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视窗】第41期 地震可以准确预报吗?

文化   2024-10-12 18:28   天津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好!金秋十月,秋高气爽,在这个充满收获和喜悦的季节里,让我们的《科普视窗》继续陪伴在您的身边,一起奔赴知识的殿堂,下面我们就进入今天的科普话题吧!
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伤害和灾难,科学家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预测自然灾害。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在面对火山、地震、飓风、山洪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时候,大部分都可以做到预测或者预警,但是我们却很少听到对地震的预测和预报。而地震也恰恰是破坏力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它的突发性和无法预测性让人类对它充满了敬畏和好奇。虽然地球科学领域中已有各种预报地震的方法,然而,由于地震自身的复杂性以及科学技术的限制,地震预测技术一直是一个艰难的挑战。那么地震可以准确预报吗?
让我们通过下面的视频来了解一下吧!
通过视频了解到,地震预报是指在地震发生前,对未来地震发生的震级、时间和地点进行预测预报,并且要及时公布于众,让预测受灾区的人们做好预防工作,以减少人员损失和财产损失。根据时间尺度的不同,又可以把地震预报分为四种类型。把对未来10年内的破坏性地震预报,叫做长期预报,未来1至3年内的叫做中期预报,而三个月内的叫短期预报,对10天左右发生的地震叫临阵预报。还有一种在一次地震发生后,进行的震后地震趋势预报。地震预报非常困难,因为要预报具体的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是非常困难的。我国曾经成功的预测多个短期预报,我国的地震预报水平已经居于世界的先进行列。1975年我国成功预报了辽宁海城7.3级地震,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减灾实效的预报。因此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我们国家是唯一对地震做出过成功短期预报的国家,被载入史册。
从世界范围来看,当前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人们尚未完全掌握地震孕育发展的规律。目前地震预报依据的预测方法主要是根据历史上地震发生的规律,以及对地震前兆的监测数据分析作为预报的主要依据。科学家将过去的地震发生前的多个自然因素与地震本身联系起来。包括当地水源中氡含量和地下水水位的异常变化、电磁活动的变化甚至是奇怪的动物行为。但是上述地球物理场数据的异常和地震的发生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到目前为止,地震预报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地震预报必须同时包括时间、地点和强度。由于地震情况的复杂性,有些地震能预报,有些则无法预报。现在全球预报地震的准确率不到20%,目前包括像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内地震预报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地震预报还远远没达到像天气预报那样的准确。
虽然地震研究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至今我们还不能准确地预测地震的发生时间、地点和强度。地震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造成的损害是巨大而深远的。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地震预警体系建设,提高公众的地震防范意识,积极应对地震灾害。只有不断加强预防、减灾能力,才能尽可能地降低地震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
这期的科学小知识就分享到这里!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栏目,可以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关注我们!下周同一时间我们还在这里等着你们哦!


视频转自:科普中国

文字编辑整理:张涛、苗萌

视频剪辑整理:董印立

图片来源:网络

声明 |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文章所使用的字体或图片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删除。

END



天津科学技术馆
天津科学技术馆于1995年元旦正式向社会开放,其中常设展厅面积1万平方米。其建筑规模、展品数量、服务功能,具有国内先进水平,是中国大陆地区最早建成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科普设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