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东欧出美女。
旅行的时候想给人家美女拍个照,也不难,拍之前跟人家打个招呼,一般也都不会被拒绝。
不会外语也没事,你带着友善的表情,指一指自己的相机,再指一下对方,也不是不可以。
被拒绝了,也不要勉强。
2,
东欧国家一般民风不错。
作为一名游客,人家知道你是去花钱的,并且这个世界上基本上没人跟钱有仇。
老非的意思是,不要把点式的问题放大成全部。
甚至这个世界上的大部分人,跟你我周边的大部分人,其实也都差不多。
比如上班放风时间,莫斯科女孩也会出来抽个烟。
比如下班回家时间,布拉格人也会在停下来划拉手机。
3,
但东欧国家各自的民族信仰不同,你要做到入乡随俗,尊重别人的信仰,尊重当地法律。
与此同时,有些东欧国家的城市里,民族交织混居的现象很突出,比如波黑首都萨拉热窝,混居着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穆族,各自的街道挤在一起,但风俗习惯和饮食习惯又各自不同,所以你都要保持谦和,注意不要冒犯到人家。
倒不是让你对此了然于胸,而是万一不小心冒犯到了,礼貌解释或表示歉意,基本上也都没啥问题。
就怕你带着“老子花钱了所以是爷”的思维习惯,跟人家没完没了,那就有可能出现麻烦。
4,
东欧国家有很多城市,古城区都保留完整,很值得一游。
比如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老城,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的老城,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老城……
比如波兰的古城克拉科夫,罗马尼亚的古城锡吉什瓦拉,克罗地亚的杜布罗夫尼克,黑山的科托尔……
5,
东欧国家的经济通常都比老欧洲国家差,因此从旅行角度而言,旅游性价比反而比去老欧洲要好很多。
就是吃、住、行相对便宜一些。
比如有一次我在黑山首都波德戈理察打车,三个人从酒店到公共汽车站,费用仅仅是1欧元,人家司机还帮我们取放行李。
如果你还想更省钱的话,去东欧国家旅行,可以尽可能地提前预定往返机票、以及一路的住宿。
选择住宿,如果不强调非得是星级酒店的话,比如入住民宿、青年旅舍、私人住宅等等,可以更省钱,并且也更有意思。
6,
对了,旅行角度,乌克兰现在不能去。
但俄罗斯可以。
7,
去东欧国家旅行,我建议你出发前无论如何都要做一点功课,这样不但能避免花了钱但只是走马观花,而且也能玩得更深入和更有意思。
尤其是历史方面的功课,稍微做一点的话,再看很多东西就不一样了。
老非是个建筑师,单从历史与建筑关联的角度,随便举几个例子——
比如塞尔维亚境内的南斯拉夫式的大型雕塑,呈现着当年的主题画风,但为啥又属于“未来主义”建筑?
比如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古城里俄罗斯式的洋葱头教堂,爱沙尼亚人为啥在独立之后提出要把它炸掉,最后为什么又没炸?
比如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前克格勃的审讯室与集中营,为啥现在变成了游客趋之若鹜的旅行打卡地?
比如保加利亚著名的飞碟纪念碑,明明与飞碟一点毛关系都没有,为啥被西方媒体用抹黑的方式,给它冠以这个名称?
比如波兰首都华沙的最高楼,明明是斯大林大笔一挥送给波兰人的礼物,为什么华沙人给它起的外号是“斯大林的注射器”、“俄罗斯人的婚礼蛋糕”?
比如格鲁吉亚的卡孜别克山区,穿越高加索山区的公路边有一个“格俄友谊纪念碑”,后来更名为“格俄战争纪念碑”,可为啥纪念碑壁画的画风一点都没变?
比如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郊外的火神庙,原本是拜火教的源头之一,那里面供奉的长明火,为啥是苏联人拉进去的燃气管道?
比如黑山的科托尔古城,入口上镌刻着一句铁托的名言,为什么能保留至今?
还有——
为啥科索沃“首府”普利什蒂纳(中、俄、塞尚未承认科索沃的独立地位),不但有一条布什大街,还有一条克林顿大街?
反正老非我是一个如假包换的背包客,出门旅行总想摆脱蜻蜓点水,总想摆脱走马观花,总想摆脱“上车睡觉,下车撒尿,排队打卡,排队拍照,回家一问,啥都不知道”……
所以以上问题,老非在本公众号中全都有写过,感兴趣的同学请自搜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