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有三候:一候雷始收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不再打雷了。二候蛰虫坯户(“坯”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起来,并用细土将洞口封住防寒。三候水始涸,是说降雨量减少,天气干燥,所以河中水量变少,有些甚至干涸。
秋分节气有许多传统习俗,包括祭月、吃秋菜、粘雀子嘴、放风筝、竖蛋和送秋牛等。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中秋节就是由传统的“祭月节”演变而来。古代帝王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祭月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民间祭月习俗因地区不同而各异。放风筝是客家孩子们在秋分期间的活动,而吃秋菜则是岭南地区的一个习俗,人们会采摘嫩绿的秋菜(苋菜的一种)与鱼片煲汤,寓意家宅安宁、年轻力壮。这些习俗不仅丰富了秋分节气的文化内涵,也展现了人们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秋分时节,由于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养生方面应注重“阴平阳秘、收敛闭藏”。此时应适当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上可多食用一些温润的食物,以滋养身体,增强抵抗力。
养生要点:养阴养脾胃。
饮食原则:燥者润之、少辛增酸。可适当多吃具有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甘蔗、柿子、香蕉、荸荠、百合、银耳、萝卜等。“酸甘化阴”,适当多吃些酸甜味的食物,如葡萄、石榴、苹果、猕猴桃、柠檬、山楂等。饮食忌荤腥、生冷寒凉,宜选择温阳养阴之品,但不宜温补太过,忌辛辣食品。
所谓“伤春悲秋”,秋分过后,大自然呈现出一派萧瑟之景,草木枯萎,花叶凋落,人也与自然相应,容易情绪低落,悲忧伤感。此时应调整精神状态,保持乐观的情绪,胸怀豁达,宁神定志,收敛神气。以此减轻秋季对人心理上的不良反应,避免紧张、焦虑、恼怒等不良情绪的干扰。运动适宜选择慢跑、八段锦、瑜伽、太极等能调动热量、加速循环代谢的运动,但不宜运动过量或者强度太大。
《点亮徐工》
审核:束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