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Bone Research!

文摘   2025-01-26 19:30   青海  

骨关节炎(OA)是最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OA的患病率逐年上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OA的主要特点是软骨的逐渐退化以及关节周围组织的病理性变化,如滑膜炎、下软骨骨重塑和骨刺形成。尽管OA的研究已有一定进展,但目前尚无有效的疾病修饰性治疗方法,因此如何深入理解OA的发病机制,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仍然是科学研究的重大挑战。

近年来,研究者们发现炎症反应在OA的发生早期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MYB-likeSWIRMMPN结构域1MYSM1)在炎症反应中扮演了关键角色。MYSM1能够通过去泛素化作用调控下游效应分子RIPK2,从而影响NF-κBMAPK等信号通路,进而调控软骨细胞的退化与炎症反应。与传统的关注于单一炎症因子的研究相比,MYSM1作为一个多功能调节因子,展现了更为复杂且潜在的治疗优势。然而,目前关于MYSM1OA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仍未完全阐明,且如何通过调控MYSM1或其下游信号通路来减缓OA进展,仍然面临许多科学挑战。

鉴于此,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Xuying Sun & Jun Xiao等研究人员OA的发病机制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该团队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或腺病毒载体诱导的MYSM1敲除小鼠模型,观察到MYSM1表达下降加剧了OA的进展,而MYSM1过表达则能够减缓OA的发展。他们进一步通过研究发现,MYSM1通过抑制NF-κBMAPK信号通路,发挥了保护作用。而下游的RIPK2OA的发生中起到了促进作用,其突变形式Ripk2^S176D加速了OA的病程,而Ripk2沉默或Ripk2^S176A突变则逆转了MYSM1的抗炎作用。这些结果表明,MYSM1通过去泛素化和去磷酸化作用调节RIPK2的活性,为OA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利用这一机制,研究者们进一步证明MYSM1的调控能够显著改善软骨细胞的退化情况,并有效减轻OA相关的炎症反应,为未来的OA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该研究不仅揭示了MYSM1OA中的关键作用,还为开发基于MYSM1RIPK2通路的疾病修饰性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

碳谷
碳谷-聚焦绿色科技,共享可持续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