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南海网、南国都市报、三亚日报
审发 | 南叔
注明 | 如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其问题 联系删
“我在三亚看到了小时候的星空”
余华说,在三亚山谷里感受的风与建筑物里明显不同,在散步时感受到的风又不同,这些感受给《山谷微风》带来了创作的灵感。
“不要害怕迷茫,
当我们迷茫的时候,
一定就有出路。”
“你将像山上的风一样自由。”
“紧张还是放松,
都是生活给予的,
我们没得选择。”
写作就是写生活,把一种生活写出来,让身处不同环境、不同时代的人,感觉到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生活。余华曾写道,“作家的职责是去发现一切可以使语言生辉的事物。”
在书中,他这样写:“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在那块有着很多池塘、春天开放着油菜花、夏天里满是蛙声的土地上,干了很多神秘的已经让我想不起来的坏事,偶尔也做过一些好事。”
所以余华调侃说,自己的童年都是“旷野”,初中才开始有“轨道”,不过生命中的“旷野”和“轨道”都不可或缺,自己已经到了一个可以随意切换二者的年纪。
问及如何平衡生活中的紧张和松弛?余华说,“生活要有两种对立同时存在,才有意义,活得才有价值,我也会紧张,常常把鞋带系得很紧。但我们要学会把想要的东西‘放大’,把不想要的东西‘缩小’,我已经很好地掌握了这个技巧。”
“紧张还是放松,都是生活给予的,什么时候给予什么,是生活的意愿,我们没得选择,只有接受。”
正如《山谷微风》书中所写。
余华的小说总是有极致的戏剧冲突,荒诞而不失悲悯;《活着》从血腥与冷酷中抽离出来,回归简洁、质朴、克制的叙述,从底层悲怆的生存史诗里探讨活着的意义。而在《山谷微风》中,我们读到的是一个置身于生活日常,全心全意感受生活、描写生活的余华。
访谈现场,陈鲁豫多次用“感动”来形容自己阅读后的感受,她说:“在书中我看到了自己的童年,看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普通家庭幸福生活的样子,文字里没有写爱,里面却有爱;没有写安全感,却处处有安全感。”
余华接过话茬,开心地说,“这就是文字的魅力!文字不同于镜头画面,镜头的画面想象空间有限,文字则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三亚的山谷微风还是很清爽的。”
当日20时
晚霞逐渐将天空染成粉紫色
随着夜幕降临
活动也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