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方折峻丽,骨力劲健——柳公权书法精选
文摘
2025-01-21 16:00
北京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朝中期官员、书法家、诗人。柳公权出身于河东柳氏,自幼聪明好学,对书法情有独钟。他的父亲是柳子温,官至丹州刺史,卒后赠尚书右仆射;他的兄长柳公绰,后官至检校左仆射、太原尹、河东节度观察使。柳公权在书法上初学王羲之,后广泛研习唐代各家书法,认为颜真卿和欧阳询的字最为出色,于是吸取了颜、欧之长,融合晋人的劲媚和颜书的雄浑,形成了独特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著称。他的楷书结构严谨,笔画流畅,给人一种端庄大方的感觉,被誉为“颜筋柳骨”,与颜真卿齐名,后世将二人并称“颜柳”,并与欧阳询、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在政治上,柳公权也颇有建树。他是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的状元,初任校书郎,后进入夏州李听幕府。柳公权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书,长在朝中。他先后历仕七朝,累官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世称“柳少师”。晚年以太子太保致仕。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权去世,享年八十八,获赠太子太师。他为人刚正廉洁,敢于直言,为当时同僚和世人所景仰。他曾以“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来劝谏唐穆宗,这就是中国书法史上千古盛传的“笔谏”佳话。 柳公权的书法作品广泛传颂,被后人广泛收藏。他的传世之作包括《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楷书作品,以及《伏审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行草作品。其中,《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更是被后世奉为楷书的典范,展现了柳体楷书骨骼开张、平稳匀称的特点。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体现了他高尚的品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除了书法和政治上的成就,柳公权还工于辞赋,擅长韵律。他的诗作也被收录在《全唐诗》和《全唐诗外编》中。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戒骄成名”这句话,贯穿了他的整个生命历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总的来说,柳公权是一位才华横溢、品德高尚的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书法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文化瑰宝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作品和人生经历都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玄秘塔碑》是唐会昌元年(841年)由宰相裴休撰文,书法家柳公权书丹的楷书杰作。此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现存于西安碑林第二室。碑文共28行,每行54字,叙述了大达法师的生平事迹和佛学成就,高度赞扬其为“出家之雄”。 《玄秘塔碑》是柳体书法完全成熟的巅峰之作,其结体紧密,笔法锐利,筋骨外露,字迹如刀刻一般,展现出瘦硬通神、挺拔劲媚的独特风格。这种风格不仅体现了柳公权深厚的书法功底,也彰显了唐代书法的艺术魅力。此碑历来被作为初学书法者的正宗范本,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书法艺术和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此外,《玄秘塔碑》还记录了唐代佛教文化的繁荣和多元,为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并重,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瑰宝之一。《神策军碑》是柳公权68岁时的楷书代表作,展现了其书法的巅峰水平。此碑全称《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并序》,立于唐武宗会昌三年,记录唐武宗李炎巡幸左神策军事迹。碑文点画遒劲有力,笔力凝练内含,骨力洞达,结构紧密而富有变化,端庄中不失灵动,展现出柳公权独特的“颜筋柳骨”风格。其笔法瘦硬通神,刚柔相济,既刚劲挺拔又森严锋利,被誉为柳公权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此碑原立于皇宫禁地,拓本传世极少,现今海内外仅存宋代拓本孤本,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柳公权书《金刚经》是唐代书法艺术的瑰宝。该经刻于唐长庆四年(824年),为柳公权四十七岁时所作,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此经刻为横石,共十二块,每行十一字,原石在宋代已毁。1908年,敦煌石窟中发现了一本唐拓孤本,保存得完好无损,是敦煌文献中的珍稀之物,现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此拓本全篇5162个字,一字不缺,经文乃大翻译家鸠摩罗什所译,展现了柳公权精于点画、谨于间架、法度森严而富庙堂气象的书法特点,对于研究柳公权楷书形成的过程及发展线索极有帮助。
邱天弄墨
专注于书法领域分享,除了书法,其他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