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喝毒?长期喝电热水壶烧的水会损伤孩子神经?这个购买建议要牢记

教育   育儿   2025-02-08 15:30   陕西  


什么?电热水壶烧出来的水,竟然是“毒水”?


图源网络


最近刷到一些打假视频,他们用“不锈钢检测液”滴在电热水壶的内胆上,没一会内胆的颜色就发生了变化!


图源网络


这种变化被打假博主称之为“有毒变化”,但具体有什么毒,没说!


不过,现场试验加上测评的基本都是大品牌,再配合一些“得罪整个行业”的话术,这样的视频还是引起了很多家长的恐慌。


图源网络


难道真像视频里说的,电热水壶都是劣质的不锈钢内胆吗?家里水壶烧的水还能喝吗?用久了会不会重金属超标?


1

不锈钢检测液的结果准确吗?



在很多打假视频中,都用到了“不锈钢检测液”。很多电热水壶的不锈钢内胆,在滴上这种检测液之后,颜色也确实发生了变化。


图源网络


但这种变化就能认定电热水壶的不锈钢内胆是劣质的?烧出来的水也是有毒的吗?


其实并不准确!


不锈钢检测液的原理是溶液与不锈钢中的某些成分发生了化学反应,从而导致溶液的颜色发生了改变。


这种检测液市面上最常见的有两种,一个是锰检测液,据说主要用来鉴别2系和3系不锈钢;一个是钼检测液,说是可以用来区别304和316。


比如把锰检测液滴在不锈钢上,变红的就是2系,不变红的就是3系。


图源网络


看起来操作还挺方便,一个几块钱,家里的不锈钢制品都可以用它测一遍。


但实际情况是,就算检测之后变色了,也只能说明这个不锈钢制品中含有某种金属元素。


这个元素是否超标?是否会析出毒性对人体有害?其实是没有办法通过这个检测液检测出来的。


而且有镀层的不锈钢是检测不出来的


打个比方,如果黑心商家用有镀层的2系不锈钢来冒充304,那即使滴上检测液,也不会有任何变化。也就是说你实际上买的可能是劣质产品,但检测液却告诉你这是个“好货”。


所以,用不锈钢检测液来测试不锈钢制品的做法本身就是不准确的,得出的“有毒结论”也只是噱头,大家不要被蒙蔽!


那怎么才能选出合格的、食品接触级的不锈钢制品呢?


2

电热水壶的不锈钢内胆怎么选?



关于食品接触级的不锈钢制品,听到最多的就是304,更高级别的还有316。


不管是电热水壶的不锈钢内胆,还是孩子大人喝水的保温杯,或者是厨房里面的不锈钢餐具,商家都会说自己的产品是304或者316。有的商家还会在产品内部打上钢印,显得非常的专业和安全。


图源网络


但其实304、316、201、202,这些不锈钢代码都是美国标准,并不是国家的统一标准!


国家关于食品级不锈钢的标准其实是GB4806.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


图源网络


也就是说,买电热水壶、保温杯、不锈钢餐具等和食品接触使用的不锈钢制品时,大家光看304或者316是不够的,还要认准国标GB4806.9-2016!


在国家强制标准GB4806.9-2016中,食品级不锈钢制品的原材料和金属迁移物都有明确的要求,符合这个要求的不锈钢制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图源网络


线下在正规商超购买时,可以看产品外包装,都会标识所执行的国标;线上购买时,可以要求客服提供产品的检测报告,符合国标再购买。


图源网络


3

电热水壶用久了会不会重金属超标?



这样的谣言隔段时间就会传一次,谣言内容主要是:


电热水壶、不锈钢水壶都是不锈钢制品,不锈钢里面含有锰元素,锰元素在烧水过程中会析出,长期喝会导致体内锰元素超标,从而损伤神经甚至致癌。


没错,电热水壶的不锈钢内胆中确实有锰元素,但这个锰元素它并不是以单独元素形式存在的,日常煮水是很难溶解出来的!


就算是持续、反复煮沸1000个小时以上,真的有锰元素析出了,但以离子形式进到水里的锰元素的量是极小极小的,对人体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没有致病风险。


当然,前提是买到的电热水壶是符合国标的正规产品,其中的金属迁移物都经过了严格检测。


所以,如果大家家里的电热水壶是正规产品,那就不用担心,用得久了,只会产生水垢,并不会重金属超标哦!


去除水垢小妙招:


往电热水壶里倒入适量白醋,然后加热煮沸,直至水垢溶解并消失;将水倒掉,刷洗一下,电热水壶就可以变得干干净净。


最后总结一下,用不锈钢检测液来测试家里的不锈钢制品是否有毒,这是不准确的;购买食品接触用的不锈钢制品时,要认准国家强制标准GB4806.9-2016;电热水壶用久了,并不会重金属超标!


儿科医生鲍秀兰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儿科教授,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理事和儿童发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乐于普及育儿知识、婴幼儿早教、早产儿早期干预等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