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高层对欧洲一直很了解,对世界一无所知的只有百姓

文摘   2025-01-12 08:03   山东  

清朝高层对欧洲一直很了解,对欧洲乃至世界一无所知的只有普通百姓。

清朝《海录》一书就具体记载了欧洲各国的具体方位。

《海录》摘录李兆洛《海国记闻》说:“红毛番英吉利在佛朗机西对海。

佛朗机是就是葡萄牙。

又摘录陈伦炯《海国闻见录》说:“红毛等国,居西北辛戌乾方,英吉利一国悬三岛与吝回、贵祁、荷兰、佛兰西四国之西北海”。

       (《海录》一书说明,清朝对海外非常了解)


吝回是挪威,贵祁是丹麦,佛兰西是法国。

辛戌乾方是指在罗盘上指示的方向,也就是西北方。

李兆洛是道光时期人,他是广东巡抚康邵庸的私塾老师,还与两广总督阮元关系很好,《海国记闻》是道光元年写的。

陈伦炯是康熙时期水师提督,《海国闻见录》成书于雍正八年。


这个陈伦炯跟着施琅攻下台湾,后来奉施烺命令搜捕“余党”,出入东西洋五年,我怀疑陈伦炯的《海国闻见录》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去过英国。

总结一下,清朝高层对西方是很了解得,不了解外部环境的只有汉人百姓。这两本书的作者,要不就是与高层有关系,要不本身就是高层。


满清为了统治汉人,闭关锁国,不让国人与外部联系,而他们自己却对外部环境了如指掌,所以,闭关锁国,不思进取都是假的,科技被西方反超也是有意为之,目的就是为了防汉。

中国人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对外国不了解的呢?我看了那么多古书,郑和下西洋之前一直都有海上丝绸之路,海上贸易发达,很多别有用心的人说是因为明朝停下西洋,就开始禁海。这纯属胡扯。


明朝郑和去世之后停下西洋是没错的,但这是停了郑和下西洋这个国有企业的下西洋,但民间下西洋海外贸易一直在进行。并且在南洋建立了国家。真正的禁海开始于满清顺治八年的迁海令。


满清为了断绝国内与海外汉人的联系,施行《迁海令》:沿海居民必须内迁30到50里,禁止商船入海。造成了上百万人的死亡,在广东省,有记载称仅粤东8郡就有数十万人的死亡。此外,迁海令还造成了沿海地区的荒芜和社会经济的巨大损失。

但是百姓迁海禁海不代表满清上层不能出海与海外沟通,《海录》就是证据。


既然到了南洋的中国人能建立国家,那么跑到,欧洲,非洲,大洋洲,美洲的中国人也能建立国家,我这样推理没错吧!那么,这些国家在哪里呢?为什么没有记载?

《海录》后面还有对英国风土人情、人种、宗教的记载,下一篇继续谈。

揭露西方伪史必读之书《光从中华来》,第三届西史辨伪论坛推荐书籍,河清老师新作,揭露西方伪史,找回民族自信。喜欢的可以在橱窗选一套。

熊猫文史汇
致力于多元化收集,取各家所长,纵论天下事
 最新文章