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红场上,这座粉嘟嘟的大教堂,为啥会被斯大林下令改为大号厕所?
又为何会成为苏联解体之后,首座被重建的大教堂?
好吧,粉嘟嘟的这座教堂,就挨着著名的古姆商场——古墓商场的趣味历史咱们按下不表,老非我下期再专门说它,你只需要知道它正式的名字叫“莫斯科国家百货大楼”就行了。
红场上的建筑个头都很大,粉嘟嘟的这座教堂个头不大,却是红场之上特别倒霉的一个代表。
它叫喀山大教堂,是莫斯科很重要的东正教教堂之一。
因为建造喀山大教堂的初衷是很高大上的——1612年,俄罗斯人九牛二虎终于把波兰立陶宛联军从莫斯科赶走了,人们将胜利归功于喀山圣母像的庇佑,为此特别建造了一座木制的大教堂。
咱们顺便跑个台——
整个俄罗斯江湖地位最高的喀山大教堂,在圣彼得堡。
圣彼得堡的喀山大教堂,至少有三个元素,让它在俄罗斯的历史上地位显赫。
其一,1812年,面对拿破仑的进攻,俄罗斯人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宗教仪式,就此拉开伟大的卫国战争的序幕。
其二,卫国战争的英雄,击败拿破仑并让其丧失50万军队的库图佐夫元帅,安葬于此。
其三,大教堂内曾供奉有著名的喀山圣母像,传说中有三次重要显灵,它因此成为俄罗斯东正教徒最敬奉的圣像之一。
第一次显灵:伊凡雷帝时期,在蒙古鞑靼战争中显灵,使蒙古大军不战而退。
第二次显灵:俄法战争,喀山圣母托梦给库图佐夫,将有从未出现的寒流,使拿破仑的法国军队冻死过半,并丧失战斗力。
第三次显灵:第二次世界大战,喀山圣母托梦给东正教教皇,将有第二次寒流出现,使德军冻死过半,坦克无法开动,战士无法扣动扳机。
不少俄罗斯人相信,当俄罗斯再次出现灾难时,喀山圣母像还会显灵。
罗嗦了这么多,你只需知道,能顶着“喀山”这两个字的大教堂,在俄罗斯都是很重要的教堂就行了。
咱们说回主题——
结果这座木制的喀山大教堂,才“开门营业”了20年,就被一场大火烧没了。
那就重建吧——这回有经验了,不用木头,改用砖石。
砖石结构的教堂,不怕火。
但砖石结构的教堂,它怕人呀。
这个人就是斯大林。
你知道,苏联人一言不合就喜欢搞阅兵,斯大林更是喜欢阅兵——其中特别牛的大阅兵,是1941年11月7日,数十万荷枪实弹的红军将士走过红场,接受斯大林等人的检阅后直接开赴西部前线,去抗击德国军队的入侵。
红场之上的大阅兵也好,群众的大游行也罢,都存在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问题——如何解决高密集人群上厕所的事?
组织者为此十分挠头,但斯大林却说这事简单:把红场上的教堂拆掉一个,改成厕所不行吗?
慈父都发话了,谁敢说不行?
好吧,红场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太大,又太宝贵,舍不得拆。
划拉来、划拉去,组织者只好挑出个头比较小的喀山大教堂,于1936年把它给拆了,改建成大号的厕所。
直到苏联解体,红场上的这座“公共大厕所”,才又恢复成喀山大教堂。
毕竟喀山大教堂在历史上颇有江湖地位呀。
所以它成为苏联解体后首座被重建的大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