学习。魏碑墓志类是北魏时期石刻书法的重要类型,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魏碑墓志多出土于河南洛阳等地,如《元思墓志》《元瑛墓志》等,这些墓志书法风格独特,属于正书,整体呈现出豪放、秀拔、精致雅逸的特点。魏碑墓志的书法结构精巧,用笔划锋利,字形大小适中,融合了隶书和楷书的元素,展现出魏碑体的独特魅力。这些墓志不仅是研究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也是初学者学习魏碑书体的极好范本。《李璧墓志》是北魏正光元年(公元520年)的刻石,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墓志由青石制成,高104厘米,宽89厘米,共33行,每行31字,记录了李璧的生平事迹。其书法风格峭劲有力,极似《张猛龙碑》,又兼具《司马景和》的纵逸风格,被誉为北魏楷书的典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该墓志的出土时间和地点存在两种说法,一说出土于山东德州,一说出土于河北省景县,后者更为学界所认可。《张黑女墓志》,全称《魏故南阳张玄墓志铭》,是北魏普泰元年(531年)的墓志铭,以其独特的书法风格闻名。墓志书法峻利、疏朗,笔法方圆并用,结字扁方,含蓄耐看,既有北魏神韵,又隐现唐楷法度。原石已失,清道光年间何绍基得剪裱旧拓孤本,现藏于上海博物馆。此墓志融合了北碑的俊迈与南帖的温雅,展现出灵秀与古质的完美融合,被誉为北魏书法的瑰宝。其书法风格独特,对后世影响深远,是研究北魏书法和楷书发展的重要资料。《元桢墓志》是北魏中期典型碑刻,刻于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496年),共17行,306字,高宽均为71厘米。1926年夏出土于洛阳城北高沟村,后由于右任先生收藏并移存西安碑林。墓志记录了元桢的生平事迹,他是北魏恭宗的第十一子,孝文帝的从祖,曾任凉州镇都大将等职,后因罪削爵,复封后逝于邺,享年50岁,谥惠王。其书法笔画茂实刚劲,结体紧峻,意态恣肆,气势雄奇,是北魏书法中的瑰宝。《元瑛墓志》,又称《长乐公主元瑛墓志》,是北魏孝昌二年(526年)刊刻的墓志,1948年出土于洛北邙山,现藏于洛阳古代艺术馆。墓志高80.70厘米,宽81厘米,厚18厘米,正书22行,每行29字。首行题“魏故勃海郡开国公高猛夫人长乐长公主墓志铭”。其书法风格工整细腻,秀润严谨,略带隶意,属于从隶到楷的过渡性“魏碑体”书体,是研究北魏书法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元瑛墓志》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也是后世学习北魏楷书的重要范本。《司马景和妻墓志》,全称《魏代扬州长史南梁郡太守宜阳子司马景和妻墓志铭》,是北魏延昌三年(514年)刻制的墓志。该墓志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在河南孟县出土,后归故宫博物院收藏。墓志为楷书,共21行,每行21字(或说20行,行21字),记录了司马景和妻的生平事迹。其书法风格古质可喜,往往有隶意,尤多别体,被评价为魏碑中的佳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吐谷浑墓志》,原名《魏故武昌王妃吐谷浑氏墓志铭》,是北魏建义元年(公元528年)八月十一日刻制的墓志。该墓志于1921年在河南洛阳城北前海资村出土,现藏陕西西安碑林。墓志高49厘米,宽47.7厘米,正书,共17行,每行17字至22字不等,总计280字。墓志记录了吐谷浑氏王妃的生平事迹,其书法风格多样,字口清晰,逸趣横生,是研究北魏历史和书法的重要资料。此外,该墓志的出土和保存情况也反映了当时墓志制作的工艺和水平。北魏摩崖石刻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刻制于北魏时期的山崖、岩洞等自然石壁之上。这些石刻不仅记录了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信息和人们的宗教信仰,还展现了北魏时期的书法艺术特色。其中,《石门铭》是著名的北魏摩崖石刻之一,刻于陕西汉中褒城县东北褒斜谷石门崖壁,书法风格自然开张,线条洒脱流畅,被誉为魏碑三大神品之一。这些石刻以天地为背景,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既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也是书法艺术的瑰宝,展现了北魏时期石刻艺术的独特魅力。《石门铭》是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刻于陕西石门崖壁上的摩崖石刻,由王远撰写并书丹,武阿仁凿刻。全文共27行,每行22字,字径5-6厘米,记录了梁、秦二州刺史羊祉重开褒斜道的历史。书法风格飘逸多姿,康有为称其为“书中之仙品”。石刻高175厘米,宽215厘米,原位于陕西汉中石门东壁,后移至汉中博物馆保存23。作为“石门十三品”之一,《石门铭》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展现了古人的智慧与勇气。四山摩崖是位于中国邹县(现邹城)的铁山、岗山、尖山和葛山上的古代佛教石刻群,刊刻时代大多在北朝晚期,是我国重要的佛教石刻之一,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石刻不仅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交融。石刻内容丰富,包括佛经、颂文、题名等,书法风格独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如今,四山摩崖已成为吸引无数历史与文化爱好者的探访胜地。《郑文公碑》是北魏摩崖石刻,分上、下两碑,均由郑道昭撰刻于永平四年(511年),以纪念其父郑羲。上碑位于山东平度天柱山,下碑在掖县云峰山,下碑更著名。碑文记述郑羲生平,书法谨严浑厚,刚劲秀美,融合篆隶风格,为魏碑佳作。下碑尤为瘦健绝伦,字体清晰,保存完好,被誉为书中奇葩,古代书法艺术的瑰宝。 《论经书诗》是北魏郑道昭的自作诗,刻于永平四年(511年),位于山东莱州市云峰山阴。全诗20行,共约296字,字径大小不等,最大达20厘米,是汉魏刻石中少见的大字作品。书法风格介乎隶楷之间,融合篆隶笔意,用笔方圆兼备,展现出洒脱、粗犷、豪放的气韵,是郑道昭道家思想的外化表现,也是北魏书法的瑰宝。《观海童诗》是北魏郑道昭所作的五言古体诗,刻于山东莱州市云峰山北麓。此诗为郑道昭纪游之作,描述了观海所见与内心感受,辞多道家用语。石刻无纪年,据考为北魏永平四年(511年)左右刊刻。全诗共104字,字高约10厘米,书法方俊劲挺,圆厚有姿,被誉为四山摩崖诸刻中佳品。《东堪石室铭》是北魏时期的石室铭文,由郑道昭撰书,位于平度市天柱山上。它是北魏摩崖刻石的代表作之一,书法风格方圆兼备,笔意内含,结体宽博端庄。铭文内容反映了北魏时期的政治、宗教、社会等状况,是研究北魏文化和书法的重要资料。其书法被誉为“雄浑深厚,真有腾天潜渊,横扫一世之妙”,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置仙坛诗》是北魏书法家郑道昭于延昌元年(512年)所作的五言诗,并刻石于大基山。此诗为郑道昭修道炼丹之余的即兴之作,书法风格方圆兼用,古拙中寓天真,庄严中见生动,被誉为用篆籀笔意开古厚大楷之先河。刻石气势恢宏,是云峰刻石中的代表之作,也是后世书家所顶礼膜拜的魏碑瑰宝。郑道昭的《咏飞仙室》书法特点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笔锋和雄强的气韵上。他下笔多用正锋,笔力雄强,大起大落,锋芒外耀且富含筋骨。这种书法风格既展现了其深厚的艺术功底,又体现了其独特的个性情感。在《咏飞仙室》中,这种书法特点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使得整幅作品充满了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是著名的摩崖刻石,位于泰山南麓斗母宫东北的花岗岩溪床之上,总面积约两千多平方米,是汉字刊刻面积最大的作品之一。经文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部分内容,书体在楷隶之间,偶尔带有篆意,古拙朴茂,被誉为大字鼻祖、榜书之宗。其字迹逾一尺,笔法隶楷参半,结体雄深拓展,是魏体楷书的最佳范本之一。《瘗鹤铭》是南朝摩崖石刻,原刻于江苏镇江焦山西麓崖石上,署名为“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正书”。该铭文是古人为葬鹤而写的,书法飞逸灵动,备受珍视。碑文存字虽少而气势宏逸,用笔撑挺劲健,体法从篆隶中变化而来。北宋黄庭坚誉之为“大字之祖”,宋曹士冕则推崇其“笔法之妙,书家冠冕”。
邱天弄墨
专注于书法领域分享,除了书法,其他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