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宁日报》报道了张九成的学术影响。
张九成作为海宁历史上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状元,他的人生经历颇具故事色彩,其思想和成就于后世影响深远。近日,位于黄湾镇五丰村的张九成状元文化馆正式开放,文化传承的新征程就此启航。
原文如下
▼
元代吴澄在《仙诚本心楼记》指出“心者形之主宰,性之郛廓也,此一心也,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传之,以至于孔子,其道同。”据吴澄所说,儒学之精髓就是心学。从尧舜禹的“允执厥中”到孔夫子的“操舍存亡,唯心是谓”,及至孟子的本心之学“存心养性”,张九成这个八岁就通六经大旨的奇童子,正是在专心学习这些先贤圣人的著述与事迹的基础上,在不断参悟中,立其大者,悟出“心即理”“心即性”等圣学的奥义,并不断向心学的新路开凿,成为陆王心学的前奏,开启心学的新纪元,为浙江乃至中国的思想史注入了新鲜而强劲的力量。
位于黄湾镇五丰村的张九成状元文化展示馆
“心即理”
突出强调人心的重要价值
在传统儒学中,“理”一直是个重要的命题。什么是理,二程主张“天者,理也”“理便是天道”,自然之道就是天理。天道是客观的,是外在于人心的,要了解自然的规律,所要下的功夫就是格物。要在格具体事物的基础上下狠功夫,日积月累,才能够使得自己的心与天相契合。在二程这里,心与天是两个,要明白天理,就要去人欲,“去人欲、存天理”也就成为程门子弟的修身方法。
张九成作为二程的再传弟子,却能在承继洛学的基础上,独出新意地提出“心即天也,人有是心,心有是天”“天即是我,我即是天”等观点,与二程在本体论上呈现明显的不同。在二程那里,“天人合一”的“合”是合到天上,是合在理上,理是一切问题论述开始的本体。而在张九成这里,情况却不同了。天是什么?吾心而已。天本无心,以人心为心,所谓的天心就是我心。
张九成体认到“心源无际,与天同体,与造化同用”的真实状态。“心”作为人独有的器官与功能,它在空间与时间上与天同体,而且“心”具有的功能与天相同,“天下万事皆自心中来……论其大体,则天地阴阳皆出此范围而燮理;论其大用,则造化之功、幽妙之巧皆自此而运动”。从体来说,天地运行、万物生长,均受到心的支配。从用来说,天地万物之种种变化,如日食、月食、天降甘露、地出醴泉,均是此心之作用。这就把人心的地位和功能提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上升到与天同在的实体存在,而且其功用是非常幽妙的。
张九成在这里强调“人有是心,心有是天”也,突出了此心的普遍性。因此这里的“心”就有了一种普遍的本体意义,成为一切问题的起点,一切从“心”出发,由此构建起“心学”的基础框架。
“心即性”
对性本善的高度肯定
人性问题一直是儒学的重要命题。人性究竟是怎么来的?《中庸》指出“天命之谓性”,性是由天赋予和决定的。二程认为性乃人禀天理而成。张九成在解释“天命之谓性”时,说“天命之谓性,此指性之本体而言也”“天命之谓性,第赞性之可贵耳”。这里他说到天命之谓性不是说性乃人禀天命所有,而是指出了性的极其可贵性。
就性的内容而言,张九成说“仁义乃性之自然”“夫心有何物哉?仁义而已矣”,可见“心即性”在张九成那里体现了心性的合一。而张九成进一步提出“性即天”,则体现了性的本体性特征。而这个本体基础是心,这样“心、性、天”在这里就实现了三者的一致性。
张九成高度赞同孟子的性善论。他说“孟子之所论性善者,乃指性之本体而言,非与恶对立之善也。”也就是说性本身是至善至美的,因为他源于本心,而本心是仁,是生生不息而利万物的。张九成从日常生活的细处引导我们认识这个性之本善。他举例说,假如看到一个小孩掉到井里,每一个人都会产生恻隐之心。为什么会产生恻隐之心呢?那是因为人性的源头是善,是“仁义礼智”。而为什么人性的表现会出现善恶不同呢?那是因为心性为后天习气所染导致的。
那么怎样才能教人恢复本性呢?张九成在承继“去人欲,存天理”这一传统观点的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指出了后天教育学习的重要性,他说“人之为圣贤愚不肖,惟以学与不学之不齐”。他觉得人因为不学习使得“至美之才终为弃物”是一件极其可惜的事情。这种思想也影响了他一生的教育行为,一辈子都努力在讲学授课,以期能讲明经义,景行前修。
由此,我们再去看“心即性”,就是张九成从个体实践中体悟出的具有独创性的观点,“心”的特性规定了“性”的内在内容,“性”合于“心”才是真正的“仁”。
“觉即是心”
人生觉醒的重要意义
张九成说:“仁即是觉,觉即是心,因心生觉,因觉生仁。”在这里,我们看到在仁与心之间,“觉”是非常重要的桥梁。“觉”的本体是心,心的功能是觉;觉则仁,不觉则不仁。那么觉是什么?觉是觉察、觉知、觉悟、觉醒之意,只有觉之细微、觉之真实、觉之完整,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身、认识自然、认识人性。“觉”在整个人性的塑造或开发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人生的自我修养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就是一个“觉”的过程。
“觉”的根源在于心,在于心的主观能动性,在于心本身具有的映知映动功能。张九成在这里为我们梳理出“心学”形成过程中“觉”的重要性,以及它的充满辩证法的能动性。它与人的社会活动是相呼应的,所以“觉”的过程恰恰是心的功能体现,因为“觉”才体现心的意义。因为觉知了,感受到仁义礼智的现实道德作用,仁才得以实现。“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具在人心。觉则为圣贤,惑则为愚、不肖。”
这里,张九成又给我们提示了在仁、心之间,“觉”的极端重要性,这无论是对于个人修身历程,还是对于儒学发展怎么样归根本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于个人来说,要着重培养自己“觉”的意识与本领,才能够摆脱“愚与不肖”而入圣人之道。而从儒学发展来说,张九成的这一论述更加促使后学重视对心本体的认识与实践,从心入手,直接根本,为后世陆王心学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滋养。
难怪一代大师宗杲评价张九成的学问是“神臂弓一发,透过千重甲”,直言九成之学直截了当、迅猛有力。
“不动心”
一代大儒的修养诀窍
如果说“心即天”奠定了张九成心学的本体色彩,“心即性”将本体贯彻到道德层面,“觉即是心”强调了心的灵动本性,那么如何实现本心,如何实现觉,就需要从工夫上去琢磨努力了。在这个问题上,张九成也是在自身实践和研究中,提出了“立规模”“求放心”“力于践履”的相应方法与要求。
传统儒学在为学上都强调要“立规模”。张九成对于“立规模”论述是有着自己深厚的个人体验的。他在八岁时面对大人的提问,不慌不忙地回答“六经”大旨,并且说出“精粗本末无二致,勿谓区区纸上语不足多,下学上达,某敢以圣言为法。”说明,他从小在心里就认同圣人之学、知晓圣人之德、明了圣人之心,所以立下向圣人学习的坚定志向。他本人在后期谪居期间,面对荒蛮孤寂而依然保持乐观心态,据他自己说就是“早闻道”。由于有着自己深刻的个人体验,所以张九成在阐述“立规模”的时候,特别强调要从心出发,去追寻圣人之心。他提出以不失本心为学问之规模:“大人之学以思为主,先立乎其大者,喜怒哀乐皆中节而又不失其真心,此所以贵乎!”
如何不失真心,张九成认为在于“求放心”,“学问之道所以止在求其放心而无与求路也”。这一说法是源自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是对孟学的一种传承,同时又给予新的内容。在强调孟学追求的存心养性基础上,张九成更多强调不动心,“此盖言所以为学问者,此心不可少动也。于不动处本心见也,求其放心,莫此为径”。这里说的不动心,追求保持内心的安定与稳定,是要求自己的意识不被外在的事物所牵着走,而要反求诸己,涵养本心,保持心的定力。志气定方能心不动,心不动方能见本心。这与陆九渊所推崇的一切学问从本心出发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
如果只是强调内心的安定,不与外界进行接触,这样的学问很可能会坠入释家的泥窠。而张九成深知“道在日用”之理,所以在为学上强调求本心的同时,特别又提出践行的极端重要性。“如何臻至理,当从践履论。”张九成主张学问要践行在日用中才是真正的学问,知与行相合才是真正的为学。“学不贵于言语,要须力践履。践履到者其味长,乃尽见圣人用处。古之人所以优入圣域者,盖自此路入也。”在张九成这里,知行不是二端而是一体的,真知必定是真行,后世阳明的“知行合一”在这里已经践行。他用自身一生求学、讲学、为官的经历践行着他立下的圣人志向,其人品得到时人及后人的一致认可,《宋史》赞其“忠义凛然”,时“天下之学者靡然从之。家置其书,人习其法。”
宋朝是一个思想活跃、文化繁荣的时期,张九成自家学而出,进府学而进,游学洛阳,从杨时而学,成为洛学的传人,终其一生,都努力在圣学之路上践履。开堂讲学,其学生履登魁首,高宗好奇相问,张九成以“讲明经义、景行前修”作答。传承洛学,张九成以坚守尊德性与道问学的原则,学古而不泥古,从洛学而始,开出心学一脉,直接尧舜禹孔孟之核心,开启儒学发展新的篇章,成为心学这一学问的真正开创者,到今天依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启迪、荡涤心灵。
本文作者:许晓飞
↓推送及时收到 先关注后星标
1、攀高向新 决胜全年!黄湾镇召开冲刺2025年“开门红”重点工作推进会
监制 丨 张 峻
主编 丨 张万达
编辑 丨 朱晨希
来源 丨 海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