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今年秋播小麦面积总体稳定,由于受秋播期间雨日偏多、雨量偏大不利天气影响,全省小麦播期总体推迟,但播种质量和出苗情况总体相对较好,特别是淮北地区旱茬小麦基本做到了适期播种,播种质量和出苗情况均较为理想。淮南地区稻茬小麦播期明显推迟,但避免了大面积过迟播种。近期气温明显下降,不利于晚播小麦出苗和冬前生长形成壮苗,要加快播种扫尾工作,切实加强一种就管措施落实,补短板,促平衡,力争小麦安全越冬,为明年夏熟丰收打好基础。
1. 突击抢种扫尾,以好补晚。尚未播种的稻茬麦,要抓住当前天气晴好的有利条件,突击抢收抢种。要提高秸秆还田和耕整地、播种质量,以“好”补“晚”。稻秸秆要尽可能碎草匀铺,有条件的可用专用秸秆粉碎机进行粉碎作业后,犁耕深翻或深旋埋草整地后机械播种。要适当增加播种量,以“密”补“晚”。晚播小麦主要依靠主茎成穗,淮北地区每亩基本苗要增加到约35万左右,确保播种质量的前提下,每亩播种量掌握在20~30公斤;淮南地区每亩基本苗要增加到约25万左右,每亩播种量控制在20公斤左右。要施足基肥,以“肥”补“晚”。但要掌握在较大播量情况下总施肥量可减少10%~20%,基肥每亩施用约25公斤配方肥(或高浓度复合肥)及5~7.5公斤尿素,即可满足冬前麦苗生长和“独秆”成穗需求。
2. 早施苗肥,抓平衡,促转化。“基肥不足苗肥补”,适期播种情况下要确保基苗(蘖)肥总量每亩施足纯氮9~10公斤,占一生总氮量的50%~60%。对于白田下种或基肥用量不足的麦田,要尽早补施苗肥或分蘖肥。适期播种的一、二类苗建议在4~5叶期根据苗情适量施用壮蘖(平衡)肥,每亩施尿素5~7.5公斤,促进大分蘖生长,为壮秆大穗打好基础。预计冬前茎蘖数不及预期穗数1.2倍的田块,应根据苗情尽早追肥,施肥量可适当增加到每亩尿素7.5~10公斤。晚播小麦在基本苗和基苗肥充足的情况下不宜盲目追肥,以防促进无效分蘖过多发生,重点应在春后施好拔节孕穗肥攻大穗,最大限度减小晚播对产量的影响。
3. 适当镇压化控,防灾减灾。对稻草还田量较大、表土层暄松的麦田要适度镇压,确保根土密接,提高保墒防冻能力。适度镇压应掌握在日平均气温3℃以上、墒情适宜(表土干白)时进行。对板茬直播、短共生套播、飞播小麦,可增开田间沟系利用沟泥加强覆盖,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增施土杂肥覆盖。对有旺长趋势的早播小麦,应在冬前抢晴暖天气适当进行化控(“春泉矮壮丰”、烯效·甲哌 等化控制剂),可有效控制生长速度和植株高度,促进根系发达,增强抗逆性和后期抗倒能力。对已经明显旺长(叶龄偏大或茎蘖数偏多)的田块还要适度镇压,以达到“控上(茎叶)促下(根系)”的效果。淮北等部分地区遇干旱土壤墒情不足时,宜在冬前(日平均气温3℃以上)适时进行喷灌或沟灌洇水,避免大水漫灌。
4. 配套内外沟系,防止积水渍害。田内外沟系不到位的田块要尽早配套补齐,做到畦沟、腰沟、田头沟、排水沟逐级加深,防止内外沟不通,确保排水通畅,防止雨涝渍害。
5. 科学化除,防止“冻药害”。对秋播未进行“封闭”化除或效果不理想的田块,要尽早在冬前“冷尾暖头”、日平均气温5~8℃以上的晴天及时喷药化除(麦苗2叶1心起“封杀”结合)。冬前化除要密切关注天气趋势,避开低温寒潮,特别是要避免使用低温敏感性除草剂,在寒潮来临前5天、后7天不宜化除用药,防止发生低温“冻药害”。
(江苏省农技推广总站供稿)
2024年12月7日
第94期 江苏农业科技报导读
农技110栏目
●麦田杂草没封住!条件不适宜别勉强施药
●抓住冬前防除小麦田婆婆纳
●施控旺药后观察小麦生长情况再处理
要闻版
●科企融合对接 成果精准转化
市场版
●大营种粮与种葱“转换”种植获双赢
●收益颇丰 秋播大蒜种植面积同比增加
●秸秆离田“身价”倍增
●小村庄的致富 新“丝”路
种植版
●小麦:一种就管,力争壮苗越冬
●莴苣发生了霜霉病
●田管不当棚室蔬菜灰霉病难防治
●绿肉哈密瓜新品种苏甜碧玉
农资版
●老药焕新生:敌稗国内需求强劲
●需求不振,农药市场亟待发掘新增长点
●行情初现,农药供需博弈持续
●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用于防治小麦茎基腐病
肥料版
●小麦氮肥后移 重施拔节孕穗肥
●小麦无人机追肥技术
●设施土壤障碍问题及改良技术
●生物肥料市场前景广阔
●复合肥价格上涨还需等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