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山水甲天下”,但为啥桂林旅游就是做不起来?

文化   2025-01-23 08:17   北京  

网图:桂林山水、竹筏、鱼鹰、人像摄影


按说桂林的旅游应该很火爆才对。

毕竟中国人都知道这句话——桂林山水甲天下。

毕竟手机支付之前大家都知道,桂林山水那可是入选了人民币图案的存在。

但为啥桂林旅游既没有成为“淄博烧烤”,也没有成为“尔滨的人间烟火气”,而是不温不火,一直都做不起来呢?

我第一次去桂林,还是大学时的色彩写生,遇到了敲诈。

二十年多年前的事了——那时候全国范围的治安状况远不及现在,不单是一个桂林。

当时我在景区商店挑东西,正在跟售货员讨价还价,一转身,胳膊肘把一个东西给碰掉到地上了。

然后围过来两个人,说我把他的大哥大给弄坏了,赔钱吧!

我看了一眼掉在地上的大哥大,觉得它根本就不是真的大哥大——它看上去就只是一个壳,更像是一个玩具。

另外我回忆了一下,清楚地记得我买东西时身边不但没有人,而且柜台也是干净的,根本就没有东西。

也就是说,这是我跟售货员讨价还价时,有人凑过来故意把这个东西塞到我的胳膊下面,等着我把它给碰掉。

典型的骗局啊!

一是穷学生当时没钱,另一个心里窝火,我就不干了,跟对方理论。

当年的大哥大


对方一看骗局被识破,一边拒不承认,一边做出一副要打人的架势。

我说:“你认不认骗局我不管,赔钱是不可能的。你们动手,我打不过你们,但我记住你们两个的样子了,我肯定会报警!”

对方听我这么说,更加暴躁,两个人的表情越来越凶,揪住我衣服的力度越来越大,嗓门越来越高,但没有动手。

我说:“偷1000块钱、诈骗1000块钱、抢劫1000块钱,量刑差距很大你们知不知道?你们揪着我不放,非要逼着我给钱,你说是诈骗呢还是抢劫?”

对方对视了一眼,其中一个拍了拍我的肩膀:“小兄弟,你行,你真行!我还真有点服你了!你看我们也不能白辛苦啊,多少给点?这不算偷,不算骗,不算抢劫吧?”

我都快被逗乐了,但脸上还是一副死硬到底的表情:“算什么我不知道,但我不会给你们钱。你们辛苦啥?你们这个辛苦是自找的。我好好在这儿买东西,被你们耽误了时间,辛不辛苦?”

他们就松手,重重在我胸口拍了两下:“行,你真行!”

然后他们把“大哥大”捡起来,瞪了我一眼,转身走了。

我长出了一口气,飞快逃离这条街。

当然,这只是当年我个人的旅行经历,你知道,个案不能拿来以点概全。

毕竟那年头,全国的治安状况都远不及现在——比如广州街头时不时地就能撞见飞车党抢包,甚至广州火车站走一遭,不丢东西都是值得庆幸的事,远没有现如今的好样子。

而“桂林山水甲天下”,含金量绝对是有的。

结果我一个人背着画夹,在漓江坐竹筏时赶上了一个旅游团。

就听见导游拿着大喇叭讲解:“你们看正前方的那座山,山上藏有9匹马。能看出5匹马的人就很聪明,能看出7匹马的能成大事。陈毅元帅来看过,一眼就看出了9匹马!”

竹筏上的人纷纷开始望山找马。

我就大感扫兴。

桂林山水的美不在于此。

同时自然之美,也不需要用这么牵强附会的东西来硬套。

前年我有几个朋友去桂林。

他们倒是没遇见我当年遇见的骗局,只不过点鱼的时候挨宰了——店家的套路其实没啥新鲜的,就是利用人们看菜单,约定俗成会把每道菜的定价对应成“一份”,等你吃完之后去买单,店家却面无表情地告诉你是“一斤”。

也就是说,三五斤的一份鱼,直接就翻了三五倍的钱。

外加一个我专门问了一句:“导游让你们找马了吗?”

对面秒懂:“找了,九马画山,谁都得找一找啊。”

倒也正常。

只不过,部分导游的那一套说辞,已经用了二十多年,居然都没怎么变过。

没怎么变过,意味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思路,差不多也一直没变过。

意味着——反正“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你们大家都知道,我不用做什么改变,单靠这句话就能“一招鲜,吃遍天”。

但是,淄博如果没有改变,就不会有火爆一时的“淄博烧烤”。

哈尔滨如果没有改变,就不会有“尔滨我来了”以及“花式宠溺南方小土豆”的梗。

淄博也好,尔滨也罢,它们都在为远道而来的各方游客,努力地做着正向的改变——尽力保证甚至提升游客的体验感,让游客切实“宾至如归”,甚至超出预期地感到快乐。

对比之下,桂林旅游做不起来的原因,自然清晰可见。




坚持分享正能量,你的点赞与点评,也是一份同样味道的支持。


关注@背包老非,分享有深度的全球旅行。



过往好文推荐:

老外游客为啥都说中国街道安静?而我特别羡慕他们的一点是…

日本人不愿来中国旅游?为什么很少有日本人发布客观评价中国的视频?

我的国在海外攒的人品,不但能让我占便宜省钱,还让中国护照具备独特的威力

外国游客来中国为啥倍感吃惊,认为中国好?

背包老非
带你走遍全世界,分享背包客的旅行见闻。 6进非洲,9进西藏,旅行过97个国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